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
1
作者 伊琼 陈瑞合 +3 位作者 刘军 黄宝玲 赵向阳 王淑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临床观察 白内障摘出 并发症 晶状体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位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洪荣照 胡继发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3 眼进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视力在0.1 以上者13 眼(86.7% ),0.5 以上者9眼(60% );主要手术并发症:前房少量出血、高眼压、虹膜炎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出血,术后1~2w k 均得到控制。结论 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线固定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郝宗龙 聂黎黎 裴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9-556,共8页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SF-PCIOL)是一种主要用于在缺乏足够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固定的技术,就临床效果而言,SSF-PCIOL具有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增强IOL稳定性的优势,其术式包括经玻璃体入路...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SF-PCIOL)是一种主要用于在缺乏足够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固定的技术,就临床效果而言,SSF-PCIOL具有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增强IOL稳定性的优势,其术式包括经玻璃体入路型、巩膜瓣纤维蛋白胶辅助型和经结膜入路型,可供临床选用的IOL类型也从传统的三片式向专门设计用于巩膜固定的新型IOL发展。在临床实践中,SSF-PCIOL可与其他眼科手术联合开展,并应用先进的辅助设备,在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保障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与效果评估的客观性。现就SSF-PCIOL的术式发展历程、IOL类型特点、IOL联合手术和辅助设备的协同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全面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术式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临床依据,并为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患者提供手术选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后房 巩膜固定 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勇 叶应嘉 +4 位作者 鲍先议 周龑丽 许荣 彭婷婷 余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 目的评价小切口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因无晶状体眼而行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经3.0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三片式折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采用Siepser术式缝合虹膜的方法将人工晶状体的双襻以10-0聚丙烯缝线分别缝合固定于中周部虹膜。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偏心度、倾斜度、稳定性),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经虹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裸眼远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1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3例(17.6%)偏心,无人工晶状体倾斜病例。术中前房出血2例,均为少量,于术后1周内吸收;角膜轻度水肿4例,均在术后1周内透明。术后4例瞳孔近圆形,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虹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操作便捷,手术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虹膜 线固定 晶状体 后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线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与囊袋内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学反应的比较
5
作者 周朝晖 何守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关键词 白内障 线固定后房人工晶体 囊袋内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灿 邓江稳 +1 位作者 陈少军 王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在前房灌注下通过角膜缘隧道小切口行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人工晶状体固定缝线无需做巩膜瓣而... 目的探讨采用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在前房灌注下通过角膜缘隧道小切口行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人工晶状体固定缝线无需做巩膜瓣而行改良埋线法,术后观察视力变化、散光、内皮细胞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术后早期视力大多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视力稳定;12眼裸眼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2行(57.1%),9眼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或稍差。术后裸眼视力:0.1-0.3者3眼,0.3-0.5者10眼,大于0.5者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3眼,0.3-0.5者8眼,≥0.5者10眼;术后6个月散光、内皮细胞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无术中及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在前房灌注下行四袢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折叠人工晶状体 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军 谷峰 +2 位作者 刘哲丽 宁宏 孙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 目的评价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患者29例(30眼),其中20例(20眼)采用传统聚丙烯缝线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对照组),9例(10眼)行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四点式组)。对术后裸眼视力、验光值、裂隙灯检查及眼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四点式组于术后1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裸眼视力明显提高(P<0.05)。术后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较术前裸眼视力提高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1、3、6、12个月时,四点式组眼内残余散光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Gore-Tex缝线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通过四点固定,使术后人工晶状体不易发生旋转和偏斜,显著降低术后眼内残余散光,更早改善术后裸眼视力,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e-Tex线 后房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植入 睫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mm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宏 杨前 侯丹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折叠人工晶状体 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武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97,共2页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青岛市市立医院赵武令现代白内障西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最好的方法.但是对一些外伤或手术导致晶体后囊破裂的病人,怎样将人工晶体固定在睫状沟内,国内外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方法用缝线...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青岛市市立医院赵武令现代白内障西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最好的方法.但是对一些外伤或手术导致晶体后囊破裂的病人,怎样将人工晶体固定在睫状沟内,国内外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方法用缝线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应用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 后房 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宇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的疗效。方法:对35例(3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和缝合虹膜裂伤。术后发现虹膜炎33眼(94.3%),前房... 目的:探讨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的疗效。方法:对35例(3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和缝合虹膜裂伤。术后发现虹膜炎33眼(94.3%),前房积血6眼(17.1%),玻璃体积血3眼(8.6%),高眼压9眼(25.7%),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眼内炎2眼(5.7%),1眼行玻璃体腔注射,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7眼(20.O%)人工晶状体稍偏位。术前视力HM/~.前一0.06,术后除1眼并发眼内炎者无改善外,其他均优于术前,1周时在0.15~0.3之间,随访最终在0.2~0.5之间,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20眼(57.1%)。术后瞳孔圆或基本圆者30眼(85.7%)。直径2.O~4.0mm。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裂伤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和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虹膜裂伤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 线固定 瞳孔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应用
11
作者 罗燕珊 申济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2期914-915,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线固定 后房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绍成 苏红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3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辽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吕绍成,苏红霞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较前房型和虹膜夹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明显优点,但仍有不少情况下无法按常规施行该手术。如:晶体取内摘除术后,预期醒外手术中后囊膜的破裂或晶... 3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辽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吕绍成,苏红霞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较前房型和虹膜夹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明显优点,但仍有不少情况下无法按常规施行该手术。如:晶体取内摘除术后,预期醒外手术中后囊膜的破裂或晶体小带大范围的松解,以及一些外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 人工晶体植入 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后囊支持的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红利 李世洋 +2 位作者 赵爱红 徐珂 蒋骁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在无后囊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31眼)无后囊支持的患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1例(31眼)患者均成功完... 目的探讨在无后囊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31眼)无后囊支持的患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1例(31眼)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远视力均等于或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其中0.2~0.3者7眼(22.6%),0.4~0.6者20眼(64.5%),0.8~1.0者4眼(12.9%)。眼内反应及眼压均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均保持不变。无一眼出现缝线外露、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二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为无后囊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的屈光矫正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人工晶状体 二期植入 睫状沟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