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果主义法律论证的司法应用
1
作者 杨笑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159,共10页
伴随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的理论交锋,后果主义法律论证的方法轮廓逐渐清晰,对其应用作建构性研究的意义凸显。后果主义法律论证并非仅能应用于疑难案件,还可以推及法官价值衡量之论证补强场合。法官应遵照科学预测裁判后果、客观给出后... 伴随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的理论交锋,后果主义法律论证的方法轮廓逐渐清晰,对其应用作建构性研究的意义凸显。后果主义法律论证并非仅能应用于疑难案件,还可以推及法官价值衡量之论证补强场合。法官应遵照科学预测裁判后果、客观给出后果评价、确认适切法律前提的具体规程,得出基于后果论证的初步判断。这一初步判断还需历经融贯性检验与可普遍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以后果主义法律论证为支撑的合法裁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果主义 法律论证后果考量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据、模式与语境——子产言辞的论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杨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141,共7页
春秋时期的子产颇善言辞。通过对其言辞的论证分析,可见其常用理据有经典文献、古语成辞、古今事迹、古今制度和经验常识;其常用论证模式有诉诸道理的论证、诉诸后果的论证和诉诸先例的论证;对诸侯国内外局势和受众等语境因素的考虑则... 春秋时期的子产颇善言辞。通过对其言辞的论证分析,可见其常用理据有经典文献、古语成辞、古今事迹、古今制度和经验常识;其常用论证模式有诉诸道理的论证、诉诸后果的论证和诉诸先例的论证;对诸侯国内外局势和受众等语境因素的考虑则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这种对论证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春秋时人的辩说实况,而且有助于理解先秦名辩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产 论证实践 诉诸道理的论证 诉诸后果论证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法政策学”?——兼论其与法教义学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雷磊 吕思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法政策是追求政策目标的法律规范,法政策学是研究法政策创制的学问。法政策学的学科共识或作业模型由“目的-手段”思维确定的三个步骤构成,即法政策目标的设定、法政策手段的选择、目标与手段的适配。但是,目前法政策学并不完全是交叉... 法政策是追求政策目标的法律规范,法政策学是研究法政策创制的学问。法政策学的学科共识或作业模型由“目的-手段”思维确定的三个步骤构成,即法政策目标的设定、法政策手段的选择、目标与手段的适配。但是,目前法政策学并不完全是交叉学科,而更多地表现为汇集在“作为政策手段的法律”这一主题下的问题集合。除了规范创制之外,法政策的表述在研究法律适用的法教义学中亦不罕见。法政策学以法政策考量的形式参与教义学体系的建构,在法学方法论中表现为目的论要素和后果论证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政策学 工具主义 作业模型 法教义学 后果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推理中的二阶证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77-84,共8页
在司法裁决中,对于简易案件,法官可以运用演绎证立模式为裁决结果提供正当性证明。但是,对于疑难案件,法官如何在规则层面为裁决结果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提供一种实践理性的辩护呢?麦考密克在他的代表作《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首次提... 在司法裁决中,对于简易案件,法官可以运用演绎证立模式为裁决结果提供正当性证明。但是,对于疑难案件,法官如何在规则层面为裁决结果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提供一种实践理性的辩护呢?麦考密克在他的代表作《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中首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一种论证模式,即二阶证立。二阶证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即从后果主义论证、融贯性论证和一致性论证方面,为裁决规则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提供证明。同时,在麦考密克看来,二阶证立作为一种论证模式既具有描述性,又具有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证立 后果主义论证 融贯性论证 一致性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