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列宁的《论我国革命》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安启念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1,共9页
-
文摘
《论我国革命》是列宁在生命最后阶段从总体上对俄国革命道路的回顾与总结。孟什维克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出发,强调落后的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条件,指责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们主张先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条件成熟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提出一种可以概括为“先夺权,后创造条件”的设想,即没有客观条件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但是可以先取得政权,然后利用无产阶级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列宁的思想是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发展,不仅对俄国革命做了科学论证,而且为一切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对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
关键词
列宁
俄国革命
“先夺权
后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
Keywords
Vladimir Len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eizing power first,then creating conditions”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A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