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萨义德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文化全球化现实后果的批判
1
作者 王瑜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了东西方交往的不平等事实 ,从对马克思有关殖民理论的评述中 ,萨义德察觉到东方学的视野是基于毁灭和再生的转换 ,通过在经济与文化两个领域里分析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关键词 萨义德 后殖民主义理论 文化全球化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厚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5-131,共7页
后殖民主义理论于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引进中国。在经过了最初阶段的情绪化反应后, 对这一理论的评介和认识在1994 年以后逐步深入, 在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误读和在具体运用中脱离中... 后殖民主义理论于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引进中国。在经过了最初阶段的情绪化反应后, 对这一理论的评介和认识在1994 年以后逐步深入, 在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误读和在具体运用中脱离中国实际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东方主义 殖民批评 赛义德 斯皮瓦克 现代主义 第三世界文学 参照结构 反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郭英剑 《外国语文》 1994年第3期38-43,73,共7页
赛珍珠的创作明显区别于现代西方主流文化里的“东方主义”,她对东方、中国的真实描写企图揭穿西方宏长话语的虚假性,以期将中国、东方融入世界之中。现代西方主流文化呈现出明显的霸权主义特征,而赛珍珠的创作则不乏反霸权主义、反... 赛珍珠的创作明显区别于现代西方主流文化里的“东方主义”,她对东方、中国的真实描写企图揭穿西方宏长话语的虚假性,以期将中国、东方融入世界之中。现代西方主流文化呈现出明显的霸权主义特征,而赛珍珠的创作则不乏反霸权主义、反帝国主义的内容。赛珍珠与后殖民主义时期的作家有诸多相似之处,视赛珍珠为后殖民主义作家的先驱者,或许是恰如其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东方主义 帝国霸权 现代西方文化 萨伊德 《大地》三部曲 《东风·西风》 西方文化霸权 东方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讨论
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殖民理论 殖民批评 殖民话语 殖民 中国文化 “后殖民 “民族寓言” 东方主义 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殖民主义视角的批判话语分析——兼论中国知识体系的非殖民化
5
作者 王惠敏 张晓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批判话语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分析主要立足于阶级层面,无法揭示话语生产背后隐蔽的不同文化间不平等不对称权力关系及民族认同等问题。本文引入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从后殖民主义与批判话语分析对话的内容展开讨...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批判话语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分析主要立足于阶级层面,无法揭示话语生产背后隐蔽的不同文化间不平等不对称权力关系及民族认同等问题。本文引入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从后殖民主义与批判话语分析对话的内容展开讨论,通过系统梳理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旨在厘清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在批判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与此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知识体系,探究其中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缺失现象,探索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策略。文章指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需在后殖民批判话语分析视角下,根植本土、放眼世界,挖掘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同时解构西方话语霸权机制,为中国本土知识的发声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批判话语分析 东方主义 欧洲中心论 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稀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作为西方重要思想潮流的后殖民主义,在当代汉语世界同样引人注目,它分别参予进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话语建构的过程,担当了不同的功能。本文从“理论旅行”的角度,考察由不同历史语境所决定的这一理论在两岸三地的不同的挪用情形。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中国大陆 西方文化 台湾省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作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30,308-309,共10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拓展,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延续,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传入中国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经历了译介、评论、综合研究、应用与反思等不同层面的...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拓展,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延续,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传入中国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经历了译介、评论、综合研究、应用与反思等不同层面的"理论"旅行,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长大,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论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人深思,引导译界学人深度思考翻译学的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中国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还是新殖民主义?──兼论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到东方主义的崛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乃乔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 殖民理论 文学批评 赛义德 殖民主义 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话语 《黑暗的心》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岳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关键词 东方主义 赛义德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殖民理论 文化霸权 文本 文化政治 文化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对象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红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4-28,共5页
后殖民主义理论其实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只有把这套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文学文本分析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这套理论的真正价值。本文围绕"他者"... 后殖民主义理论其实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只有把这套理论切实地运用到文学文本分析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这套理论的真正价值。本文围绕"他者"、"身份确认"和"混杂性"等几个概念,探讨了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于文学批评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文学批评 他者 身份确认 混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律背反:流亡者无法走出的困境——《河湾》与《洛丽塔》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11
作者 尚必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52-57,共6页
流亡作为永不枯竭的文学母题,引领无数学者竞相探寻对它的多维阐释。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阐释视角,对奈保尔的《河湾》、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加以全新解读,希图由此窥探两部作品所蕴涵的"流散"品质。文章认为两部作品共... 流亡作为永不枯竭的文学母题,引领无数学者竞相探寻对它的多维阐释。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阐释视角,对奈保尔的《河湾》、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加以全新解读,希图由此窥探两部作品所蕴涵的"流散"品质。文章认为两部作品共同揭示了二律背反这一流亡者无法走出的困境,即:流亡者始终困圄于"历史记忆"与"重新书写"、"权力话语"与"失语症"、"自我"与"他者"等二元对立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河湾》 《洛丽塔》 流亡者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后殖民主义看《阿凡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楠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54-57,共4页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分析思路和模型,在《阿凡达》这部影片中讨论关于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跨文化经验等问题,这部作品所造成的轰动效应正式的启动了3D电影市场,...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分析思路和模型,在《阿凡达》这部影片中讨论关于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跨文化经验等问题,这部作品所造成的轰动效应正式的启动了3D电影市场,除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3D给人们带来了梦幻般的奇观,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不光是这些因素,最重要的是它有一种深刻的意义,有一种灵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东方主义 第一世界 文化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先驱者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英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71-75,共5页
