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文化批判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阎孟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8,共6页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后现代哲学之后兴起的主要学术思潮之一。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是通过以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后现代哲学之后兴起的主要学术思潮之一。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是通过以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为根基的文化冲突表现出来。后殖民文化批判考察研究了源自殖民主义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建构过程,揭露了其中所深含的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话语权力和支配关系。其主要理论见解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性互动的过程、性质、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文化批判 东方学 他者文化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文化心态驱使下的欲望泛滥——20世纪末的另类女性写作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传满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
二十世纪末 ,后殖民文化以其不可违逆的强势在中国文化的前沿登陆。大众伦理出现混乱状态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世纪末七十年代生女作家的另类写作 ,以时代赋予的特质回应了历史 ,在文本中袒露了女性无理性的欲望。卫慧、棉棉无疑... 二十世纪末 ,后殖民文化以其不可违逆的强势在中国文化的前沿登陆。大众伦理出现混乱状态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世纪末七十年代生女作家的另类写作 ,以时代赋予的特质回应了历史 ,在文本中袒露了女性无理性的欲望。卫慧、棉棉无疑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位 ,她们以前卫的躯体、前卫的消费、前卫的叙述构筑了世纪末文坛最惹眼的风景 ,这道风景被窥破之后 ,袒露的是她们在后殖民文化心态驱使下的欲望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文化心态 另类女性写作 欲望泛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后殖民文化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阎孟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61-67,共7页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对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世界体系的表...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对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世界体系的表态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后殖民文化哲学观念上的片面性,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理论困境。这些困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全球化的这一文化构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后殖民文化批判 理论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文化语境中香港地区国家认同的困扰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庆想 徐海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后殖民文化逻辑是基于本体论划分西方与东方二元范畴以及配置"他者"概念,以西方中心主义认识论定义西方与东方、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霸权的实践把后殖民逻辑移植到东方国家或地区,实现前被殖民者思想与行为... 后殖民文化逻辑是基于本体论划分西方与东方二元范畴以及配置"他者"概念,以西方中心主义认识论定义西方与东方、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霸权的实践把后殖民逻辑移植到东方国家或地区,实现前被殖民者思想与行为的再殖民化。在港英政府156年的殖民统治期间,香港地区在国家认同方面备受西方后殖民文化的困扰。如此境况在九七回归后并未获得明显改善,可见之于后续的香港本土话语体系加深国家认同难度。不少香港后殖民文化论述助推内港两地关系紧张,一些港人的"恋殖"文化心理对香港人心回归构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后殖民文化 殖民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人文主义维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静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59,共5页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萨义德所构想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指在研究上将人文主义与社会政治、历史等领域相联系,强调人文主义所具有的世俗性;二是...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萨义德所构想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指在研究上将人文主义与社会政治、历史等领域相联系,强调人文主义所具有的世俗性;二是指在应用上将人文主义价值扩展到全世界所有民族,从而使人文主义具有开放性。这种人文主义的本质要求乃是一种民主批评实践,即以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姿态对身边的各种具体事物展开批评。因此,这种人文主义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它所追求的人类文化发展目标必然是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后殖民文化理论 广泛的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要缺陷
6
作者 刘海静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0,共5页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从文化角度分析和批判西方的殖民主义,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贡献。然而其理论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侧重文化分析,未揭示文化殖民现象的经济根源;二是囿于民族视野,未看到抵抗文化殖民的阶级力量;三是依赖话语反抗,... 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从文化角度分析和批判西方的殖民主义,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贡献。然而其理论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侧重文化分析,未揭示文化殖民现象的经济根源;二是囿于民族视野,未看到抵抗文化殖民的阶级力量;三是依赖话语反抗,未提出抵抗文化殖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义德 后殖民文化理论 主要缺陷 文化分析 民族视野 话语反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3-47,50,共6页
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 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暗中支持了一种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理论 萨伊德 东方学理论 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民形象的他者化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开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92,共3页
