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巩膜加固术(PSR)后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珣 王晓瑛 +1 位作者 周行涛 褚仁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410,共7页
目的比较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PSR)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与单纯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眼轴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PSR+ICL植入术者10人20... 目的比较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PSR)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与单纯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眼轴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PSR+ICL植入术者10人20眼,单纯ICL植入术者11人22眼。检查项目包括视力、验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K值及眼底情况。结果 PSR+ICL组平均随访(3.37±1.35)年,单纯ICL组平均随访(3.58±2.33)年。术后1周及最后一次随访时,PSR+ICL组的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69±0.52和1.80±0.69,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34±0.47和1.22±0.54;单纯ICL组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39±0.32和1.45±0.36,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05±0.33和0.95±0.36。PSR+ICL组术前的等效球镜为(-17.11±2.91)D,术后1周降至(-0.91±1.24)D,最后一次随访时降至(-1.53±1.29)D,每年近视平均加深(-0.191±0.41)D;单纯ICL组的等效球镜从术前的(-17.38±4.68)D降至术后1个月的(-1.15±2.57)D和3年后的(-1.91±2.53)D,每年近视平均加深(-0.261±0.27)D。PSR+ICL组和单纯ICL组的眼轴每年平均增长分别为(0.045±0.11)mm和(0.103±0.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和P<0.001),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9)。单纯ICL组术后2人2眼黄斑出血。结论 PSR+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且相对稳定,PSR可能延缓眼轴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加固(psr)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植入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家兔近视眼后成纤维细胞生物力学性能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海霞 王超英 +2 位作者 陈维毅 王国辉 张全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研究后巩膜加固术后家兔眼球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方法 3周龄新西兰家兔45只随机选取一侧眼球用眼睑缝合方法制备近视动物模型,建模60天后,眼球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后巩... 目的研究后巩膜加固术后家兔眼球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的变化,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作用机制。方法 3周龄新西兰家兔45只随机选取一侧眼球用眼睑缝合方法制备近视动物模型,建模60天后,眼球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后巩膜加固术(PSR),B组行相似手术(不放置加固条带)。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取材培养培养巩膜加固区及过渡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利用微管吸吮方法结合半无限体细胞力学模型测定各组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包括成纤维细胞的平衡弹性模量E肄和表观黏性μ)。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弹性模量及表观黏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巩膜加固术6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平衡弹性模量及表观黏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巩膜加固术后3月组与6月组的巩膜成纤维细胞比较,E肄和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巩膜加固术后3个月与6个月组的过渡区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E肄分别为(289.2依84.3),(276.9依113.9)Pa;μ分别为(1575.2依459)Pa·s,(1492.2依562.6)Pa·s,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的增强作用并不是原位巩膜成纤维细胞本身生物力学的加强,而是由于加固条带及引起过渡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后巩膜加固 细胞培养 巩膜成纤维细胞 微管吸吮 弹性模量 表观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后巩膜加固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林 赵光喜 +3 位作者 刘晶 汪晓 张秀敏 刘利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为临床开展后巩膜加固术寻找更为理想的手术材料 ,选择用于心血管外科 ,烧伤外科等 4种手术材料进行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实验研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分组用 4种手术材料植入于后巩膜 ,术后 10 ,2 0 ,30 ,6 0 ,90天取标本 ,行大体... 目的 为临床开展后巩膜加固术寻找更为理想的手术材料 ,选择用于心血管外科 ,烧伤外科等 4种手术材料进行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实验研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分组用 4种手术材料植入于后巩膜 ,术后 10 ,2 0 ,30 ,6 0 ,90天取标本 ,行大体标本、光镜、透射电镜动态观察。结果 显示异体硬脑膜材料终被自身结缔组织替代 ;人工心包补片逐渐形成植片纤维与自身结缔组织相互交织的组织形态 ;人工血管补片与自身巩膜表面形成潜在腔隙 ;脱细胞异体真皮被结缔组织替代的过程中细胞浸润与胶原组织交替出现。结论 人工心包补片代替生物材料进行后巩膜加固术比较理想 ,脱细胞异体真皮是同种新型生物材料 ,效果将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后巩膜加固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琼 淦强 +3 位作者 叶波 邱新文 黄银花 薛安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性MHRD患者36例(36眼),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性MHRD患者36例(36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黄斑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术后3个月取出硅油。