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勇 那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3/10的38例3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的患者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期随机选择50例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3/10的38例3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的患者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期随机选择50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mo。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d视力、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视力及角膜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眼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瞳孔及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术中发生后囊破裂的患者术中及时使用后囊连续环形撕除,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后囊破裂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国英 李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8-1069,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0.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后囊连续环形撕囊预防后囊混浊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吴德银 杨敏 杜尔罡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 (PCCC)对预防术后后囊混浊 (PCO)的作用。方法 对 36 5例 (4 2 6只眼 )白内障行常规囊外摘除后行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再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36 5例 (4 2 6只...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 (PCCC)对预防术后后囊混浊 (PCO)的作用。方法 对 36 5例 (4 2 6只眼 )白内障行常规囊外摘除后行后囊膜连续环行撕囊再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36 5例 (4 2 6只眼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均成功 ,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中。术后随访 2~ 3年后囊混浊未见发生。结论 在白内障囊外摘出后对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是可行的 ,它避免了后囊混浊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混浊 后囊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术中 白内障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预防 临床观察 再植 白内障外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切与后囊切开术后的后发障比较
4
作者 王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6期471-471,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朝晖 孙乃学 +2 位作者 熊全臣 权彦龙 杨建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36月,平均17月,观察2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术中后囊膜撕裂发生率:A组为52.63%,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A组为42.11%,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时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一期行后囊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 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476例手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琳 吕勇 +1 位作者 周朋义 谭凤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3-746,75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等常规检查。2岁及以下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anterior vitrectomy,AV)术,2岁后行二期IOL植入术;>2~4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AV+IOL植入术;>4~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IOL植入术;>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IOL植入术。结果共476例(740眼)纳入本研究,年龄(33.59±37.14)个月,其中0~6个月166例(282眼,38.11%)。一期植入IOL 260眼,年龄(5.59±2.43)岁;二期植入IOL 480眼,年龄(4.06±2.12)岁。IOL植入术后残留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2~4岁为(3.53±0.56)D,>4~6岁为(2.36±0.32)D,>6~8岁为(1.65±0.52)D,>8~13岁为(-0.25±0.32)D。术后并发症326眼,其中虹膜粘连115眼(35.28%),位于视轴上的后发性白内障97眼(29.75%),术后青光眼54眼(16.56%)。末次随访时单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41)LogMAR,双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7)LogMAR,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约三分之一在6个月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力预后优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较成人多,需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切割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春丽 李林 +2 位作者 李霞 谢铃 杨永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及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技巧。方法: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67例(104眼),年龄29~38mo,观察I期白内障摘除时3种手术方式(A组:单纯白内障吸出;B组:白内障吸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组:白内...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及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技巧。方法: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67例(104眼),年龄29~38mo,观察I期白内障摘除时3种手术方式(A组:单纯白内障吸出;B组:白内障吸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组:白内障吸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发性白内障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在术后随访1~3a。结果:I期白内障摘除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如:玻璃体疝、虹膜后粘连等)发生率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行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时I期行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且并发症发生率与其它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方法简便、安全,但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段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