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立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6-92,共7页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演变过程,作为这个总体性进程的一部分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其条件、道路、模式和实际的进程,除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还受制于它...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演变过程,作为这个总体性进程的一部分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其条件、道路、模式和实际的进程,除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还受制于它在这个总进程中所处的时空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将目前所有卷入现代化这一浪潮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前提条件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 演变过程 自然资源 国家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农业文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与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矛盾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传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0,共4页
世界历史与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矛盾王传利“后发”是国外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学者提出的用以概括现代化起步时宜性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化启动较晚。“外生”指的是最初动力源来自外部,是因为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先驱国家的示... 世界历史与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矛盾王传利“后发”是国外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学者提出的用以概括现代化起步时宜性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化启动较晚。“外生”指的是最初动力源来自外部,是因为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先驱国家的示范拉动,不得已作的仓促应变。本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民族国家 后发国家 现代化模式 后发现代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资产阶级 西方文明 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的错位现象再研究
3
作者 孙立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2-57,共6页
传统因素的瓦解过快,现代性因素生长缓慢,以及由此造成的错位现象,是困扰目前许多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问题。在《权威基础转换的异步性及“权威真空”》一文中,我们已经对权威基础转换的错位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本文中。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再研究 传统社会 政治整合 发挥作用 发展中国家 基本框架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社会成员 价值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社会福利陷阱”——基于“后发外生型”转型国家的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黎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7,159,共5页
"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一种经济表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福利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表现是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耗尽而形成的经济停滞,而"社会福利陷阱"的主要表现则是政府在促... "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一种经济表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福利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表现是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耗尽而形成的经济停滞,而"社会福利陷阱"的主要表现则是政府在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既无法打破造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有不合理分配体制和利益格局;同时又没能适时增加社会福利和民生投入,从而扩大内需、培育人力资本、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转型国家,要突破"社会福利陷阱",政府必须转变角色、职能和治理模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福利责任。中国走出"社会福利陷阱"的过程是走向法治国家和福利社会的过程,这既是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三阶段的第二阶段,也是国家治理模式的重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陷阱 后发外生型”转型国家 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 被引量:1
5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7期62-62,共1页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在面临外部现代化挑战的情况下强行启动的。在它的初级阶段,政府充当着现代化推进者的角色。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可以而且需要采用借鉴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已有成果,以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它采取“揽子解决”的办法试...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在面临外部现代化挑战的情况下强行启动的。在它的初级阶段,政府充当着现代化推进者的角色。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可以而且需要采用借鉴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已有成果,以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它采取“揽子解决”的办法试图作全面推进,因此导致现代化过程中所特有的错位、失衡现象和两难窘境。所谓“借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模式 初级阶段 现代化过程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政府 全面推进 失衡现象 自然演进 推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政与现代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宪政文化 近代中国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误读” 政治制度 价值目标 宪政问题 现代化进程 文化范式 实行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立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2-136,共15页
本文运用动态进程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的原因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文章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其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这个总进程就表现为特点各不... 本文运用动态进程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的原因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文章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其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这个总进程就表现为特点各不相同的若干个阶段。和其它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相比较,中国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个特定阶段上,虽然阻碍现代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但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中央政权 中国现代化 太平天国运动 中央政府 地方势力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现代化学术话语的历时变迁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旭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84,共14页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了从薄弱开局到“基本实现”的伟大跨越,并逐步建构起中国特有的学术命题和话语体系。相关研究在从“什么是”到“是什么”、“怎么做”,再到“怎么样”的主题变迁中,形成了教育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具有...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了从薄弱开局到“基本实现”的伟大跨越,并逐步建构起中国特有的学术命题和话语体系。相关研究在从“什么是”到“是什么”、“怎么做”,再到“怎么样”的主题变迁中,形成了教育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具有依附性与匹配性、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具有多元性与整体性、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具有后发性与辩证性、教育现代性的增长具有动态性与人本性、教育现代化变革具有长期性与阶段性等基本主张。尽管丰富的学术话语为改革实践及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现阶段依然面临话语内涵异质化、书写对象失衡化、话语功能政绩化等多重困境。面向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及新老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相关学术书写亟待从“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转化,从“教育要素体系”向“社会生态体系”转化,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视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学术话语 后发外生型 教育现代性 教育现代化评价 20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模式视域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邵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99,共4页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的,建国以后形成了全能型国家治理模式。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治理能力逐渐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理顺党政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的,建国以后形成了全能型国家治理模式。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治理能力逐渐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理顺党政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民社会,大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模式 后发外生型 国家治理能力 强政府 党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转型与突发事件 被引量:5
10
作者 翟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0-83,共4页
