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取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颖
王长德
+1 位作者
许慧
张梦珊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9期87-90,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针灸治疗PCIV的相关文献,建立PCIV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PCIV的取穴规律进行频...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针灸治疗PCIV的相关文献,建立PCIV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PCIV的取穴规律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处方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7篇,涉及针灸处方212首、穴位114个;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为风池、百会及足三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和穴组分别为风池-百会(61.12%)、内关-三阴交-风池(18.96%);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使用频次>20次的穴位分为3类,第1类为肾俞-肝俞-太溪-悬钟-百会-头维-太冲,第2类为丰隆-中脘-天柱-完骨-风池-内关-三阴交-气海-血海-足三里,第3类为风府-大椎-太阳-印堂-颈夹脊。结论:针灸治疗PCIV以补益肝肾、健脾和胃、补益气血、醒脑开窍为主要治法,主要选穴包括风池、百会、足三里及内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性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灸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取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颖
王长德
许慧
张梦珊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9期87-90,共4页
文摘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针灸治疗PCIV的相关文献,建立PCIV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PCIV的取穴规律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处方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7篇,涉及针灸处方212首、穴位114个;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为风池、百会及足三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和穴组分别为风池-百会(61.12%)、内关-三阴交-风池(18.96%);处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使用频次>20次的穴位分为3类,第1类为肾俞-肝俞-太溪-悬钟-百会-头维-太冲,第2类为丰隆-中脘-天柱-完骨-风池-内关-三阴交-气海-血海-足三里,第3类为风府-大椎-太阳-印堂-颈夹脊。结论:针灸治疗PCIV以补益肝肾、健脾和胃、补益气血、醒脑开窍为主要治法,主要选穴包括风池、百会、足三里及内关等。
关键词
后循环性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灸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取穴规律研究
陆颖
王长德
许慧
张梦珊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