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岩溶流域洪涝灾害特点与成灾机理分析——以贵州后寨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路洪海 陈诗越 章程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以水文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分析了贵州后寨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认为岩溶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组合是成灾的背景条件,暴雨集中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加大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率,并使突发性的涝灾逐... 以水文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分析了贵州后寨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认为岩溶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组合是成灾的背景条件,暴雨集中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加大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率,并使突发性的涝灾逐步演化为周期性的涝灾,洪涝灾害的演变趋势也变得更为复杂。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提出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以确保该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成灾机理 岩溶区 后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寨河流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与地下径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脉冲试验 ,采用测站脉冲响应曲线及流量衰减曲线分析 ,对后寨河流域含水介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后寨河流域主要发育有溶隙 -溶管网络、较单一溶管以及溶隙网络三种含水介质结构 ,而且以溶隙、溶孔为主 ,其占含水介质体... 通过脉冲试验 ,采用测站脉冲响应曲线及流量衰减曲线分析 ,对后寨河流域含水介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后寨河流域主要发育有溶隙 -溶管网络、较单一溶管以及溶隙网络三种含水介质结构 ,而且以溶隙、溶孔为主 ,其占含水介质体积的比率可达 83.1%~ 96 .9% ,而岩溶管道含水介质则只有 3.1%~16 .8%。不同含水介质的水文地质特征差异很大 ,溶隙 -管道网络水位上升快而衰减慢 ,水位变幅小 ;较单一溶管水位上升快而衰减亦快 ,水位变幅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介质 地下径流 水文地质单元 脉冲试验 后寨河流域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用水及其分配协调性评价——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大军 杨先寿 +1 位作者 苏维词 李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5-290,共6页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分别计算河道内外生态用水量及流域生态需水量,并选用协调度、满意度、合理度和差异性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岩溶流域生态用水分配协调性的数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后寨河流域枯水年(P=75%...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分别计算河道内外生态用水量及流域生态需水量,并选用协调度、满意度、合理度和差异性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岩溶流域生态用水分配协调性的数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后寨河流域枯水年(P=75%)和特枯水年(P=95%)生态用水量分别为5686.7万m^3和4732.1万m^3,当石漠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后,由于喀斯特径流形成过程及水资源组合分配发生了变化,天然水资源量将会减少,最终消耗于土壤或植被的蒸散发,整体上流域生态用水钉处于短缺状态,生态缺水量为833.6万m^3;(2)后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流域内生态用水与社会经济用水不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生态缺水属工程性缺水,可以通过综合平衡地开发利用各分区的水资源等方法进行缓解;(3)应用数学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流域内生态用水的协调度为0.99944~0.99935,生态需水满意度和分配合理度均为0.878~0,856,系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的差异性较小,有利于流域内各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生态用水 协调性评价 生态需水 水资源配置 后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后寨河小流域典型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轩 陆晓辉 +2 位作者 刘玉晶 陈清霞 牟叶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7,共10页
为了解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成土环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研究选择后寨河小流域9个典型土壤剖面,分析其剖面形态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石灰岩风化物形成土壤的发育程度相对低于第四纪红色黏土... 为了解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成土环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研究选择后寨河小流域9个典型土壤剖面,分析其剖面形态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石灰岩风化物形成土壤的发育程度相对低于第四纪红色黏土,其土壤pH值、黏粒CEC、有机碳含量、盐基饱和度、粉黏比相对较高,而游离Fe_(2)O_(3)含量和黏化率则相对偏低。峰林盆地和峰林台地的土壤黏粒CEC、有机碳含量、盐基饱和度显著低于峰丛洼谷地,土壤Fe_(2)O_(3)含量则显著高于后者(P<0.05)。旱地土壤pH值较低,自然地土壤黏粒CEC、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P<0.05)。供试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为雏形土、淋溶土、人为土、富铁土及均腐土5个土纲、5个亚纲、8个土类、8个亚类,进一步划分为9个土族和9个土系;与发生分类参比表明,两者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相对于发生分类而言,定量化的系统分类能够更加准确地区分土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环境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贵州后寨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因子特征值的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判别 被引量:24
5
作者 薛显武 陈喜 +1 位作者 张志才 秦年秀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提取反映喀斯特地貌形态的7个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形指数,提出根据地形因子特征值进行喀斯特地貌类型判别方法。以贵州省后寨河流域为... 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提取反映喀斯特地貌形态的7个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形指数,提出根据地形因子特征值进行喀斯特地貌类型判别方法。以贵州省后寨河流域为例,在划分的18个流域中,选取16个流域通过单个地形因子特征值相关分析和多个地形因子特征值模糊聚类分析,确定峰丛-洼地和峰林-盆地地貌类型判别的阈值,选取另外两个流域进行判别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地形因子特征值可定量判别出喀斯特流域不同地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特征值 面积-地形因子曲线 喀斯特地貌类型 后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季喀斯特小流域氮输出特征及其受降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曾杰 吴起鑫 +1 位作者 李思亮 岳甫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8,共6页
