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 被引量:19
1
作者 方俊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9-154,177,共7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社会,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后现代主义心理...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社会,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弗洛伊德的生物还原论以及人本主义学派的“自我中心论”的批评以及加强对高级心理研究的建议是值得深思的。但对主流心理学的全盘否定,对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因果决定论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只能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朝着文理结合、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建构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冉 张海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20,共4页
后现代心理学反对现代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并形成一种针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和修正的力量,激进的社会建构主义甚至试图推翻现代主义引以为傲的"实在论"。但究其根本,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自我否定,而是一种自... 后现代心理学反对现代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并形成一种针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和修正的力量,激进的社会建构主义甚至试图推翻现代主义引以为傲的"实在论"。但究其根本,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自我否定,而是一种自我完善。而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有其特殊的特征:(1)知识是社会建构的。(2)实在是社会建构的。(3)知识的文化相对性。尽管社会建构主义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众多的理论存疑,发展前景充满着质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反叛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72-74,共3页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作为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反叛者的姿态出现的。从科学观的对立、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 ,都可看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与科学主义心理学之间有很大的分歧。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 科学主义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研究的新取向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英和 赵笑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3,共8页
智力的本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的影响下,智力研究及其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取向:即由狭隘单维向宽泛多维,由纯粹智力向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关注生物制约性、强调生态效度的智... 智力的本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的影响下,智力研究及其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取向:即由狭隘单维向宽泛多维,由纯粹智力向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关注生物制约性、强调生态效度的智力观演进。社会和时代需求以及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是促使智力研究及理论发展的外部动因,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智力研究自身逻辑的发展是内在动因。新兴的智力研究及理论启发人们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评价观,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加强大脑早期开发等,对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来智力理论及研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寻找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同时保持心理学立场,吸收西方思想建构中国本土的智力理论,从“大智力观”着手进行智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 智力理论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