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岩 范鑫斌 +4 位作者 梁旭 杨铁毅 叶维光 邵进 龚璐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 目的探索不同轴向载荷下3种固定方式(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方法利用胫骨平台CT图片的相关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3种固定方式的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轴向载荷作用下,3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1/4骨折模型的受力状况。结果 1 k N轴向载荷下,对于1/2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552.082、67.964、54.085μm,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别为306.745、231.844、73.047 MPa;对于1/4骨折固定模型,外侧钢板螺钉组、后侧钢板螺钉组、前后拉力螺钉组骨折块的位移分别为416.072、302.107、150.639μm,内固定的应力分别为306.673、208.467、73.607 MPa。1.5 k N轴向载荷下,各种固定方式下骨折块的位移和内固定物的应力都相应增加,数据的变化趋势同1 k N载荷情况相似。结论两种载荷下,不同骨折模型均显示前后拉力螺钉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具优势,后侧钢板螺钉亦可以获得相近的力学特性。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前后拉力螺钉固定方式可以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后外侧骨折 固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孔祥如 姜伟 +5 位作者 单宇宙 孙健宁 刘旭 钱玉 杨春 杨太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5-951,共7页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微创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对25例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应用Mimics20.0软件行术前规划,术中经胫骨骨隧道空心顶棒锤击复位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Jail螺钉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第2天、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60 min,(55.6±4.4)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20.6±9.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10.5±1.3)周。25例随访12~36个月,(16.5±4.1)月。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9.2±2.2)mm恢复至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1.0±0.4)、(1.1±0.1)mm(均P=0.000);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第2天8.9°±0.9°分和术后1年9.2°±0.6°(均P=0.000);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第2天(17.1±1.0)分和术后1年(16.3±0.7)分(均P=0.000)。与术后第2天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PS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HSS评分(94.8±3.2)分,明显高于术后第2天(76.8±3.5)分(t=18.713,P=0.000)。结论经胫骨隧道复位联合Jail螺钉技术固定治疗孤立性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可避免继发性的关节面塌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骨折 Jail螺钉技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边缘曲线”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喜州 张世民 +2 位作者 胡孙君 杜守超 马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弧形轮廓的角度及长度,为临床钢板塑形和设计新型水平带状钢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0例成人膝关节CT数据[男31例,女19例,平均(37.68±12.76)岁]。在横断面平扫图像下,以腓骨头尖初次显露为标准图片,在胫骨平台外侧髁边缘标记A、B、C、D、E五点。分段测量并记录其连线的长度与夹角,计算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和曲线的转折角。结果胫骨平台后外侧髁曲线长度平均(44.04±11.33)mm (19.50~75.50 mm),由前向后的三点折弯角平均为(163.36±7.67)°、(127.95±20.85)°和(160.50±11.99)°。手术中按照该测量参数进行钢板折弯与塑形,5例患者术后CT显示,钢板形状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贴服紧密,对皮质轮廓包绕良好。结论按照骨骼测量的边缘曲线参数进行术中钢板折弯和设计新型解剖钢板,能够提高钢板与后外侧髁的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胫骨平台轮廓 边缘曲线 水平带状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撕裂的MRI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文元 杨秀军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评价MRI诊断前十字韧带撕裂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撕裂的 1 2例患者 ,对照分析其MRI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MRI矢状面 9例 ,冠状面 7例显示前十字韧带撕裂。 1 2例中 8例前十字韧带内有不规则高信号 ,4例前... 目的 :评价MRI诊断前十字韧带撕裂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撕裂的 1 2例患者 ,对照分析其MRI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MRI矢状面 9例 ,冠状面 7例显示前十字韧带撕裂。 1 2例中 8例前十字韧带内有不规则高信号 ,4例前十字韧带前缘呈不规则波浪状 ,1例前十字韧带不连续。 1 2例中 6例伴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MRI确诊 1 1例。结论 :MRI诊断前十字韧带撕裂是有价值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十字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检查 膝关节后外侧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