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间性、现实越界与时空层叠: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叙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9-76,共8页
元电影以电影自身作为媒介和表现对象,常常通过转喻的越界叙事手法,突破叙事层次来进行独特的自我思考与自我言说。当代元电影出现了新的“现实越界”现象,电影世界与非影片的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彻底被打破。以电影的媒介属性为基点,将... 元电影以电影自身作为媒介和表现对象,常常通过转喻的越界叙事手法,突破叙事层次来进行独特的自我思考与自我言说。当代元电影出现了新的“现实越界”现象,电影世界与非影片的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彻底被打破。以电影的媒介属性为基点,将元电影的本质特征与影像本体相联系,并在“后理论”“后媒介”的观照下,来认识当下元电影凸显的叙事美学新趋势。以元电影的自反性叙事话语为核心,从叙事机制、空间化叙事、叙事的新时间性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后媒介时代元电影的影像建构特征,以及在媒介化的世界中叙事与现实的相互交融,由此带来元电影关于影像与现实、电影文化与观众的新时代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媒介时代 元电影 影像叙事 自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艺术的符号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毅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5,共9页
人工智能艺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课题之一。人工智能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一种新的媒介方式,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艺术创作,各种体裁都出现了“人工智能艺术家”,生产出质量优异的、具有一定原创性的作品... 人工智能艺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课题之一。人工智能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一种新的媒介方式,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艺术创作,各种体裁都出现了“人工智能艺术家”,生产出质量优异的、具有一定原创性的作品。但是仔细翻检人工智能艺术的许多成就,我们发现他们首先缺乏的是艺术最必须的主体性,因此既不可能有艺术创作的主体意向性,更不可能有艺术的鉴赏和鉴别能力,它们都是人类艺术家设计、选择、展示的结果。各种关于“后人类艺术”的理论,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艺术是人类的符号意义能力中最人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符号学 主体性 后人类艺术 后媒介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