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树怡 文兰佃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及其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问题
2
作者 李树怡 文兰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考察,系统地认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问题,并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来诠释现代体育课程发展问题。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劲鹏 吴畏 姜立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0,共4页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量化研究,这是对体育课程规律的漠视与否定。研究认为坚持和完善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解毒"作用,探寻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才是揭示体育课程改革诸多问题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后现代主义 现代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构建——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忠萍 邹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在阐释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特征的基础上,对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具有"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无中心化"的方法论,促进"... 在阐释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特征的基础上,对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具有"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无中心化"的方法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等特征;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体现的是行为性目标价值取向,是有缺陷的;新时期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构建应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指导思想,使体育课程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体育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松山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7,共2页
课程的改革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也需要成功经验的支撑。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今国际教育新理念,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体育课程标准 后现代主义 教育理论 教学改革 价值取向 课程 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鸿双 班玉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1,共4页
在分析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存在的失范现象后,认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论能够消解失范现象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论的构建,包括构建多元和动态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丰富而独特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构建平等、合作、宽容... 在分析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存在的失范现象后,认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论能够消解失范现象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论的构建,包括构建多元和动态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丰富而独特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构建平等、合作、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等,力图为促进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质量提供积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化观 体育课程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彩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5-227,共3页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其教育思想在当时轰动一时。2001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角色转换,重新理解“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其中的教...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其教育思想在当时轰动一时。2001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角色转换,重新理解“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其中的教育理念与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有着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闫智勇 毋丹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高职课改势在必行。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等思想,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宏观方面均能给高职课程改革诸多启示,藉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开放而... 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高职课改势在必行。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等思想,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宏观方面均能给高职课程改革诸多启示,藉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开放而又反思的超越式后现代高职课程体系,以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知识观对课程理念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翠荣 胡成玉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8年第3期83-89,共7页
与传统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观发生了重大转变,突出表现为知识的生成性、生态性、境域性以及多元性。这一变化对于我们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具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知识观 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79,共4页
依据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主张,阐述了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目的应聚焦在全人发展上,体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多元化取向,体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创造性和重建性,体育课程评价应彰显多元与差异... 依据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主张,阐述了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目的应聚焦在全人发展上,体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多元化取向,体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创造性和重建性,体育课程评价应彰显多元与差异,体育课程决策和管理应走向权利分享。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体育课程改革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决策与管理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国宽 韩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6-78,共3页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以及课程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在两极中保持适当的张力;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 体育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之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思潮 教学观 反思 西方社会 理性精神 后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课教师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逻辑、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2
13
作者 董捷浩 姚绩伟 +1 位作者 孙波 张祯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体育专业课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落实逻辑包括:具有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正确认知;具备使课程思政沿正确方位推进的理论素养;挖掘能随知识蔓延并彰显...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体育专业课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落实逻辑包括:具有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正确认知;具备使课程思政沿正确方位推进的理论素养;挖掘能随知识蔓延并彰显课程育德价值的思政元素;采用润物无声、有理有据、久保效力的育德方式。现阶段,针对教师思维认知、理论素养、元素挖掘、育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实践路径:转化体育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错误认知;健全理论学习内容体系、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建立规范化的思政理论学习制度;从加强前提研判、扩展挖掘维度,提高思政元素挖掘的“质”与“量”;针对不同课型优化思政元素呈现方式、有效延伸育德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体育教师 体育专业课程 理念落实 思政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观检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玉宾 文兰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从《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和操作3个不同维度来探析作为第7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所隐含的后现代课程观问题,用以指引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发展,为全面解读提供元认知性思维。
关键词 体育课程标准 后现代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 操作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15
作者 杨国宽 韩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课程观演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它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及严密性等4R课程标准。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及其标准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以及课程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在两极中保持适当的张力;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 体育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课程理念对运动生物力学教学的启示
16
作者 王旭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1-183,共3页
泰勒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等课程原理是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学中一直所遵循的传统理念。然而,产生于大工业时期的泰勒原理已经跟不上当今信息化、全球一体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多尔提出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 泰勒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等课程原理是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学中一直所遵循的传统理念。然而,产生于大工业时期的泰勒原理已经跟不上当今信息化、全球一体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多尔提出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等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对完善和发展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理念 运动生物力学 本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91
17
作者 李启迪 邵伟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滥觞与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对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及其差异...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滥觞与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对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及其差异性视角解读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的内涵与实质。研究认为,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身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尊重学生身体活动的社会属性;尊重学生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教师中心论"、"学生自由论"、"唯技术论"等几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时期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自然属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社会属性,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性;面向全体学生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情感,积极深化与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 改革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阳光教育理念与体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建 王征 王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40-141,共2页
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心、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采的,在体育教育中贯彻阳... 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心、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采的,在体育教育中贯彻阳光教育理念,必定会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探讨 被引量:26
19
作者 董翠香 胡学明 霍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6,130,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认为在新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角色要转变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社会...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认为在新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角色要转变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社会型"、"社区型"体育教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课程理念 角色转变 促进者 课程内容资源 主动参与 课程改革 社区 分析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卫波 张志勇 李斌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3,共5页
对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进行回顾,研究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今天,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经历了"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和"学生本位"的演进过程,贯穿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从分立... 对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进行回顾,研究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今天,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经历了"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和"学生本位"的演进过程,贯穿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从分立到整合"以及"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从脱节到互补"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有助于摒除阻碍我国新体育课程理念深化改革的消极因素,确立人本、渐进、差异化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进而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提供科学和完善的理念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