以黔中典型喀斯特农业小流域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喀斯特小流域氮素输出形态特征及降雨对氮素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流域内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各形态氮素的浓度进行监测,估算雨季氮素输出量,结合降雨量数据分析氮输出受降雨... 以黔中典型喀斯特农业小流域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喀斯特小流域氮素输出形态特征及降雨对氮素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流域内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各形态氮素的浓度进行监测,估算雨季氮素输出量,结合降雨量数据分析氮输出受降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后寨河喀斯特小流域水体氮含量明显高于我国主要河流,流域地下水出口溶解性总氮(TDN)浓度均值为6.5mg/L;地表水出口TDN浓度均值为7.3mg/L。(2)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亚硝态氮(NO2--N)以及有机态氮(DON)输出占比极低。(3)流域内TDN,NO_3^--N,NH_4^+-N,NO2--N,DON雨季输出量估算值分别为55.13,52.12,0.40,0.01,2.61t。(4)持续性的多日降雨加速了水体氮素流失强度,流域上游水体硝态氮浓度在降雨事件发生后呈上升趋势,随着降雨事件的停止而呈下降趋势;流域总出口因降雨而产生的硝态氮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后寨河流域 氮输出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岩溶流域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尚晓三 王栋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3-48,共6页
以蓄满产流方式描述岩溶地区的产流过程,采用稳定入渗法划分径流,将非线性水箱模型用于模拟单元流域的调蓄过程,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率定模型参数,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并以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内... 以蓄满产流方式描述岩溶地区的产流过程,采用稳定入渗法划分径流,将非线性水箱模型用于模拟单元流域的调蓄过程,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率定模型参数,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并以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内老黑潭、六谷、后寨测站的水文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以相对误差、互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来评定模型。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报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互相关系数均大于0.80,确定性系数均大于或等于0.70,说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模拟及预报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岩溶水文模型 参数优选 后寨河流域 贵州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分析及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才 陈喜 +1 位作者 张志才 魏琳娜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分析确定地下河流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普定后寨河流域实测降雨、径流系列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确定该流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分析确定地下河流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普定后寨河流域实测降雨、径流系列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确定该流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两个隐含层、三个输入变量,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可以保持降雨-径流模拟的稳定性。模型经交叉训练与验证,训练期效率系数(N SC)达0.9以上,验证期N SC达0.88以上。说明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能够较好地确立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为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模拟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神经网络 权重分析 降雨-径流模拟 模型结构 普定后寨河流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流域水稻土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
9
作者 徐祖亮 陆晓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5-222,共8页
以后寨河流域内7个典型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探讨其发生特性并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水稻土质地以黏土类为主。有机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而土壤pH值与之相反。土壤表层颜色相... 以后寨河流域内7个典型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探讨其发生特性并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水稻土质地以黏土类为主。有机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而土壤pH值与之相反。土壤表层颜色相较于表下层较暗。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条件,检索出1个土纲,1亚纲,3个土类,5个亚类。根据土族土系划分标准及对比《中国土系志·贵州卷》,发现2个剖面已有对应的土族、土系:黏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缠溪系,其余4个剖面无对应土族、土系,考虑新建立黏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姜角山系等6个土族、土系,以补充现有分类成果,并为第三次土壤普查提供喀斯特水稻土相关的基础性参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水稻土 发生特性 系统分类 后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文模型在贵州典型岩溶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尚晓三 王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9-415,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文模型以研究岩溶地区特殊的产汇流过程.一种是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岩溶地区,采用成因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而建立了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岩溶水文模型.另一种是根据系统理论... 本文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文模型以研究岩溶地区特殊的产汇流过程.一种是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岩溶地区,采用成因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而建立了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岩溶水文模型.另一种是根据系统理论方法,建立起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率定模型参数,进而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以贵州普定后寨河流为例,将后寨测站不同时段水文资料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检验,并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在岩溶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均能模拟及预报岩溶地区产汇流过程;按照相对误差RE、互相关系数R和确定性系数QR这3个指标,所建的BP神经网络岩溶水文模型优于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后寨河流域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岩溶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