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先驱者郭英剑8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开始流行后殖民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经过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它是欧美目前最热门的理论话语,并且成为一批知识分子反思和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有力武器。这... 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先驱者郭英剑8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开始流行后殖民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经过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它是欧美目前最热门的理论话语,并且成为一批知识分子反思和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有力武器。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德(Ed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后殖民主义理论 帝国霸权 现代西方文化 主义文学 东方主义 萨伊德 《东风·西风》 《大地》三部曲 西方文化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少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8-65,共8页
在当今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后殖民"倾向的确是存在的,因而对其进行批判是必要的。然而,这种批判应当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而绝非简单地搬用西方"后殖民"理论所能奏效的。事实上,此类理论的滥用和泛化,已造... 在当今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后殖民"倾向的确是存在的,因而对其进行批判是必要的。然而,这种批判应当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而绝非简单地搬用西方"后殖民"理论所能奏效的。事实上,此类理论的滥用和泛化,已造成对正常文化交流的怀疑和恐惧;其旨在消解"启蒙"、"现代性"而崇奉"后启蒙"、"后现代性"的价值取向,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亦是不利的.其实,要真正从根本上抵御"后殖民"的进攻,惟有建构"以当代为核心,以纵向传统与横向现代的双重复合"的新型文化形态,才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东方主义 现代性 当代中国 第三世界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族寓言 文化形态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的多维性视角和批判性策略
15
作者 张鹿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西方对东方进行的从经济到文化的控制和支配,激发了主要以具有东方血统的知识分子为主的后殖民理论家从意识形态、两性平权、劳动价值和民族特性的角度对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后殖民主义理论揭露了西方殖民... 西方对东方进行的从经济到文化的控制和支配,激发了主要以具有东方血统的知识分子为主的后殖民理论家从意识形态、两性平权、劳动价值和民族特性的角度对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后殖民主义理论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对第三世界女性的妖魔化塑造,反思后殖民地国家人民惯于作宗主国的附属而缺少身份意识,强调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里的平等对话,以杂糅策略解构殖民者的霸权意识。呼吁人们重新建构对当今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批判视角,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多维度地审视世界各国各民族平等共存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批判 反思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科: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岳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权力话语 知识分子 福科 文学批评 谱系学 话语分析 权力分析 后殖民主义理论 意识形态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后殖民批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宁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1-74,共4页
通过对翻译研究历程的回顾,进而从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出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翻译同历史、权力、意识形态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外部因素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后殖民批评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的强... 通过对翻译研究历程的回顾,进而从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出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翻译同历史、权力、意识形态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外部因素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后殖民批评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的强烈的政治性,也使翻译具有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全球文化既有着趋同性,同时也存在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只有通过对话,多元文化才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意识形态 后殖民主义理论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及内涵衍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202-206,共5页
"混杂性"是当今文化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关键词。混杂性本为生物学术语,在十九世纪殖民种族主义话语中,沾染了负面的种族与文化内涵。法农等反殖民族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的混杂观。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混杂性"是当今文化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关键词。混杂性本为生物学术语,在十九世纪殖民种族主义话语中,沾染了负面的种族与文化内涵。法农等反殖民族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的混杂观。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混杂性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萨义德强调了文化混杂性的普遍存在,驳斥了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纯粹观。霍米·巴巴从语言与文化层面论述了混杂性的颠覆力与能动性,建构了混杂性理论体系。"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与内涵衍变,反映出不同的意识形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混杂性 混杂化 文化身份 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文学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腊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6-80,100,共6页
研究外国文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阅读活动 ,2 0世纪的文学理论告诉我们 ,跨文化的文学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择取什么样的阅读视角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特别指出 ,当一个弱势文化在阅读一个强... 研究外国文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阅读活动 ,2 0世纪的文学理论告诉我们 ,跨文化的文学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择取什么样的阅读视角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特别指出 ,当一个弱势文化在阅读一个强势文化的文学时 ,阅读视角的问题经常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国对英语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地反映出我国外国文学界的研究立场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自动认同西方大国的倾向 ,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常常将英语文学与英美两国文学等同起来。而要拓展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 ,必须首先调整我们的阅读视角和研究立场 ,在摆脱殖民心态的前提下坦然面对英美以外的一切后殖民英语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英语文学 阅读视角 后殖民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文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8-92,共5页
一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播扬人类精神价值的文学艺术受到巨大冲击而处境维艰,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扶持高雅艺术的政策实是救文艺于水火、功在千秋的善举。然而在高雅艺术的认定上,却难以妥贴并服众口。交响乐芭蕾舞西洋歌剧这... 一 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播扬人类精神价值的文学艺术受到巨大冲击而处境维艰,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扶持高雅艺术的政策实是救文艺于水火、功在千秋的善举。然而在高雅艺术的认定上,却难以妥贴并服众口。交响乐芭蕾舞西洋歌剧这些泊来艺术归之高雅,国人虽不服气也无话可说。京剧由于早被祭在国剧的崇高地位,说它高雅,人们更难说什么。但是同为地方戏曲的越剧和沪剧在高雅与否的判定上截然有别,却使沪剧界人士大呼不平。 当局如何画出高雅“线”自有他的道理。但好事未能获得众口一词的叫好,实在跟语言使用的简单二分不无关系。按照精确的语义,高雅是和低俗对立的,业内业外的通常用法是和通俗相对。通俗文艺得到商品经济的雨露甘霖,近年来在文化市场大展鸿图,令人好不羡煞,不过骨子里仍难逃为人轻视的底蕴。所以有人尽管沾通俗之光大赚其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思维 张爱玲 后殖民主义理论 二元对立模式 女权主义 高雅艺术 交响乐芭蕾 二元对立结构 整体观 民主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