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川以北段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传友 叶建青 +8 位作者 谢富仁 郑文俊 韩用兵 刘玉法 王伟涛 魏占玉 赵冬 马保起 任俊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3-696,共14页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家坝、陈家坝、佳溪、平通、南坝、石坎等地的观察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走向连续分布,结构单一,破...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家坝、陈家坝、佳溪、平通、南坝、石坎等地的观察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走向连续分布,结构单一,破裂长度为60~90km,地表破裂没有到达青川县关庄镇。可观察到的破裂长度在北川北至石坎之间,长62km,走向总体为20°~55°,运动学性质主要为右旋走滑逆冲。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主要表现为垂向上的地表拱曲,指示了深部断层的逆冲性质;在水平运动方向上则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不存在左旋走滑分量。地震地表破裂显示的同震垂直位移从西南段黄家坝的3m左右,向东北逐渐降低至南坝、石坎的1.5m左右;右旋水平位移没有明显变化或者略有增加,一般在1.5~2.0m之间。地表破裂特征表明,引起本次汶川Ms8.0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该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逆冲方向由NW向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逆冲右旋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蕴断裂: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断层滑动习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锡伟 孙鑫喆 +6 位作者 谭锡斌 李康 于贵华 Marie Etchebes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J.Van Der Woerd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617,共12页
富蕴断裂是阿尔泰地区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典型右旋走滑断层之一。野外考察和3个观测点的3D陆地LiDAR扫描DEM影像断错地貌恢复、重建,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等进一步证实,1931年富蕴地震同震右旋走滑位移平均值为(6.3±1.2)m,且... 富蕴断裂是阿尔泰地区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典型右旋走滑断层之一。野外考察和3个观测点的3D陆地LiDAR扫描DEM影像断错地貌恢复、重建,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等进一步证实,1931年富蕴地震同震右旋走滑位移平均值为(6.3±1.2)m,且沿富蕴断裂向南北两端缓慢、平稳衰减,中部同震位移最大值为(6.7±0.5)m,而不是前人给出的10~14m;包含2~5次地震的同震累积位移值为1931年富蕴地震相同地点同震位移的整数倍,表明富蕴断裂大地震复发服从特征地震模型。2个观测点多级地貌面宇宙成因核素(10Be)系统测年数据,进一步限定富蕴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0.76±0.24)mm/a,大地震复发间隔(9700±3300)a。低滑动速率和长周期特征地震复发模型可能为板块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远程应变效应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蕴断裂 同震位移 特征地复发模型 阿尔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门断裂全新世活动特征及其与玉门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柏林 刘建生 +1 位作者 张永双 刘建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玉门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也属于酒西盆地南缘断裂带的一支 ,是酒西盆地内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界。玉门断裂表现为强烈的逆冲推覆特征 ,并有不大的左行水平位移分量 ,次级断裂走滑方向与其走向有关 ;玉门断裂自早更新世以来... 玉门断裂是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也属于酒西盆地南缘断裂带的一支 ,是酒西盆地内二级构造单元的边界。玉门断裂表现为强烈的逆冲推覆特征 ,并有不大的左行水平位移分量 ,次级断裂走滑方向与其走向有关 ;玉门断裂自早更新世以来一直活动 ,是现代地震断裂 ,也是玉门地震的发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地 活动特征 全新世 酒西盆地 北缘断裂带 组成部分 构造单元 逆冲推覆 水平位移 早更新世 断裂 断裂 祁连山 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数据约束的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书媛 骆佳骥 +1 位作者 杨源源 李成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7-783,790,共8页
运用Sentinel-1A卫星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M_(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漾濞地震同震形变场长轴近NW展布升降轨形变场符号相反,视线向最大沉降量和抬升量为0.1 m。InSAR同震形变场反演的滑动分布主要集中... 运用Sentinel-1A卫星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M_(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漾濞地震同震形变场长轴近NW展布升降轨形变场符号相反,视线向最大沉降量和抬升量为0.1 m。InSAR同震形变场反演的滑动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走向2~12 km,倾向1~9 km的范围内,最大滑动量0.35 m,发震断层长9.8 km、宽4 km,滑动量主要集中在地下3~6 km范围内,滑动角-146.7°。同震位移场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映本次地震为发震断层的右旋走滑事件,地震破裂未达到地表。断层模型反演结果显示,矩震级为MW6.1,发震断层以北西走向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初步认为本次MW6.1地震发震断裂可能是一条NW向的维西—乔后断裂西侧的隐伏次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漾濞MW6.1地 同震形变 INSAR 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子—茅埠段新活动及其定量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宋方敏 杨晓平 +2 位作者 何宏林 李传友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11,共12页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青峰岭和三庄—宅科小段。各小段之间为左阶或右阶斜列,平面上呈向北收敛、向南撒开的帚状。断裂在卫片和航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线性影像,地貌上表现为清楚的基岩陡坎。根据野外所获得的天然和探槽剖面以及年龄样品测试结果,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性质是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挤压逆断。距今约70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64~73m,位移速率0.91~1.04mm/a。距今约12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5.5~7.8m,位移速率0.46~0.65mm/a;垂直位移量2~3.8m,位移速率0.17~0.3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莒县 新活动 东安 位移速率 沂沭断裂带 位移 组成部分 线性影像 样品测试 探槽剖面 活动时代 全新世 倾角 航片 基岩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乌兰盆地东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道阳 刘小龙 +4 位作者 张培震 刘百篪 郑文俊 郭华 曹娟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在青海乌兰盆地东缘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 2 2km的逆冲断裂带 ,该断裂带是NNW向的鄂拉山右旋走滑断裂带北段西侧的次级挤压构造。其新活动受主断裂带的制约和影响 ,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正向断层陡坎。晚更新世以来其垂直滑动... 在青海乌兰盆地东缘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 2 2km的逆冲断裂带 ,该断裂带是NNW向的鄂拉山右旋走滑断裂带北段西侧的次级挤压构造。其新活动受主断裂带的制约和影响 ,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正向断层陡坎。晚更新世以来其垂直滑动速率为 0 11~ 0 17mm/a ,全新世晚期的垂直滑动速率为 0 35mm/a。综合探槽剖面及断层陡坎年代可以确定四次古地震事件 ,其年代分别为距今 2 4 6 5 0± 85 0a、 14 2 0 0± 70 0a、 5 2 0 0±5 2 0a和 2 2 5 0± 380a ,古地震活动具有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乌兰盆地 新活动特征 逆冲断裂带 古地 动速率 次级挤压构造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藏模式研究促进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新发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明 龚建明 +2 位作者 廖晶 潘军 何拥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1期74-76,共3页
1地质背景位于伊朗和巴基斯坦南部的马克兰增生楔是阿拉伯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南北宽约500km,东西长约800km,主要由古近-新近系的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马克兰增生楔西侧为右旋走滑的米纳卜断裂系,东侧为左旋走滑的奥耐... 1地质背景位于伊朗和巴基斯坦南部的马克兰增生楔是阿拉伯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南北宽约500km,东西长约800km,主要由古近-新近系的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马克兰增生楔西侧为右旋走滑的米纳卜断裂系,东侧为左旋走滑的奥耐驰-奈尔断裂系(图1)。目前,阿拉伯板块以<2°和30~50mm/a的俯冲速度由南往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西侧的汇聚速率为3.65cm/a,东侧为4.2cm/a,增生楔之上沉积物厚度可达7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欧亚板块 增生楔 成藏模式 阿拉伯板块 逆冲断层 低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