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结果 3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末次随访SD-OCT示22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占61.1%,11眼黄斑部分闭合,占30.6%,3眼仍未闭合,占8.3%;31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提高,占86.1%,5眼BCVA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占13.9%;术前患者BCVA为(1.48±0.92)log MAR,术后BCVA为(0.93±0.38)log 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为(30.95±1.16)mm,术后为(28.46±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底出血、眼内炎、涡静脉回流障碍、眼前部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填充 后巩膜加固 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维锋 刘莉莉 +4 位作者 朱璇 刘毅琦 兰雪莉 闵亚兰 黄国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分别为(1.39±0.64)mm、(1.31±0.71)mm(P>0.05),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分别为(4.59±0.74)mm、(4.57±0.64)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21眼ETDRS各区域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末次随访,21眼中16眼视网膜结构稳定或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减轻甚至消失,5眼出现新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 超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轴仍有增长,眼底形态维持稳定,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球内牵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眼底形态 后巩膜加固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脐带后巩膜加固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代金 刘双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胎儿脐带为材料行后巩膜加固术的可行性 ,为临床提供一种更理想的加固材料。方法  2 4只家兔分为 4组 ,以胎儿脐带为材料行插片法后巩膜加固术 ,分别于术后 2、4、12、2 4周取标本 ,行肉眼观察及光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以胎儿脐带为材料行后巩膜加固术的可行性 ,为临床提供一种更理想的加固材料。方法  2 4只家兔分为 4组 ,以胎儿脐带为材料行插片法后巩膜加固术 ,分别于术后 2、4、12、2 4周取标本 ,行肉眼观察及光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脐带植片与巩膜完全融合 ,局部巩膜的厚度和硬度明显增加 ,未见排斥反应和植片吸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脐带 后巩膜加固 实验研究 病理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安全 常枫 +3 位作者 包芳军 王树林 朱双倩 王勤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PSR)后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CPIOL)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132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行PSR术,1个月后再行ACPIOL术,术后1、6、18个月随访,进行验光、眼轴等检查。结果最佳矫正视力:PSR...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PSR)后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CPIOL)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132眼)病理性近视患者行PSR术,1个月后再行ACPIOL术,术后1、6、18个月随访,进行验光、眼轴等检查。结果最佳矫正视力:PSR手术前后分别为4.66±0.33和4.7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PIOL术后1、6、18个月分别为4.87±0.21、4.89±0.28、4.93±0.23,与PSR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PSR手术前后分别为(-16.98±4.11)D和(-15.75±6.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PIOL术后1、6、18个月分别为(-0.68±1.09)D、(-0.77±0.94)D、(-0.98±0.9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PSR手术前后分别为(29.92±2.68)mm和(29.80±2.5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PIOL术后18个月眼轴为(29.84±2.56)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病理性近视患者先行PSR术控制眼轴延长,再行ACPIOL术进行屈光矫正,术后疗效稳定,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加固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泪液中 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兴 宋海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泪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行后巩膜加固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1眼),分别于术前1d,术后5d、10d、20d、30d、3个月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β2-微球蛋白含量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泪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行后巩膜加固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1眼),分别于术前1d,术后5d、10d、20d、30d、3个月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β2-微球蛋白含量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1d,术后5d、10d、20d、30d、3个月泪液分泌量分别是(13.98±3.17)mm、(5.86±2.96)mm、(7.54±4.52)mm、(9.25±3.67)mm、(11.79±5.61)mm、(12.87±4.78)mm,与术前1d相比,术后5d、10d、20d、30d泪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5d、10d、20d、30d、3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分别是(16.48±4.18)s、(7.67±2.97)s、(9.26±5.26)s、(11.38±3.48)s、(13.16±5.45)s、(15.34±6.32)s,与术前1d相比,术后5d、10d、20d、30d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5d、10d、20d、30d、3个月泪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分别是(12.54±2.84)mg·L-1、(9.28±4·37)mg·L-1、(10.16±2.78)mg·L-1、(11.65±2.66)mg·L-1、(12.46±5.24)mg·L-1、(13.27±8.95)mg·L-1,与术前1d比较,术后5d、10d、20dβ2-微球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0d、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使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中β-微球蛋白含量减少或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 泪液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脐带插入巩膜加固术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林农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 研究胎儿脐带插入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长期疗效。