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词性成分的名物化及其对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意义
1
作者 潘瑶瑶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61,共13页
名物化的相关研究一般认为,名物化是将非名词性成分转变成名词性成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名物化的对象也可以是名词性成分。朱德熙(1961,1966,1982)提出汉语的名物化标记"的"可用于名词性成分,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在此背景... 名物化的相关研究一般认为,名物化是将非名词性成分转变成名词性成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名物化的对象也可以是名词性成分。朱德熙(1961,1966,1982)提出汉语的名物化标记"的"可用于名词性成分,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在此背景下,文章意在指出长期被忽视的名词名物化现象,明确现代汉语的名词名物化结构是"NP的",并从跨语言和历时层面,论证名词名物化现象以及"NP的"作为名词名物化结构的合理性。承认"NP的"为名物化结构,可以将其与"VP/AP的"中的"的"统一为名物化标记,那么名词性偏正结构中由"的"构成的修饰语实质上是名词性成分。修饰语为名词性成分是一种具有类型学意义的语言现象,可以得到跨语言和跨方言的广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NP的” 跨语言 指称 词性偏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语比拟句式结构的发展看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构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美兰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汉语比拟句在金元明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 ,比拟喻体置于本体之前 ,本体为名词NP或动词VP中心语 ,两者结构紧密 ,在句中喻体充当定语或状语。这种用法沿用至今。本文仅讨论作定语的比拟结构 ,通过对这一结构组成成分的分析 ,剖析这种... 汉语比拟句在金元明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 ,比拟喻体置于本体之前 ,本体为名词NP或动词VP中心语 ,两者结构紧密 ,在句中喻体充当定语或状语。这种用法沿用至今。本文仅讨论作定语的比拟结构 ,通过对这一结构组成成分的分析 ,剖析这种名词性偏正短语的构成特征 ,以此来观察该类结构短语在多项定语中的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拟句 比拟结构短语 词性偏正结构 语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书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内部修饰关系不明显的“N1的N2”结构仍应归属名词性偏正结构。理由是:(1)判断句法结构类别的标准是表层句法特征,而这一结构的表层句法特征与名词性偏正结构更为接近。(2)范畴有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之分。把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具... 内部修饰关系不明显的“N1的N2”结构仍应归属名词性偏正结构。理由是:(1)判断句法结构类别的标准是表层句法特征,而这一结构的表层句法特征与名词性偏正结构更为接近。(2)范畴有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之分。把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具有家族相似形的“N1的N2”归入名词性偏正结构一类,看作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解释。(3)还可以从形式得到验证:这种非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着相同的变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表层句法特征 非原型范畴 形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蕴涵关系考察
4
作者 姜毅宁 陈振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在以往学界对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名词性领属结构纳入到事件句中进行考察,发现名词性领属结构参与的事件与领有者单独参与该事件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蕴涵关系,包括主格型蕴涵关系和宾格型蕴涵关系。蕴涵关系的... 本文在以往学界对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名词性领属结构纳入到事件句中进行考察,发现名词性领属结构参与的事件与领有者单独参与该事件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蕴涵关系,包括主格型蕴涵关系和宾格型蕴涵关系。蕴涵关系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领有者与领有物的关系,另一个是谓词的性质。蕴涵关系并不是绝对有效的,有时即使蕴涵谓词与相关的领属关系都存在,但由于出现在对比、否定及兼语结构中,蕴涵关系往往会失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领属结构 蕴涵谓词 主格型蕴涵 宾格型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
5
作者 葛娜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4-67,共24页
本文从跨语言视角考察了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根据是否需要额外添加语素来表达领有者和被领有者的关系,本文将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分为两类:简单方式和复杂方式。简单方式使用简单并置和音调变化,复杂方式使用领格附缀、领... 本文从跨语言视角考察了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根据是否需要额外添加语素来表达领有者和被领有者的关系,本文将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分为两类:简单方式和复杂方式。简单方式使用简单并置和音调变化,复杂方式使用领格附缀、领属代词、领属形容词以及领属分类词。研究发现:如果一种语言有可让渡与不可让渡的区分,那么一般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倾向于使用附缀形式,而可让渡的领属关系通常需要添加其他语素。领属附缀以后缀居多,因为前缀的使用会增大信息处理难度。有些语言也用其他格形式(如处所格、与格以及伴随格)来表达领属结构。领有者的特征决定了领属分类词中领有者分类词的使用频次最低。核心名词的领有方式与内在特征密切相关,加上经济性原则制约,大部分语言不再区分领有关系分类词和被领有者分类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领属结构 编码方式 附缀 领属分类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称代性结构助词“所”功能再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文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2-97,121,共7页
