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主体间性·后主体性——当代中国美学的三元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苏宏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当代中国美学呈现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主体性思想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构成了新时期美学的主流,在当今中国仍有其合理性;主体间性理... 当代中国美学呈现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主体性思想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构成了新时期美学的主流,在当今中国仍有其合理性;主体间性理论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看作主体之间的交流关系;后主体性思想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致力于重建人与自然、身与心之间的一体关系,把审美活动看作人与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之间明显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这一点在近现代西方思想中已得到印证。但在中国当下的特殊语境中,它们却相互并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话语景观。究其原因,概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土壤纷然杂陈,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因此无法互相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后主体性 当代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