农业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是社会各行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有剩余人力物力投入并发展其他行业,然而社会文化对处于基础生产链的农民却充满了贬斥,这种贬斥广泛体现在语言、文学、文化作品中。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作品,... 农业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是社会各行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有剩余人力物力投入并发展其他行业,然而社会文化对处于基础生产链的农民却充满了贬斥,这种贬斥广泛体现在语言、文学、文化作品中。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作品,尤其是针对那些充满了负面农民形象的作品,要提倡批判地阅读,提倡反思意识,为传统作品解毒,同时更要防止滋生新的他者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形象 他者化 后殖民文化研究 弱势群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木兰》:东方想象与文化误读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0,共3页
电影《花木兰》在刚刚开始宣传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这一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市场和评论界的反应还是有所期待的。在电影上映之后,这部电影所流露出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深刻的文化之中的隔膜,又使此前的期待化为对这种文化... 电影《花木兰》在刚刚开始宣传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这一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市场和评论界的反应还是有所期待的。在电影上映之后,这部电影所流露出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深刻的文化之中的隔膜,又使此前的期待化为对这种文化落差的怀疑。实际上这种误读的现象在东西方的文化交往过程中已经屡见不鲜,而因为由曾经殖民现象所遗留下的文化隔阂一直延续到了当下,这种隔阂其实该成为历史中被抛弃的观念,这部电影文本中的体现则成为它饱受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后殖民文化 文化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翻译的文化趋向
10
作者 邱扬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7,309,共7页
本文通过译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语境、后殖民文化概念析辩,明确指出,翻译中的文化趋向并非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策略或手段,而是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趋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后殖民文化警示。
关键词 文化 翻译 文化意识 后殖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设计的力量
11
作者 蒋晖 周武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4-206,共3页
全球化语境中,设计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面对强大成熟的国外文化产业冲击,中国本土设计尚有不足。本文剖析全球化的真实面目,分析美国在全球化中的文化产业策略及其对中国的输出,认清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本土... 全球化语境中,设计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面对强大成熟的国外文化产业冲击,中国本土设计尚有不足。本文剖析全球化的真实面目,分析美国在全球化中的文化产业策略及其对中国的输出,认清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本土文化及其设计处境,探讨中国如何利用本土设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获取全球化进程中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设计 文化产业 后殖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神话的传论和话语革命的开端──重评寻根文学思潮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清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87-92,共6页
本文认为,一、在寻根文学重构民族文化的承诺背后,朦胧地蕴含着对来自拉美等国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现象的倾慕与回应。二。带有“历史主义”特征的文化启蒙使命和它事实上所描摹的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之间构成的自我矛盾,使作家在困... 本文认为,一、在寻根文学重构民族文化的承诺背后,朦胧地蕴含着对来自拉美等国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现象的倾慕与回应。二。带有“历史主义”特征的文化启蒙使命和它事实上所描摹的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之间构成的自我矛盾,使作家在困境中不得不放弃启蒙重负,走向纯粹的人性示演和以历史的审美叙述为特征的“新历史主义”写作。三、寻根文学的一个不期而至的成果是,引起了新时期小说整体的富有本质意义的话语变革,这是整个新时期文学变革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话语革命 历史神话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后殖民主义 寻根小说 启蒙主义 后殖民文化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黑暗——评《黑暗深处》
13
作者 康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47-349,共3页
采用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对康纳德的《黑暗深处》进行研究 ,探索人性的本质 ,揭示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掠夺的本质 ,指出人性的黑暗才是最可怕的 。
关键词 康纳德 《黑暗深处》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文化冲突 英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图亚特·霍尔与“他者”理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邹威 华伏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6,共5页
斯图亚特·霍尔是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后殖民理论思想家。"他者"理论被视为其后殖民理论内核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他者"为主题,深入思考"他者"理论的文化内涵,剖析"他者"... 斯图亚特·霍尔是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后殖民理论思想家。"他者"理论被视为其后殖民理论内核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他者"为主题,深入思考"他者"理论的文化内涵,剖析"他者"理论与表征差异的关系,突出该理论所彰显的"意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我们思考"他者"理论的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理论价值提供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 “他者”理论 表征差异 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