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家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末,霍尔以“新时代”计划为开端,介入现代性认同政治批判,提出系统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在后殖民理论与后现代、全球化理论之间开辟了新的后殖民理论空间,为后殖民研究转向、为后殖民族裔散居认同的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霍尔以“新时代”计划为开端,介入现代性认同政治批判,提出系统的族裔散居文化认同理论。在后殖民理论与后现代、全球化理论之间开辟了新的后殖民理论空间,为后殖民研究转向、为后殖民族裔散居认同的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提供了有力的支点。这不仅是霍尔的学术转折点,也是大的学术转变的历史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批判 文化认同 族裔散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散语境中的后殖民批判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9,175,共8页
"流散"是当前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后殖民批判涉及的诸多问题与流散现象息息相关:流散现象既引发了后殖民批判,也为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思考模式;后殖民批判离不开流散群体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参与了后殖民理论的建构及具体运... "流散"是当前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后殖民批判涉及的诸多问题与流散现象息息相关:流散现象既引发了后殖民批判,也为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思考模式;后殖民批判离不开流散群体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参与了后殖民理论的建构及具体运用,为后殖民批判提供更多的文本与文论支持。然而,作为批判主体的流散知识分子囿于双重或多重身份的尴尬困境,其后殖民批判理论或创作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局限性饱受争议与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语境 流散知识群体 后殖民批判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面纱”的多重迷思——来自非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后殖民批判
3
作者 张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土耳其学者Meyda Yegenoglu的著作《殖民幻想:女性主义对东方主义的解读》专注于对后殖民理论及性别批判理论的交叉性思考。Yegenoglu在她的殖民话语研究中,不再把性别等级差异作为从属于强调文化等级差异殖民话语批评的亚领域。相反,... 土耳其学者Meyda Yegenoglu的著作《殖民幻想:女性主义对东方主义的解读》专注于对后殖民理论及性别批判理论的交叉性思考。Yegenoglu在她的殖民话语研究中,不再把性别等级差异作为从属于强调文化等级差异殖民话语批评的亚领域。相反,她希望关注的是东方主义话语如何同时生产和标记了一系列有关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的双重论述。以此框架为基础,她对西方殖民主义话语、欧美中心的女性主义话语和本土民族主义话语进行多向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批判 女性主义 东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4
作者 黄其洪 兰璐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作为“时代的斗争和愿望的自我阐明”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上相较于第二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呈现出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整合功能批判、道德批判和伦理批判的总体性批判以及... 作为“时代的斗争和愿望的自我阐明”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上相较于第二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呈现出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整合功能批判、道德批判和伦理批判的总体性批判以及去西方中心主义的后殖民批判的基本特征。根据近年来学界逐渐达成共识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三期发展的判断,可以将发生这种理论变化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界定为“第三期社会批判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期发展的动态与主要特征的即时追踪,有助于更新研究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以一种主题化而非人头式的方式对批判理论的当代发展进行再反思,从而深化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多重结构性危机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期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总体性批判 后殖民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文化批判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阎孟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8,共6页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后现代哲学之后兴起的主要学术思潮之一。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是通过以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后现代哲学之后兴起的主要学术思潮之一。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种种矛盾更多地是通过以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为根基的文化冲突表现出来。后殖民文化批判考察研究了源自殖民主义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建构过程,揭露了其中所深含的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话语权力和支配关系。其主要理论见解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球性互动的过程、性质、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文化批判 东方学 他者文化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后殖民文化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阎孟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61-67,共7页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对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世界体系的表...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对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世界体系的表态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后殖民文化哲学观念上的片面性,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理论困境。这些困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全球化的这一文化构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后殖民文化批判 理论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3-47,50,共6页
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 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暗中支持了一种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理论 萨伊德 东方学理论 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