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振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0,共6页
不论是井田制还是名田制 ,都是根据一定的身份等级占有田宅。周爵以世卿世禄为原则 ,秦爵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 ,与此相应 ,井田制下的禄田可以为同一家族世代享用 ,因而相对稳定 ,名田制下的田宅 ,由于爵位的降等继承而有较大的流动... 不论是井田制还是名田制 ,都是根据一定的身份等级占有田宅。周爵以世卿世禄为原则 ,秦爵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 ,与此相应 ,井田制下的禄田可以为同一家族世代享用 ,因而相对稳定 ,名田制下的田宅 ,由于爵位的降等继承而有较大的流动性。名田制尽管没有公田与私田的划分 ,但劳役地租仍然以“庶子”及“人貉”的形式残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直到汉代才为雇佣劳动和租佃制所取代。汉名田制与秦名田制虽有很大不同 ,然而 ,其以户为单位并以爵位为基础的田宅等级标准 ,就基本原则而言 ,与秦名田制却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制 名田制 爵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田制是地主豪强庄园经济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履鹏 杨秋海 《古今农业》 2009年第3期1-10,共10页
商鞅变法"除井田,开阡陌"后,军功爵制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并延续到整个汉代,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在授田方面为"名田制",按照军功爵高低授田。名田制实际也是限田制,给了有爵位人的占田资格,限制普通平民的发展... 商鞅变法"除井田,开阡陌"后,军功爵制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并延续到整个汉代,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在授田方面为"名田制",按照军功爵高低授田。名田制实际也是限田制,给了有爵位人的占田资格,限制普通平民的发展。汉初由于官府公开卖爵,土地的自由买卖,一部分"富民、豪民、富商占有较多的土地,成了豪民地主。豪民乃大量出现,并逐渐形成为新的一种地主经济类型,大量使用奴隶。东汉以来豪强地主恶性膨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乱,造成不论南方和北方都出现大量使用农奴的庄园经济。秦汉时期的名田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豪强庄园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大动乱则是其外界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田制 军功爵 豪强地主 庄园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初名田制执行情况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履鹏 《古今农业》 201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名田制是汉代四百年来土地制度方面的基本国策。制度的基础是前朝的授田制、限田制和军功爵制,特别是商鞅变法为名田制打下基础。由近年出土《张家山汉简》中,知道汉初推行名田制,按照爵位确定占有田宅数量。民爵和一般庶民要加入什伍... 名田制是汉代四百年来土地制度方面的基本国策。制度的基础是前朝的授田制、限田制和军功爵制,特别是商鞅变法为名田制打下基础。由近年出土《张家山汉简》中,知道汉初推行名田制,按照爵位确定占有田宅数量。民爵和一般庶民要加入什伍组织。庶民可占有田一顷,宅一区。宅田宅数量根据户主变动有授有还。公大夫以上高爵位者不承担纳税和支差役,身死后继承人要降爵,减少相应的田宅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名田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名田制与限名田管见 被引量:2
4
作者 殷崇浩 《江汉论坛》 1987年第7期62-66,共5页
汉代推行名田制,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汉哀帝时曾实行限名田,其具体做法及实施情况怎样?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了解汉代的土地占有情况、土地政策及其变动趋势是有帮助的.兹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一)
关键词 名田制 土地制度 土地占有 后汉书 食货志 汉武帝 董仲舒 诸侯 公元前 封建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名田”到“庄园”:民生视角下汉朝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5
作者 郑雄飞 孔贝贝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决定地权分配格局甚至生产经营方式,其演化变迁折射地权结构调整与社会关系变动。汉初民生凋敝、荒地广布,为恢复国力和巩固新政,施行不抑兼并、自由买卖的“名田制”与“授田制”。但是,到了“文景之治”时期已现土地兼并问题,至汉武帝时已经非常严重,大土地所有制不断扩张。限田令虽被提出但未真正实行,农民被迫沦为佃农或附庸甚至流亡,民生状况恶化。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庄园制”经济不断滋长。尽管“赋民公田”等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生压力,但地权转移仍然较为频繁且不断集中于官僚地主手中,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土地兼并引发的民生状况的恶化,也终致汉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土地制度 名田制 汉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名田和授田析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建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9-75,共7页
汉代的名田和授田是汉代土地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汉代的名田,以往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是,迄今论者的看法仍不尽一致。有的人认为,名田是由臣民自己去占有土地;有的人则认为,汉代的名田与商鞅变法时的“名田宅”的含义一样,名田就... 汉代的名田和授田是汉代土地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汉代的名田,以往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是,迄今论者的看法仍不尽一致。有的人认为,名田是由臣民自己去占有土地;有的人则认为,汉代的名田与商鞅变法时的“名田宅”的含义一样,名田就是授田。对于汉代授田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而对汉代名田和授田关系的综合研究则更是鲜见。本文拟就以上这些问题谈些个人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田制 土地占有 名田制 董仲舒 土地兼并 田宅 西周井田制 商鞅变法 颜师古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田税百亩征收说确难成立——与臧知非先生再商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恒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3-120,共8页
战国时期各国实行授田制 ,但田税并非以顷为单位计征 ,秦朝基本土地制度是私有制 ,不是授田制。汉代“名田制”是土地私有制 ,不是授田制 ,其田税以亩为单位 ,而不是以顷为单位计征。臧文从剥削率角度比较“什一而籍”和“三十税一”的... 战国时期各国实行授田制 ,但田税并非以顷为单位计征 ,秦朝基本土地制度是私有制 ,不是授田制。汉代“名田制”是土地私有制 ,不是授田制 ,其田税以亩为单位 ,而不是以顷为单位计征。臧文从剥削率角度比较“什一而籍”和“三十税一”的大小 ,曲解了文学的原义 ,把“顷亩”解释为“百亩” ,在词例和词义上都是不能成立的。臧文对凤凰山汉简、汉代公田的理解和所谓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分割的征税办法的假设 ,都缺乏史实根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田税 征收方式 名田制 顷亩 臧知非 剥削率 “百亩” 凤凰山汉简 公田 土地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的假田制与假税制
8
作者 朱绍侯 《中州学刊》 1979年第0期128-133,共6页
一般研究两汉土地制度者都注意“名田制”,即“以名占田”的土地私有制。因为土地私有制在两汉时代是汪洋大海,是具有普遍性的土地制度。不过,“假田制”也不是孤岛。特别是从假田制与假税制的推行,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的... 一般研究两汉土地制度者都注意“名田制”,即“以名占田”的土地私有制。因为土地私有制在两汉时代是汪洋大海,是具有普遍性的土地制度。不过,“假田制”也不是孤岛。特别是从假田制与假税制的推行,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的角度看,假田制对当时和以后的历史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假田制与假税制作一番探讨。 所谓“假田制”,就是把国有土地租给无地农民耕种,在史书上称为“假民公田”。政府向租种假田的农民征收地租,即称为“假税”。这是在两汉土地私有制及土地兼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安置贫民,使其能回到农业生产上来,以增加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田 假税 《汉书》 假民公田 田制 田租 郡国 名田制 边疆地区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晋的田制与租調制
9
作者 朱绍侯 《江汉论坛》 1958年第2期59-71,共13页
一目前史学界对于西晋田制的意見关于西晋的田制問題历来都是史学界所重視的問題之一。但是由于史料缺乏以及古書有关記載的文字訛誤过多,因而对于西晋田制就出現了各种不同的解釋,解放后发表专門文章探討西晋田制的,就有以下九种主張。
关键词 名田制 田租 史学界 曹魏 田制 食货志 土地制度 建国后 唐长孺 劳役地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