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后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4,共5页
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特征: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以后现代历史哲学为基本纽带,以后现代文化政治为最终导向。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使她的诗学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但也使其理论基础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她对后现代主... 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特征: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以后现代历史哲学为基本纽带,以后现代文化政治为最终导向。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模型使她的诗学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但也使其理论基础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她对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政治策略的独特解读,也与詹姆逊等新左派理论家颇有不同,对两者的比较将大大加深我们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琴 后现代主义诗学 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历史哲学 后现代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艳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体的存在。2.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因为没有了本意,因此一切的理解都是误解;中国诗学却重视“诗无达诂”理论,即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3.语言无意义与意在言外。在后现代主义那里,语言已成为本体,不论它是意义的生成,还是意义的虚无;在中国诗学中,语言却总是工具、媒介,没有语言根本就进入不了文学审美的过程,而拘泥于语言则永远不会达到“忘言”、“忘象”的最佳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语言 中国诗学 本体论 本体怀疑 后现代主义诗学 诗学理论 中国传统 现代主义 西方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瓶中的新酒:玄学侦探小说论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洪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玄学侦探小说早已在世界文学中领有一席之地。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文学”的传统二分法文学观,它在中国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通过回顾、分析这一次文类(subgenre)在西方和中国的演变过程,...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之一的玄学侦探小说早已在世界文学中领有一席之地。囿于仍将这类小说归于“俗文学”的传统二分法文学观,它在中国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通过回顾、分析这一次文类(subgenre)在西方和中国的演变过程,本文得出结论:玄学侦探小说基本上以传统侦探小说形式出现,却又在颠覆与反叛其陈规俗套的基础上获得了质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玄学侦探小说 后现代主义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