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抛荒耕地、粮食总产量与耕地红线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富强 刘鸿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估测了抛荒面积,测算20~30 a后,放弃宅基地的人口总量和废弃面积,设计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2×10^8 hm^2耕地中,至少抛荒6×10^6 hm^2;没有足量建设用地指标为进城人口提供定居条件,未来将废弃的3.9×10... 估测了抛荒面积,测算20~30 a后,放弃宅基地的人口总量和废弃面积,设计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结果表明,1.2×10^8 hm^2耕地中,至少抛荒6×10^6 hm^2;没有足量建设用地指标为进城人口提供定居条件,未来将废弃的3.9×10^6 hm^2宅基地无法复垦,无法获得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大量建设用地指标。第一阶段,把3.9×10^6 hm^2抛荒耕地转化为耕票指标,名义耕地面积减少;耕作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变;耕票交易获取5.85万亿元,拿出其中35%,激励复垦剩余2.1×10^6 hm^2抛荒耕地的粮农;名义耕地面积不变,耕作面积增加,增加粮食315亿kg,这是该阶段粮食总产量红线,该阶段可快速进行。第二阶段比较漫长,需等地票指标帮助5.85亿人定居城镇后,拿所获耕票资金的65%,激励3.9×10^6 hm^2宅基地复垦;名义耕地与耕作面积都增加,增加粮食585亿kg,这是该阶段粮食总产量红线。平均每公顷抛荒耕地与宅基地复垦可获97.5万元,保证可持续耕作,没有突破耕地红线,耕作面积提升,增量等于抛荒面积,名义耕地等于耕作面积,粮食总产提升900亿kg。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量,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粮食总产量红线 名义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均衡战略 宅基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