我们把“所伐、所高、所烛、所一、所持者”等记作“所Ⅴ”、“所Ⅴ者”(其中的形容词和体词已类化为动词),把此类“所”叫作称代性结构助词,下文有时径称“所”.对此类“所”的词性的不同看法,不影响本文的讨论.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 我们把“所伐、所高、所烛、所一、所持者”等记作“所Ⅴ”、“所Ⅴ者”(其中的形容词和体词已类化为动词),把此类“所”叫作称代性结构助词,下文有时径称“所”.对此类“所”的词性的不同看法,不影响本文的讨论.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归纳了“所”的两个主要语法作用;“一是指示,二是完形”,并指出“所”有突出宾语的作用.吕书之后的著述,于此类“所”的作用的阐述,多未超出吕说.实际上,假如我们从语法的角度再深入一下,或把视野从语法扩展到修辞、训诂,那末就会发现,前人某些精到的见解被忽略了,“所”及“所Ⅴ”结构的另一些特殊功能被忽视了.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性结构 韩非子 特殊功能 上古汉语 指代作用 语法作用 修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动”结构的省略与扩展形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钢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所·动”结构的省略与扩展形式孙钢玉“所”字加在动词前,或先加在介词前然后再一起加在动词前,构成的“所·动”型和“所·介·动”型两种名词性结构(即通常所谓“所字结构”),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惯用格... “所·动”结构的省略与扩展形式孙钢玉“所”字加在动词前,或先加在介词前然后再一起加在动词前,构成的“所·动”型和“所·介·动”型两种名词性结构(即通常所谓“所字结构”),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惯用格式。本文拟专就“所·动”结构的省略形式与扩展形式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字 指示代词 所字结构 扩展形式 名词性结构 初中语文课本 一般动词 基本式 省略形式 宾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体词性谓语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靖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6年第2期34-40,共7页
体词是一个大的语法范畴。它包括:名词、数词、量词、一部分代词以及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等。一些语法学者认为: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在当前所有现代汉语教材中,谈到句子成分时,对体词结构充当谓语,都是... 体词是一个大的语法范畴。它包括:名词、数词、量词、一部分代词以及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等。一些语法学者认为: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在当前所有现代汉语教材中,谈到句子成分时,对体词结构充当谓语,都是寥寥数行;教师在讲课中,也只能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看来,对体词性谓语进行深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谓语 体词结构 名词性结构 语法范畴 词性偏正词组 现代汉语 朱德熙先生 汉语教材 专有 判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词结构究竟是什么结构(续)
9
作者 郭大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7-79,共3页
三、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介词结构内部形成什么关系呢?本来肯定介词结构是动词性的,就可以肯定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相当于动宾关系,但是我们还希望有比较明确的解释。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与一般动宾结构的内部关系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两者... 三、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介词结构内部形成什么关系呢?本来肯定介词结构是动词性的,就可以肯定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相当于动宾关系,但是我们还希望有比较明确的解释。介词结构的内部关系与一般动宾结构的内部关系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两者的后一部分都有对象性,或者本来就是名词性成分,或者是可以改为名词性结构的非名词性成分。下边几个例子里介词所带的成分都是由动词性成分转为定中结构——名词性结构的: 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结构 名词性结构 分词 内部关系 动宾结构 宾语 词性成分 定语 定中结构 动宾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两种“AB和BA”结构
10
作者 张德继 《汉语学习》 1984年第5期14-18,共5页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 1.1 结构 “波动”,偏正式(象波一样动) 不及物动词,“色彩”,联合式名词,“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只不过前者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后者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动词前边带了个名词修饰语。其构成形式是“A的B”(动的名)和“B的A”(名的动),前者是B主A从,后者是A主B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着瞧 词性偏正结构 词义 偏正式 构成条件 连谓结构 “于” 语义中心 词修饰语 偏正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明威《雨中猫》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21
11
作者 曾传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6-89,共4页
海明威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作家 ,其语言风格简洁凝炼 ,朴实无华 ,对当代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有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这种风格再现于《雨中猫》里。名词性结构、自由间接引语和反复等语言手段的巧妙使用使得这个短篇成为海明威脍... 海明威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作家 ,其语言风格简洁凝炼 ,朴实无华 ,对当代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有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这种风格再现于《雨中猫》里。名词性结构、自由间接引语和反复等语言手段的巧妙使用使得这个短篇成为海明威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名词性结构 自由间接引语 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书面广告语体中“又”字使用的非规范现象
12
作者 李晋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2-33,共2页
浅析书面广告语体中“又”字使用的非规范现象□李晋霞广告语体是当前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一种新兴语体,书面广告语体是广告语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书面的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包括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等,其目的... 浅析书面广告语体中“又”字使用的非规范现象□李晋霞广告语体是当前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一种新兴语体,书面广告语体是广告语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书面的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包括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等,其目的在于扩大销售、影响舆论。为了考察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广告语体 名词性结构 语义关系 用例 功能多样 书面 语言现象 “是”字 “的”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为何风靡
