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刘嘉湘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孙建立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389-390,共2页
-
文摘
刘嘉湘教授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术思想。①倡扶正法治疗癌瘤。强调扶正培本 ,重在辨证 ,扶正是根本 ,祛邪是目的 ,“扶正之中寓于祛邪” ,“祛邪之中意在扶正” ,扶正祛邪二者不能偏废 ,他反对一见肿块 (肿瘤 ) ,就滥用攻伐。②治病求本 ,重在脾肾。恶性肿瘤 ,尤其是晚期肿瘤 ,临床多呈一派脾肾两虚之征 ,在辨证论治时 ,十分强调“治病必求其本” ,特别重视健脾益气、温肾阳、滋肾阴等法。③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肺癌之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的病理特点 ,倡导益气养阴 ,扶正抗癌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研制开发国家级中药新药“金复康口服液”。④组方灵活 ,选药精当。善用古方 ,但不拘泥于古方 ,注重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遣方用药 ,临床多选用既符合中医辨证 ,又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的药物 ,选药精当 ,争取一药多用。
-
关键词
刘嘉湘
肿瘤
中医药疗法
名中医学术思想
治疗
-
分类号
R273.0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刘炳凡养生颐年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陈志鹏
胡郁坤
刘光宪
-
机构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85-2586,共2页
-
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09039)
-
文摘
养生颐年是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对刘炳凡根据毛泽东《实践论》提出的"知行统一观"养生颐年学术思想、方法、主要内容和临床实践经验等进行探析,这对现代养生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
关键词
知行统一观
养生颐年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刘炳凡
-
Keywords
view on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health and longevity
famous TCM doctor's academic thought
Liu Bing-fan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罗凌介“肝脾同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程亚伟
蔡媛媛
杨永和
蔡敏
-
机构
海南省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学术思想传承研究"(2007BAI10B00)
+1 种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资助(国中医药规财发〔2010〕35号)
国家"十二五"肝病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资助(琼财社〔2011〕2435号)
-
文摘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肝病,提出"肝脾同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制定"疏肝健脾法"为具体治法,根据经验方"慢迁肝方"灵活加减组方,临床疗效显著。
-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脾同治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
Key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and spleen treated together
academic thinking of the old famous professor of TCM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张云鹏学术思想介绍
- 4
-
-
作者
杨悦娅
周晴
徐燎宇
余恒先
郑宜南
邵明珅
-
机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
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07BAI10B01-028)
上海市科委2007年度创新行动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研究"项目(课题编号:07DZ19726)
-
-
关键词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云鹏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龙江韩氏妇科对“肝肾同源”理论的传承应用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常惠
张婉玉
马呈呈
王焕
付新
吴效科
韩延华
-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4404)
黑龙江科技优才春雁支持计划项目(2023-1)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项目(2021T140188)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YQ2020H031)
第四批省老中医药专家韩延华学术经验继承人项目(黑2022-1)
第二批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黑2022-31)。
-
文摘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临床。龙江韩式妇科奠基人韩百灵教授,最早提出“肝肾学说”,其子韩延华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韩百灵教授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创新性提出“肝主冲任”理论,并创立百灵育阴汤、补肾活血调经汤和百灵调肝汤等代表性方剂,运用于临床不孕症、闭经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治疗中,取得良效。本文围绕“肝肾同源”理论,追溯其起源,阐述韩氏妇科对其传承及应用,体现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妇科同行提供借鉴。
-
关键词
龙江韩氏妇科
肝肾同源
肝肾学说
肝主冲任
名中医学术思想
传承
应用
-
Keywords
Longjiang Han′s gynecology
Hepatorenal homology
Liver and kidney theory
Liver governs the Chongren channel
Academic thought of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Inheritance
Application
-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