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历史研究到理论创造——论冯契对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 |
晋荣东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1 |
2
|
|
2
|
《应同》篇与邹衍、后期墨家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
黄瑜
熊凯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0 |
|
3
|
论公孙龙与后期墨家的正名学说 |
杜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4
|
摹略万物之然——后期墨家认识论 |
董志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5
|
析《墨经》当出后期墨家之手 |
姜宝昌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6
|
试论后期墨家的自然观——先秦自然观研究之一 |
欧阳茂森
李传忠
|
《齐鲁学刊》
|
1985 |
1
|
|
7
|
后期墨家对先秦名家逻辑思想的批判 |
曾昭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8
|
后期墨家关于复合词项的语义学 |
周云之
张靖宇
C·翰森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85 |
0 |
|
9
|
《墨经》与惠施“历物十事” |
田宝祥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吕氏春秋·应同》篇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
熊凯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1
|
墨家、名家与儒家:三种指物观的比较分析 |
肖中云
张长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2
|
东汉后期思想家对古代名辩学的贡献 |
刘培育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3
|
墨家写作思想初探 |
潘新和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4
|
论墨家逻辑范畴的演进 |
孙中原
|
《求是学刊》
|
1983 |
0 |
|
15
|
墨家论证学说述畧——读墨札记之二 |
杨芾蓀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3 |
1
|
|
16
|
胡适的墨学研究 |
解启扬
|
《安徽史学》
|
1998 |
4
|
|
17
|
《墨经》辩学思想新解 |
曾祥云
|
《学习论坛》
|
2010 |
2
|
|
18
|
论墨子的救世精神与“摹物论言”之学 |
张岱年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4
|
|
19
|
“仁义”范畴探源——兼论孟子的“仁义”思想 |
张奇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20
|
论墨子的伦理观──兼论儒墨伦理思想的异同 |
孙实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