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有效保护关税
1
作者 郭苏建 《国际贸易》 1983年第12期40-41,共2页
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并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采取了种种措施和办法.它们除了通过资本输出打进他国市场;通过国家干预、财政支持等方法扩大出口;组成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采取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外,还充... 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并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采取了种种措施和办法.它们除了通过资本输出打进他国市场;通过国家干预、财政支持等方法扩大出口;组成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采取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外,还充分使用关税作为国际间经济斗争的武器.国际间的关税斗争至今从未停止过.各国关税壁垒的高低、保护程度的大小仍是国际关税谈判的主要内容和各国进行讨价还价的中心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用关税水平来比较各国之间关税的高低,用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来表示对某种或某类产品的保护程度.要理解有效保护关税率(The 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s),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名义保护税率以及它与有效保护税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税率 保护关税 有效保护率 同类产品 保护程度 名义关税率 关税壁垒 原材料 名义保护率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有效保护率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2
作者 何金旗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4-15,共2页
一、有效保护率及其意义我们在讨论关税的保护作用时,衡量关税保护作用的强弱,通常都是以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来表示.由于对最终制成品征收关税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是名义上的,故称为名义保护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税保护效应,就是针对... 一、有效保护率及其意义我们在讨论关税的保护作用时,衡量关税保护作用的强弱,通常都是以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来表示.由于对最终制成品征收关税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是名义上的,故称为名义保护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税保护效应,就是针对这种最终产品而言的.但是,在生产国际化的今天,原料、零配料、组装件等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大为增加.如果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征收关税,而我们仅讨论名义保护率,显然是不够严密的.这里我们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究竟是保护什么?是保护市场,还是保护产业,抑或保持就业?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有效保护论问题.有效保护论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巴伯(C.L.Barber)在1955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保护的对象是本源性生产要素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其指标是有效保护率(effectioe protection rate)简称EPR.具体地说,就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国内增殖的提高部分自由贸易条件下,增殖部分的百分比,即是通过计算某一行业的附加价值的变动率来反映该行业的实质保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保护率 中间产品 名义保护率 关税结构 最终产品 名义关税率 关税保护 征收关税 附加价值 自由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