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批判与历史叙事--论詹姆逊对辩证法的后现代主义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广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7,共9页
詹姆逊对辩证法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反思当代西方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强调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哲学到非哲学、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变;二是通过重读《资本论》的辩证法,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空间批判是辩证法的... 詹姆逊对辩证法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反思当代西方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强调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从哲学到非哲学、从时间逻辑到空间逻辑的转变;二是通过重读《资本论》的辩证法,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空间批判是辩证法的具体化或内在性的实践,并由此将辩证法的空间批判扩展到对于资本全球化及其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审视;三是通过对保罗·利科的时间叙事理论的辩证解读,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叙事结构引入对唯物辩证法叙事逻辑的阐释,为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向度开辟了新的道路。詹姆逊对辩证法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为我们在晚期资本主义语境下探讨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和激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力开辟了新视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辩证法 后现代主义 空间批判 历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里·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萍 袁久红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1,共8页
特里·伊格尔顿从政治视角观察后现代主义,他以独特的政治逻辑和理论观点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谋的"一丘之貉",因此它势必会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起源、政治本质... 特里·伊格尔顿从政治视角观察后现代主义,他以独特的政治逻辑和理论观点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谋的"一丘之貉",因此它势必会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起源、政治本质和政治前途所进行的深入剖析与逻辑论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性质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探索建设性后现代社会的道路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伊格尔顿 后现代主义的政治批判 政治起源 政治本质 政治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庆熊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197,共11页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 罗蒂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相当复杂。罗蒂通过批判欧洲近代哲学的“表象论”的认识论路线和早期分析哲学的“图像论”语言观而得出某些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结论。从这一角度看,罗蒂与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一样都致力于解构形而上学。然而,罗蒂的实用主义立场又导致他在文化观等方面与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分道扬镳。罗蒂从实用的效果出发肯定现代性和世俗社会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并且他还为技术理性、人本主义和怀抱希望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名,批评后现代主义一味解构和不提出任何致力于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至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究竟新在何处和有无问题,可将其与传统的实用主义论点和后现代主义的论点相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新实用主义 后现代主义 技术理性 文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学:后现代主义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相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期在社会思潮和知识领域发展起来的一股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大转向和变革。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和方法批判地检视和反思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构建过程,可以发现地缘政治学的情境性、价值和立场表达以及其所...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期在社会思潮和知识领域发展起来的一股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大转向和变革。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和方法批判地检视和反思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构建过程,可以发现地缘政治学的情境性、价值和立场表达以及其所包含的权力-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观的批判及改造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翠荣 胡成玉 林芸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5期50-52,共3页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指出这是现代“旁观者式认识论”、制度化生活秩序、科学化学校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在于转变,教学应是课程的开发过程,而课程则应...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指出这是现代“旁观者式认识论”、制度化生活秩序、科学化学校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在于转变,教学应是课程的开发过程,而课程则应作为教学事件。这对我们变革大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大学课程与教学观 批判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批判教育学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及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8
6
作者 钟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批判教育学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对后现代理论的吸收,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中对整体性、普遍性的否定,对现代观念的理性与主观性的质疑,批判教育学得以发展,并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系列教育学原则。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后现代主义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4
7
作者 蒙柱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共5页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表现出其商业化的一面,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解构了自身批判的严肃性。这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在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纳博科夫和品钦等人的作品中,这种现象都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 现代批判 主题 政治 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与世俗的矛盾统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批判性与世俗性关系的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芳 蒙柱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7-169,共3页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从而使文学性本身确保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指向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 批判 世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醒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4,共6页
批判学派的科学哲学虽然属于前现代科学哲学,但是其中既保留了经典科学哲学的合理内核,又体现了现代科学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包含着诸多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成分和要素。逻辑经验论的现代科学哲学忽视了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遗产,而后现代科... 批判学派的科学哲学虽然属于前现代科学哲学,但是其中既保留了经典科学哲学的合理内核,又体现了现代科学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包含着诸多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成分和要素。逻辑经验论的现代科学哲学忽视了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遗产,而后现代科学哲学又把这些超越时代的睿智恣意夸大,从而走向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 后现代主义 批判学派 意向 逻辑经验论 时代精神 现代科学 合理内核 思想遗产 现代 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批判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艾斌 朱倩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主体性哲学在现代陷入困境的事实,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面貌作简要揭示,可以认识到:消解二元论这一主体性的内源性依据是后现代思想家的共同选择;而且,他们对现代主体、主体性的否定与... 主体性哲学在现代陷入困境的事实,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面貌作简要揭示,可以认识到:消解二元论这一主体性的内源性依据是后现代思想家的共同选择;而且,他们对现代主体、主体性的否定与其非中心化的思想取向密切相关。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贡献及其局限,我们完全有必要结合近20年间主体性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 批判 二元论 非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拉·卡特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的政治意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维屏 程汇涓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