方法 手术 12 3例 ,其中 5 5例 10 7眼随访至术后 5年半作为手术组 ,随机抽取进行性近视 16例 3 2眼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近视发展情况。结果  5年半后手术组矫正视力、... 目的 研究胎儿脐带插入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长期疗效。方法 手术 12 3例 ,其中 5 5例 10 7眼随访至术后 5年半作为手术组 ,随机抽取进行性近视 16例 3 2眼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近视发展情况。结果  5年半后手术组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屈折力与术前相比无差异 ;术后 5年半预期屈光度明显高于实际值 ;除了早期筋膜炎以外未发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胎儿脐带插入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安全有效 ,可以阻止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脐带 巩膜加固 进行性近视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放射状切开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10
作者 周宏健 林赛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29,共3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巳被世界科学者所公认和肯定,但对—6.00以上且有发展性的近视尚有一定手术难度。作者在近年来采用角膜放射状切开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89例,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例:自1990年1月至1992...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巳被世界科学者所公认和肯定,但对—6.00以上且有发展性的近视尚有一定手术难度。作者在近年来采用角膜放射状切开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89例,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例:自1990年1月至1992年10月共行角膜状切开250例,其中高度-6.00D~12.00D占89例.近视分组;(1)—6.00~—7.50D28例56只眼,占31.4.%,(2)-7.50D~-9.00D26例49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 放射状切开 巩膜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组织相容性及bFG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甜 张金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1-923,共3页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相容性、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变化。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组,每组6只,左眼为实验眼,行...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相容性、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变化。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组,每组6只,左眼为实验眼,行异体脱细胞真皮后巩膜加固术,右眼为自身对照眼,行与实验组相同手术操作但不放置加固材料。大体观察实验眼与对照眼标本情况,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实验眼加固区巩膜与对照眼相应区巩膜b FGF的表达。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实验眼受体巩膜无溶解破坏,巩膜胶原纤维有炎症细胞浸润,而对照眼相应区域巩膜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3个月实验眼脱细胞真皮条带边界较术后1个月、2个月稍模糊,条带表面有纤维结缔组织膜,而对照眼相应区无充血,筋膜与巩膜连接较紧密。术后3个月实验眼受体巩膜胶原仍无破坏,加固条带与受体巩膜融合区结缔组织增生,而对照眼相应区域巩膜内炎症细胞减少。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实验眼加固区巩膜b FGF的表达高于对照眼相应域区巩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989、5.092,P=0.027、0.048、0.001)。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组织相容性较好,巩膜b FGF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加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脱细胞真皮 后巩膜加固 组织相容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秀 何晴 +2 位作者 路晓晓 薛安全 魏瑞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访2 a观察41例76眼患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劈裂的贴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 d、1个月、3个...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访2 a观察41例76眼患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劈裂的贴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7.71±1.60)mm、(28.11±1.62)mm、(28.58±1.80)mm和(29.01±1.92)mm,均较术前的(30.29±2.01)mm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 a眼轴长度逐渐增长至术前水平,术后2 a眼轴长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即得到提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最佳矫正视力持续提高,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4眼术前伴视网膜劈裂者,术后27眼(79.41%)视网膜完全贴附;4眼(11.76%)基本贴附;3眼(8.82%)改善。术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有结膜刺激征、高眼压、眶内炎症反应、浅前房、复视及视物变形、黄斑出血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均在3个月内恢复。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理性近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 病理性近视 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黄斑视网膜劈裂的疗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子诚 张金嵩 柯根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劈裂的疗效,为临床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视网膜劈裂24例(24眼)的术前、术后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 目的探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劈裂的疗效,为临床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视网膜劈裂24例(24眼)的术前、术后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眼科A/B型超声检查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显示24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20眼;术后12个月仅1眼进展为黄斑裂孔。