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模型的受力状况。结果 1 k N轴向载荷下,对于1/2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552.082、67.964、54.085μm,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别为306.745、231.844、73.047 MPa;对于1/4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416.072、302.107、150.639μm,内固定的应力分别为306.673、208.467、73.607 MPa。1.5 k N轴向载荷下,各种固定方式下骨折块的位移和内固定物的应力都相应增加,数据的变化趋势同1 k N载荷情况相似。结论两种载荷下,不同骨折模型均显示前后拉力螺钉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具优势,后侧钢板螺钉亦可以获得相近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前后拉力螺钉固定方式可以作为首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Jail螺钉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第2天、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60 min,(55.6±4.4)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20.6±9.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10.5±1.3)周。25例随访12~36个月,(16.5±4.1)月。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9.2±2.2)mm恢复至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1.0±0.4)、(1.1±0.1)mm(均P=0.000);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第2天8.9°±0.9°分和术后1年9.2°±0.6°(均P=0.000);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第2天(17.1±1.0)分和术后1年(16.3±0.7)分(均P=0.000)。与术后第2天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HSS评分(94.8±3.2)分,明显高于术后第2天(76.8±3.5)分(t=18.713,P=0.000)。结论经胫骨隧道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可避免继发性的关节面塌陷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模型的受力状况。结果 1 k N轴向载荷下,对于1/2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552.082、67.964、54.085μm,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别为306.745、231.844、73.047 MPa;对于1/4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416.072、302.107、150.639μm,内固定的应力分别为306.673、208.467、73.607 MPa。1.5 k N轴向载荷下,各种固定方式下骨折块的位移和内固定物的应力都相应增加,数据的变化趋势同1 k N载荷情况相似。结论两种载荷下,不同骨折模型均显示前后拉力螺钉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具优势,后侧钢板螺钉亦可以获得相近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前后拉力螺钉固定方式可以作为首选。
文摘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Jail螺钉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第2天、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60 min,(55.6±4.4)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20.6±9.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10.5±1.3)周。25例随访12~36个月,(16.5±4.1)月。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9.2±2.2)mm恢复至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1.0±0.4)、(1.1±0.1)mm(均P=0.000);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第2天8.9°±0.9°分和术后1年9.2°±0.6°(均P=0.000);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第2天(17.1±1.0)分和术后1年(16.3±0.7)分(均P=0.000)。与术后第2天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HSS评分(94.8±3.2)分,明显高于术后第2天(76.8±3.5)分(t=18.713,P=0.000)。结论经胫骨隧道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可避免继发性的关节面塌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