安吉拉.卡特两篇以1892年"斧头杀人案"疑犯丽兹.波登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标志着其短篇小说创作的转折点。这两篇小说同时表现边缘事件和边缘人物,并借助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历史小说的互文性建构中充分反映出作者在... 安吉拉.卡特两篇以1892年"斧头杀人案"疑犯丽兹.波登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标志着其短篇小说创作的转折点。这两篇小说同时表现边缘事件和边缘人物,并借助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历史小说的互文性建构中充分反映出作者在性别政治、阶级政治以及文本政治方面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后现代主义 历史小说 政治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教育目的观、立场观、教师地位观及其师生观等对当今的教育思想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遇到严峻挑战。如...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教育目的观、立场观、教师地位观及其师生观等对当今的教育思想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遇到严峻挑战。如何认清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实质表现,是否能客观辩证地认识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带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冲击,怎样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路径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关系到能否增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的能力,从而牢牢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思想政治教育者 主导性 实质表现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设计中的批判实在论——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晓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0,19,共9页
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教学设计领域发挥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但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仍有待商榷。批判实在论重新审视了教学设计中研究客体的本体性、对象认识的开放性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强调混合的和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从而与后... 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教学设计领域发挥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但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仍有待商榷。批判实在论重新审视了教学设计中研究客体的本体性、对象认识的开放性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强调混合的和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从而与后现代主义进行有益的批判对话,为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后现代主义 批判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培永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围绕对现代性、现代性政治实践与理论的反思批判,作为政治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在政治内涵、行文风格、主题论域、总体谋划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政治哲学不同的理论特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它所蕴涵的解... 围绕对现代性、现代性政治实践与理论的反思批判,作为政治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在政治内涵、行文风格、主题论域、总体谋划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政治哲学不同的理论特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它所蕴涵的解放精神值得高度评价,但抛弃实践而偏重理论、文本、话语、游戏的致命缺陷,注定了它只是一个解放的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政治哲学 现代 现代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祛魅与反思——艾伦·伍德“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观评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旺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艾伦·伍德认为,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并不代表出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期,也不能说是现代性的终结,而只能说是资本逻辑在当代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思潮,其具有否定一切、怀疑一切,否定宏大叙事和普遍主义... 艾伦·伍德认为,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并不代表出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期,也不能说是现代性的终结,而只能说是资本逻辑在当代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思潮,其具有否定一切、怀疑一切,否定宏大叙事和普遍主义,主张差异和多元化等特点。后现代主义否定阶级政治,强调话语政治,质疑启蒙运动的价值,但是后现代主义自身就是启蒙运动产物,并走向启蒙运动的反面。无论后现代主义如何标榜自己,其背离马克思主义,粉饰资本主义,走向逻辑自戕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后现代主义实质上主张一种碎片化的解构式的历史观,它否定启蒙运动的价值观。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能够解蔽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揭示资本逻辑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当代效应。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这个时代的确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向着“普遍的人类之善”方面发展,反而越来越显露出其非正义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启蒙运动 话语政治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行为与文化批判——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旭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根据言语行为和解构主义的理论 ,文学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其施为性体现为以文学“修辞的剩余”而非激越而空洞的政治口号来进行文化的解构和建构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中国后现代主义推进、而不是悬搁了中国的现代性工程。更... 根据言语行为和解构主义的理论 ,文学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其施为性体现为以文学“修辞的剩余”而非激越而空洞的政治口号来进行文化的解构和建构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中国后现代主义推进、而不是悬搁了中国的现代性工程。更重要的是 ,中国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泛政治化流弊 :它真正开始把属于文学的还给文学 ,把属于大众的还给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后现代主义 文化批判 解构主义 现代 行文 大众 角色定位 政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对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的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振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S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8
作者 邱晓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5-46,共2页
后现代主义具有反对理性主义、解构人的主体性、反本质、反意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特征。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与合理对待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进行... 后现代主义具有反对理性主义、解构人的主体性、反本质、反意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特征。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与合理对待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强调"主体间性"、教育内容要丰富、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正确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思想政治 消极影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明、生态危机与后现代主义立场的冲突——兼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向国 魏山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现代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在现代性批判的喧嚣声中,承认“现代性”似乎就与“齐一化”“对立化”“本质化”画上了等号,现代性似乎已成为过去,但事实上,现代性从未远走,不但身居于生活现实之中,也始终扎根于思想... 现代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在现代性批判的喧嚣声中,承认“现代性”似乎就与“齐一化”“对立化”“本质化”画上了等号,现代性似乎已成为过去,但事实上,现代性从未远走,不但身居于生活现实之中,也始终扎根于思想的洪流之中。难怪一些思想家始终认为捍卫现代性与批判现代性始终是思想界的主流。“一边是哈贝马斯指责那些批判启蒙的普遍主义理想的人是保守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批判 现代文明 生态危机 建构性 现代性问题 冲突 现代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嬗变及其反思--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微观化操作,生命政治拓展了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当代视野,开创了生命政治微观权力模式,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内在资本权力的作用机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构成了福柯开展生命政治分析的前提,生命的资本... 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微观化操作,生命政治拓展了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当代视野,开创了生命政治微观权力模式,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内在资本权力的作用机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构成了福柯开展生命政治分析的前提,生命的资本化为当代生命政治提供了历史和理论支撑。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生命治理技术实现了从生命资本化到生命政治化的转向。今天,资本主义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其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又催生了新的生命治理技术。总体上,在资本权力主导的治理逻辑中,生命治理技术围绕着生命的资本化、生命的政治化和生命的数字化不断迭代。而对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反思与批判不能局限于治理技术本身,必须跳出资本主义治理体系,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透析资本主义生命治理技术的隐秘性与虚假性,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治理技术 生命政治 资本权力 生命权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