23眼的眼轴长度均值:术前(30.89±0.36)mm、术后(29.53±0.33)mm,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716,P=0.000);中心视野改善者18眼,5眼稳定不变,术前和术后中心视野分别为17.23~26.67dB、23.12~27.63dB,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72,P<0.05);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8眼,稳定5眼;屈光度:23眼术后平均屈光度比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527,P=0.002)。结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是目前干预性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劈裂较理想的方法,可改善视力,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继发性黄斑劈裂 后巩膜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新华 于佳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658,661,共3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RP合并白内障患者16例(3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RP合并白内障患者16例(3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视力,定期复查视野、视网膜电图。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行者24眼,<2行者4眼,无提高者2眼;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第1天角膜内皮轻微水肿3眼,前房Tyndall征阳性5眼,经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滴眼液局部滴眼后,均于2~7d内消退。术前、术后眼压均正常,无一过性高眼压,未发生人工晶状体移位、角膜内皮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所有患眼术后视野范围扩大或光敏感度提高。视网膜电图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RP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后巩膜加固 白内障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珊娜 郑丽梅 +9 位作者 洪荣照 白晶晶 刘侠 朱贞贞 李淑琴 杨茂民 吴正秀 吴美聪 孙飞 潘玲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对21例42眼高度近视未成年患者进行治疗,随访1 a,观察术后眼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角膜...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对21例42眼高度近视未成年患者进行治疗,随访1 a,观察术后眼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并行散瞳后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变化、近视等效屈光度的增长速度、眼轴增长速度,观察术后有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巩膜缝穿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前非接触眼压为(14.63±2.01)mmHg(1 kPa=7.5mmHg),术后1 a为(14.53±1.6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裸眼及矫正视力分别为1.04±0.26和0.33±0.28(LogMAR视力表),术后1 a为0.88±0.23和0.25±0.21,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01和P=0.004);术后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增长速度较术前显著减缓:术前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为(-9.44±2.66)D,增长速度为(-1.61±0.38)D·a-1;术后1 a分别为(-9.94±2.58)D和(-0.36±0.47)D·a-1,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患者术后1 a眼轴与术前比较进行性延长显著减缓,术前眼轴长度为(26.60±1.30)mm,增长速度为(0.48±0.15)mm·a-1,术后1 a为(26.90±1.31)mm和(0.29±0.30)mm·a-1,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2);术前角膜曲率为(43.65±1.40)D,术后1 a为(43.87±1.4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巩膜缝穿等并发症。结论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是一种延缓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及眼轴发展的方法 ,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相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同种异体巩膜 饼式后巩膜加固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对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聂晓丽 刘苏冰 +3 位作者 王霞唐 秀侠 辛宝丽 左建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振荡电位总振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波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加固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戒非 周惠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 高度近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俊成 柏学明 姜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74-75,共2页
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22例38眼高度进行性近视患者施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现对该手术的效果作一评价。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2年4月~1995年4月共行后巩膜加固术22例38眼,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16~36a。双眼16例,单眼6例... 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22例38眼高度进行性近视患者施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现对该手术的效果作一评价。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2年4月~1995年4月共行后巩膜加固术22例38眼,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16~36a。双眼16例,单眼6例。近视屈光度-8.00~-10.00D者12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进行性近视 后巩膜加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乔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巩膜加固 儿童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46例
20
作者 周本长 李爽乐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近视 高度近视 后巩膜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