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测边长的双点后方交会法的精度探讨
1
作者 陆付民 何薪基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7年第4期90-92,共3页
详细推导了加测边长的双点后方交会法的点位中误差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简单,可供测绘部门参考。
关键词 工程测量 加测边长 双点后方交会法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角后方交会法在水利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义珏 王均明 袁宇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4,共3页
测角后方交会法与其他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在解决通视困难,量边不便等实际操作工作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提出了运用该方法的必备条件,并从放样的顺序、精度估算及计算器的使用程序等几方面,结合工作实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后方交会法 放样 水利工程 施工放样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极坐标后方交会原理及其精度估算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成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本文利用间接平差原理,推导三个已知控制点的角度和距离后方交会待定点坐标和高程的平差及其精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三点极坐标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的计算及其精度评定问题。
关键词 极坐标 后方交会法 工程测量 三点极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后方交会
4
作者 田养权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58-70,共13页
本文根据测距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把后方交会做一扩充,分别称为测角后方交会、测边后方史会和边角后方交会,着重讨论后两种后方交会的计算公式和精度估算公式,进行分析比较,并用实测资料验证。
关键词 后方交会法 测距仪 测量 工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次迭代法在后方交会测量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树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2期22-24,共3页
后方交会是煤田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本文根据煤田地质勘探的特点,推导出一种采用逐次迭代法解算后方交会角δ、γ,进而求得未知点(钻孔)坐标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工程测量 逐次迭代法 后方交会法 煤田 矿山测量
全文增补中
SAR影像窗初始行外方位元素的求解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倪秀平 肖国超 万志龙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7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分析了采用角锥体法确定SAR影像窗外方位元素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星历数据较精确地求解SAR影像窗初始行外方位元素的实用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SAR影像窗 空间后方交会法 遥感 方位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点云支持下的变电站立柱倾斜变形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金波 张晓春 +1 位作者 胡伟飞 陈俊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3,190,共5页
水利工程中常用立柱支撑上部结构,为保证上部结构稳定,需监测立柱变形,确保立柱倾斜角度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全站扫描仪的波形数字化测距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采集高精度点云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后方交会法计算各观测站的三维坐标,将观... 水利工程中常用立柱支撑上部结构,为保证上部结构稳定,需监测立柱变形,确保立柱倾斜角度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全站扫描仪的波形数字化测距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采集高精度点云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后方交会法计算各观测站的三维坐标,将观测数据统一到一个坐标系统中,无需数据配准,避免了观测误差的传递。提出利用点云的立柱倾斜形变算法,采集两期点云数据后基于真配对点计算形变量,并通过点面优化算法减少误差,计算得到立柱的倾斜角度。为验证形变算法的精度,设计了仿真试验模拟立柱倾斜变形。试验结果发现,实际倾斜角为0°16′49″,计算倾斜角为0°16′57″,算法误差小于20″,满足高耸结构的变形监测要求。所提形变算法可应用于立柱倾斜变形监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扫描仪 点云处理 后方交会法 孤立点云选取 倾斜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玉振 包永刚 王建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150,153,共5页
针对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采用悬镜照准标志并结合后方交会法。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原有方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与悬镜法结合后方交会的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加可... 针对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采用悬镜照准标志并结合后方交会法。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原有方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与悬镜法结合后方交会的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加可旋转棱镜的悬镜法进行竖井联系测量,不仅操作上更加简单,且点位精度比常规导线法点位精度提高近3倍,使联系测量点位精度大大提高;地上联系测量采用后方交会,每个投点保证被观测3次,大大提高联系测量的投点精度,保证了每个投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 mm;减小了对施工进程的干扰,有力保证了各施工环节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区间 竖井联系测量 悬镜法 后方交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公路测量的难点与对策
9
作者 蒋宗志 赵扶民 《林业科技情报》 2004年第4期54-55,共2页
本文简述公路测量的难点在于既要满足测量成果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一定的测量速度,增 设1个控制点的前提下首选全站仪后方交会法,能灵活、快速完成测量任务。
关键词 公路测量 控制点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我国沿岸基本比例尺水深测量定位方法的改革
10
《海洋测绘》 1995年第3期54-56,共3页
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沿岸海洋基础测绘工作主要为1:2.5万水深测图,70年代至今,沿岸基础测绘工作为1:1万水深测图。几十年来这些艰苦的测绘工作都是由我海军测绘官兵完成的,填补了一项又一项海洋测绘的空白,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及... 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沿岸海洋基础测绘工作主要为1:2.5万水深测图,70年代至今,沿岸基础测绘工作为1:1万水深测图。几十年来这些艰苦的测绘工作都是由我海军测绘官兵完成的,填补了一项又一项海洋测绘的空白,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资料,所以《测绘法》明确规定我国海洋基础测绘工作由海军主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我海测官兵几十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据此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经我们测绘提供的各项成果具有国家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基本比例尺 定位方法 极坐标法 后方交会法 基础测绘 海洋测绘 测角中误差 测绘人员 六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P21普通测量学、地形测量学
11
《导航定位学报》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CH980100 关于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的严密计算问题/李全信(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68~271 在常规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均是应用下列近似公式:D—kl·cos^2α获取,近来的有关文献认为上述... CH980100 关于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的严密计算问题/李全信(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68~271 在常规地形测图中,视距平距均是应用下列近似公式:D—kl·cos^2α获取,近来的有关文献认为上述公式对于山地或高山地的测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给出了所谓的视距平距严密公式D=kl-cos^2α+1/4lsin2α。文中根据视距原理,在认识到仪器两个相等的半张角(φ/2)在倾斜的标尺上截距并不相等的前提下,推导出了视距平距的严密计算公式,据此分析了上述两个公式的近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测图 后方交会法 视距 勘测设计 计算公式 大比例尺地形图 郑州市 测绘研究 严密公式 近似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