社会结构转型与突发事件翟进(一)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先发现代化国家大都以渐进性结构变迁为基本特征,是一种内生式现代化;后发现代化国家则是在先进国家的压力下被迫开始其现代化历程,其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结构转型与突发事件翟进(一)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先发现代化国家大都以渐进性结构变迁为基本特征,是一种内生式现代化;后发现代化国家则是在先进国家的压力下被迫开始其现代化历程,其社会结构的变迁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化在给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社会结构转型 现代化进程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社会变迁 生活型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劳动合同 结构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权威:1920—1979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明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26-32,41,共8页
关键词 政治权威 精英政治 变革社会 乡村社会 中国现代化 权威主义 社会结构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结构体系 权势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模式视域中的文明形态论
12
作者 邵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明形态论以文明形态史观为思想源头,在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演化出诸多理论类型。从文明形态论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分析和探讨东西方文明形态论与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现代化模式的不同类型的关系。西方的文明形态理论产生于对早... 文明形态论以文明形态史观为思想源头,在20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演化出诸多理论类型。从文明形态论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分析和探讨东西方文明形态论与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现代化模式的不同类型的关系。西方的文明形态理论产生于对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中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内省型"的文明忧患论。而东方国家的文明形态理论具有"应战型"特征,是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息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史观 文明形态论 现代化模式 早发内生型 后发外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千秋基业的发展提供系统的历史参照——评熊贤君著《民国义务教育研究》
13
作者 周险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千秋基业。如何构筑、巩固、发展这一基业,成为每一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我国义务教育历来被视为救亡图存、强国强种的根本。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义务教育在我国经...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千秋基业。如何构筑、巩固、发展这一基业,成为每一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我国义务教育历来被视为救亡图存、强国强种的根本。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义务教育在我国经历过异常曲折的发展道路。近现代时势动荡、政治不良、民风未开、经济破败等都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过强干扰。实事求是地说,义务教育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取得辉煌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义务教育 战略性问题 救亡图存 改革开放后 强干扰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威政治的缺失:中国早期现代化挫败之解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海英 《东南学术》 2003年第1期88-91,共4页
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成功经验表明 ,权威政治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回素。从这一角度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败 。
关键词 权威政治 东亚国家 中国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挫败 权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的出路:精神回归还是制度建构——兼论大学精神“回归”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金波 包万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148,共6页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学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底线,大学精神衰微、迷失、变味甚至"变态"、"虚脱"了。据此认为,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让大学精神"回归"是眼下的当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学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底线,大学精神衰微、迷失、变味甚至"变态"、"虚脱"了。据此认为,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让大学精神"回归"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学精神的形成规律充分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越来越融入社会而并非独立于社会,再者我国后发外生型的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大学无法走精神"回归"之路。只有重新定位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才是拯救我国大学精神的务实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回归”说 大学制度 后发外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建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早期现代化 早期现代化进程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洋务运动 中国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清末新政 现代性 辛亥革命 动力和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教育 被引量:23
17
作者 顾明远 高益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8,共8页
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教育顾明远,高益民一、概念与特质(一)现代化的概念、阶段与特征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现代化,但什么叫现代化,却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 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教育顾明远,高益民一、概念与特质(一)现代化的概念、阶段与特征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现代化,但什么叫现代化,却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现代化,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 传统教育 现代化进程 传统道德 传统与现代化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异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18
作者 尹力 胡玲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S2期78-79,共2页
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曾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①在马、恩经典作家看来,工业化是推动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动力,是现代化社会的首要标志。而在事实上,十九世纪蒸... 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曾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①在马、恩经典作家看来,工业化是推动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动力,是现代化社会的首要标志。而在事实上,十九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也确实揭开了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论文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重建 国民党 现代化建设 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选择: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读《现代化与文化选择》
19
作者 张世保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13-114,共2页
近几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且是历史的结束。其理由有二,第一,福山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意识形态的演化... 近几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且是历史的结束。其理由有二,第一,福山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意识形态的演化史,意识是事物发展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文化观 文化的普遍性 普遍主义 文化冲突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表层文化 意识形态 深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嬗变
20
作者 赵怡燕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9-24,共6页
从世界范围来看,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走向现代化,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以英、法、美等国为典型,它们早在十六、十七世纪就开始利用资本主义的方式,通过自身累积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走向现代化,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以英、法、美等国为典型,它们早在十六、十七世纪就开始利用资本主义的方式,通过自身累积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可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以二战后步入现代化旅程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为典型,它们是在前者的刺激和示范下,为了应付来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而实施工业化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国现代化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由于历史条件及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现代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历程,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模式变革,最终才使现代化步人了康庄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 邓小平 孙中山 历史嬗变 中国的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