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化生计视角下扶贫互助组织“名实分离”现象及其生成逻辑——以川东Z村扶贫互助社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汉文 岳要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扶贫互助组织发展出现偏离扶贫目标的"名实分离"现象,是扶贫开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困境。本研究以Z村扶贫互助社为个案,提出了一个社会化生计视角的解释逻辑。研究发现,在市场化、工业化大背景中,随着生计方式的社会化,小农逐... 扶贫互助组织发展出现偏离扶贫目标的"名实分离"现象,是扶贫开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困境。本研究以Z村扶贫互助社为个案,提出了一个社会化生计视角的解释逻辑。研究发现,在市场化、工业化大背景中,随着生计方式的社会化,小农逐渐分化为纯农户、兼业农户和脱农户三种类型。对纯农户和中低收入的兼业农户来说,其生计模式内在包含着疏离扶贫互助贷款的行动取向。扶贫互助社"名实分离"现象源于其制度设计暗含了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前提条件——扶贫开发所聚焦的农业、农村乃封闭系统,农户生计行动在这个系统中封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互助社 社会化生计 农户分化 名实分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实兼具与名实分离——“民间河长”治水实践的一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3,共9页
“民间河长”治水是公众参与框架下的一项环境治理实践。这种治水实践形式多样,但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名实兼具与名实分离两种理想类型。其中,前者呈现出社会动员优势明显、环境监督网络宽广、环境治理杠杆效应突出的特征,而后者呈... “民间河长”治水是公众参与框架下的一项环境治理实践。这种治水实践形式多样,但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名实兼具与名实分离两种理想类型。其中,前者呈现出社会动员优势明显、环境监督网络宽广、环境治理杠杆效应突出的特征,而后者呈现出仪式感强但持续性弱、象征性强但实践性弱、需求性高但功能层次低的特质。多数“民间河长”处于名实兼具与名实分离之间,名实分野在于其所处的结构化条件。增进环境治理的社会性,健全民间治水机制,可为破解公众参与的结构性矛盾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河长治 民间河长 环境治理 兼具 名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名实分离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国磊 詹国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2,共8页
“第一书记”是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代理人之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的承担人,是回应基层群众诉求的执行人。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P县白镇驻村考察发现:第一书记的嵌入对推动基层组织再造,吸纳体制内外资源与缓和... “第一书记”是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代理人之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的承担人,是回应基层群众诉求的执行人。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P县白镇驻村考察发现:第一书记的嵌入对推动基层组织再造,吸纳体制内外资源与缓和基层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压力型体制、目标责任制与晋升激励机制的情境下,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倾向于重过程干预,轻弥补指导;重争资跑项,轻运营管理;重走读下沉,轻服务下移;重晋升条件,轻村庄发展。由此形成了以加强组织建设之名,干预基层自治之实;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之名,下基层“镀金”之实;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之名,获取晋升条件之实的异化现象,严重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地方政府应在选派前建立甄别机制,防止其“混基层工作经历”的投机行为;在下派中进行不定期巡查,防止其“悬浮化”而导致基层问题“上不来”;在任期结束后实行村民参与评价和离任审计,防止其“不作为”与权力寻租的“乱作为”,进而确保其驻村工作的名实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书记 名实分离 精准扶贫 情境-过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歧与妥协——农村女儿的分离式养老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翠娥 杨政怡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0,共11页
随着农村家庭平均子女数的减少和女性在核心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女儿养老既成为一种需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基于对江西寻乌、四川宜宾和湖北随州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两性在赡养双方父母意愿上的分歧使女儿养老面临困境,呈现出名实分离的... 随着农村家庭平均子女数的减少和女性在核心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女儿养老既成为一种需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基于对江西寻乌、四川宜宾和湖北随州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两性在赡养双方父母意愿上的分歧使女儿养老面临困境,呈现出名实分离的特征,即女儿放弃在自己家赡养父母以进行妥协,转而通过为自己父母提供养老资源这一方式实现赡养。有序Logistic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社区文化、女儿的子女数和女儿赡养父母的意愿对农村女儿提供养老资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养老 名实分离 养老意愿 从夫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化政策的实施与丧葬仪式的变迁——基于江西安远县的调查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柏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32,共9页
宗族文化是否必然会阻碍公共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阻碍具有强制特征的火化政策的实施?江西安远的调查案例可以对此作出回答。江西安远农村的宗族文化保持相对完整,普遍存在一定的宗族认同和祖先崇拜观念,也有宗族理事会组织。火化政策在当... 宗族文化是否必然会阻碍公共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阻碍具有强制特征的火化政策的实施?江西安远的调查案例可以对此作出回答。江西安远农村的宗族文化保持相对完整,普遍存在一定的宗族认同和祖先崇拜观念,也有宗族理事会组织。火化政策在当地推行非常成功,而在一些宗族文化更为薄弱的地区,火化政策却举步维艰。这种对比挑战了宗族文化会阻碍火化政策实施的预设。究其原因,安远的客家二次葬习俗缓和了火化政策的心理冲击,而传统丧葬的"不卫生"、仪式繁琐弊端早就让农民生厌。丧葬仪式早就发生了名实分离,农民早就想摆脱它,火化政策的实施正好成为他们可以借助的外力。丧葬仪式的改革一旦被启动,就会不断嵌入市场经济的逻辑之中,从而越来越丧失公共性,村庄熟人社会也因此越来越丧失价值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文化 火化政策 丧葬仪式 名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