13
作者 李路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国民弟弟"或者"国民妹妹"这两个词最早出现于韩国娱乐圈,专指年纪较小,具有清新自然形象的男女明星。如今在网络媒体上,以井喷的趋势涌现了如国民老公、国民媳妇、国民岳父等新词。"国民××"为何如此风靡呢?一、词语... "国民弟弟"或者"国民妹妹"这两个词最早出现于韩国娱乐圈,专指年纪较小,具有清新自然形象的男女明星。如今在网络媒体上,以井喷的趋势涌现了如国民老公、国民媳妇、国民岳父等新词。"国民××"为何如此风靡呢?一、词语溯源"国民"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宫·墓大夫》中的"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一句中,此处的"国民"是作"国家百姓"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娱乐圈 族葬 双音节 使用标准 昭公 名词性结构 模因 《广州日报》 富二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之”字用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有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92-103,共12页
“之”字是古代汉语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恐怕只有现代汉语的“的”字能与之媲美。它的用法早在《尔雅》一书中就有明确阐述,如“之,往也”;“之子者,是子也”;“之,间也”。“之”字训“往”是动词之用;“是子”就是“这个人”或... “之”字是古代汉语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恐怕只有现代汉语的“的”字能与之媲美。它的用法早在《尔雅》一书中就有明确阐述,如“之,往也”;“之子者,是子也”;“之,间也”。“之”字训“往”是动词之用;“是子”就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是代词之用;“之”训“间”是助词之用。为什么同一个字有动词、代词、助词等不同词性和用法呢?这就是许慎《说文序》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情形,是同音假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现代汉语 用法 人称代词 论语 古代汉语 语助词 指示代词 处所宾语 名词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词三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竟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5,共4页
异形词三议潘竟翰—异形词的界定标准异形词规范工作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划定异形词与非异形词的界限。高更生先生《再谈异体词整理》一文为异形词(异体词)立了一个界说:“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 异形词三议潘竟翰—异形词的界定标准异形词规范工作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划定异形词与非异形词的界限。高更生先生《再谈异体词整理》一文为异形词(异体词)立了一个界说:“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这个界说是比较明确具体的,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 语素构成 构词语素 表义 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 潘竟翰 粘着语素 外部形式 词性偏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是“当……时“的误用吗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发宝 《汉语学习》 1982年第6期42-45,共4页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留神:‘当’字下面必得有‘的时候’跟它配合,不能……光用个‘当’字了事。”《汉语学习》杂志载文《略谈“当……时”的误用》(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误用》)认为,“当……...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留神:‘当’字下面必得有‘的时候’跟它配合,不能……光用个‘当’字了事。”《汉语学习》杂志载文《略谈“当……时”的误用》(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误用》)认为,“当……”是“‘当……时’的误用”、“使用不当”,是“格式不全”。还有人干脆把“当”字后面没有“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 宾语 例析 病句 词性词组 介词结构 语法修辞 词性偏正结构 修饰成分 汉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王同亿主编的《新现代汉语词典》
17
作者 高云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5-37,共3页
近读报纸,得知王同亿同志主编了《新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据说是20世纪90年代的换代性新产品。高兴之余,便购得一部粗略地翻检起来,结果发现这是一部抄袭严重、错误百出的词典,有必要予以客观的评论,澄清事实,以免贻误读者。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王同亿 辞书编纂 读报纸 暴虎 抄袭行为 语文建设 词性偏正结构 释词 词性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之”和“的(地、得)”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傅承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5-89,共5页
“之”是文言虚词,“的”是现代汉语虚词。不少语法书都认为它们在用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从语音形式看,“之”在上古属章母之部,拟背为[ti(?)]跟“的”的读音[t(?)]正相近。有人据此推断“的”是“之”的后身。关于“之”和“的”是否... “之”是文言虚词,“的”是现代汉语虚词。不少语法书都认为它们在用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从语音形式看,“之”在上古属章母之部,拟背为[ti(?)]跟“的”的读音[t(?)]正相近。有人据此推断“的”是“之”的后身。关于“之”和“的”是否确有渊源关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中心语 解决问题 形容词 结构 语境 介词短语 文言文 修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句子的成分和层次的分析
19
作者 宋棋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1期36-38,共3页
一、句子的结构成分有的语法书在分析句子时注重分析句子成分,例如:(1)我们‖[现在]望得〈见〉(那座)(大)山了。主状谓补定定宾有的语法书在"句子"这一部分则只谈句型,不分析成分。因此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分析句子还... 一、句子的结构成分有的语法书在分析句子时注重分析句子成分,例如:(1)我们‖[现在]望得〈见〉(那座)(大)山了。主状谓补定定宾有的语法书在"句子"这一部分则只谈句型,不分析成分。因此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分析句子还要不要讨论主谓宾补定状这六种成分?例(1)中的"我们""现在""望""见""那座""大""山"还算不算句子成分?这里提到的现象和疑问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一种是"句子成分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句 语法单位 句法结构 层次的 语法书 词性偏正结构 插说语 词性 动补结构 述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