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批判 |
詹艾斌
朱倩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
|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三大批判及其精神实质 |
袁铎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3
|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李少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5
|
|
4
|
超越现代性何以可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反思 |
崔伟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挑战 |
杨生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6
|
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考——兼论经济学研究重心的重新定位 |
傅沂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7
|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心理学中幽默感研究的方法论超越 |
李梅
张向葵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特征——从自组织动力学的观点看 |
薛伟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9
|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理论判别 |
胡敏中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0 |
|
10
|
后现代主义哲学初探 |
赵光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1
|
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初探 |
吴伟赋
|
《电大教学》
|
2001 |
0 |
|
12
|
在康德与马克思之间的理论纠结——利奥塔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特质 |
丁中正
刘同舫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3
|
“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哲学 |
陈嘉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14
|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启示 |
洪晓楠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9 |
8
|
|
15
|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学 |
乜勇
陈晓端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6
|
认识论: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胡敏中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7
|
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哲学基础的探析 |
张航
杨建红
杨广斌
|
《地理教学》
|
2021 |
1
|
|
18
|
后现代文化视域下的科学观 |
张谨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后现代视角中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困境 |
王金宝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20
|
非理性主义和后非理性主义 |
胡敏中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