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仁珍 刘国治 +4 位作者 林郁正 陈昌华 邵浩 胡咏梅 王宏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9-842,共4页
对一种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化得到的结构,建立了实验装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器件具有微波产生效率高的优点,在实验系统并没有达到优化状态的情况下得到的微波转换效率达28%,... 对一种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化得到的结构,建立了实验装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器件具有微波产生效率高的优点,在实验系统并没有达到优化状态的情况下得到的微波转换效率达28%,峰值功率约为1.3 GW。微波频率基本不随二极管电压变化,约为7.7 GHz,这与文献中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同轴慢波结构 数值模拟 产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同轴慢波结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新华 蒙林 +2 位作者 鄢杨 张红卫 胡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499,共3页
为了克服因增加返波管功率容量而引起的模式竞争问题,提出了波纹内导体同轴慢波结构,导出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并数值计算和分析了该结构的色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结构的返波管能够很好地改善模式竞争。
关键词 纹内导体 同轴慢波结构 色散方程 模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仁珍 刘国治 +1 位作者 林郁正 陈昌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推导了同轴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其值大于圆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因此在阴极电势和束流相等的情况下,同轴波导中的束流具有更高的动能,同轴器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微波转换效率。理论推导出同轴慢波结构中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 推导了同轴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其值大于圆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因此在阴极电势和束流相等的情况下,同轴波导中的束流具有更高的动能,同轴器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微波转换效率。理论推导出同轴慢波结构中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程,利用Matlab进行了编程求解。不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时,编程计算结果与Superfish模拟结果一致。由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程数值计算结果,可知文献中提出的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工作在准TEM模的π模,频率为7.67 GHz,峰值时间增长率较高,电子束损失的能量与其初始能量之比为34%。这些结果均与文献中的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同时理论分析说明该种器件无论在能量转换效率,还是在产生微波脉冲的上升时间上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同轴慢波结构 空间电荷限制流 色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线振荡器同轴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萍 钟辉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同轴慢波结构是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核心部分。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弗洛奎定理出发,导出了磁绝缘线振荡器同轴慢波结构中TM模式的色散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此慢波结构的几何参数对磁绝缘线振荡器高频特性的影响,为磁绝缘线振荡器慢...  同轴慢波结构是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核心部分。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弗洛奎定理出发,导出了磁绝缘线振荡器同轴慢波结构中TM模式的色散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此慢波结构的几何参数对磁绝缘线振荡器高频特性的影响,为磁绝缘线振荡器慢波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 同轴慢波结构 色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空气的同轴慢波结构高功率微波器件粒子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仁珍 刘国治 林郁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0-914,共5页
粒子模拟了电子碰撞空气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同轴慢波结构高功率微波器件的影响,并且在充空气条件下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模拟表明,气压越高,产生的二极管电流越大,二极管电压越低,频率越低。等离子体离子对电子束的空间电荷... 粒子模拟了电子碰撞空气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同轴慢波结构高功率微波器件的影响,并且在充空气条件下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模拟表明,气压越高,产生的二极管电流越大,二极管电压越低,频率越低。等离子体离子对电子束的空间电荷中和及等离子体电子对微波的能量吸收共同影响输出微波功率的大小。在一定的气压范围内,提高气压能够提高输出功率,此时等离子体离子对电子束的空间电荷中和起主导作用。气压高于一定值时,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强烈吸收微波,输出功率迅速下降,甚至引起脉冲缩短。此外,由于等离子体的存在,器件最佳相互作用区长度以及最优端面反射系数均有可能发生改变。最后还对慢波结构周期数以及漂移段长度等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器件内、外导体周期数为11和8.5,慢波结构前端以及内外慢波结构末端分别接4,17和2 mm的漂移段,在气压4 Pa下获得了1.64 GW的输出功率,效率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同轴慢波结构 粒子模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波纹同轴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及其纵向谐振特性(英文)
6
作者 葛行军 钱宝良 +4 位作者 钟辉煌 汪伟 杨杰 陈旭 杨一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45-1850,共6页
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求解梯形慢波结构表达式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级数展开次数对求解精度的影响。当级数为10阶时,线型拟合而成的结构与原结构吻合较好。利用此表达式数值求解了色散方程,得到两个最低阶模quasi-TEM模... 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给出了一种求解梯形慢波结构表达式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级数展开次数对求解精度的影响。当级数为10阶时,线型拟合而成的结构与原结构吻合较好。利用此表达式数值求解了色散方程,得到两个最低阶模quasi-TEM模和A模。分析了为实现电子束与quasi-TEM模的-1次空间谐波相互作用慢波结构参数所需满足的条件,并指出利用此条件下纵向电场具有表面波的特点可实现横向模式选择。采用S参数理论研究有限长慢波结构的纵向谐振特性,提出在同轴慢波器件中加入同轴引出结构可减少所需慢波结构周期数,这不但使器件结构更为紧凑,还可避免纵模竞争从而提高器件效率、稳定产生微波频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采用KARAT 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器件内束-波作用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径向尺寸小、束-波作用效率高的特点。在电子束能量700keV、电子束流11.5 kA的条件下,器件在频率1.6 GHz处获得较高的微波输出,饱和后微波的平均功率达2.60 GW,平均效率约为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同轴慢波结构 相对论返振荡器 色散特性 纵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周期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通用数值解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董烨 董志伟 +1 位作者 杨温渊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9-1206,共8页
运用场匹配法和傅里叶级数理论,提出一种原则上可数值求解任意同轴周期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方法,给出了同轴慢波结构TMon模的色散方程。基于该方法,编制了Matlab程序,给出了同轴波纹波导和同轴双波纹波导色散特性,以算例形式分析计算了... 运用场匹配法和傅里叶级数理论,提出一种原则上可数值求解任意同轴周期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方法,给出了同轴慢波结构TMon模的色散方程。基于该方法,编制了Matlab程序,给出了同轴波纹波导和同轴双波纹波导色散特性,以算例形式分析计算了同轴盘荷波导的色散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与多维全电磁模拟软件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数值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周期结构 色散特性 场匹配法 傅里叶级数 数值计算 高功率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同轴慢波器件的纵向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葛行军 陈宇 +2 位作者 钱宝良 钟辉煌 巨金川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1114,1118,共5页
利用S参数理论,研究了O型同轴慢波结构中最低工作模式对应各纵模的频率、场分布和Q值,并分析了慢波结构周期数对纵模的数目及各纵模Q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O型同轴慢波器件中使用同轴引出结构,可减少慢波结构周期数,不但使器件结... 利用S参数理论,研究了O型同轴慢波结构中最低工作模式对应各纵模的频率、场分布和Q值,并分析了慢波结构周期数对纵模的数目及各纵模Q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O型同轴慢波器件中使用同轴引出结构,可减少慢波结构周期数,不但使器件结构更为紧凑,还可避免纵模竞争,从而提高器件效率、稳定产生微波频率。最后利用PIC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模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模选择 同轴慢波结构 S参数 同轴引出 O型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导体半径对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工作频率的影响
9
作者 葛行军 钟辉煌 +3 位作者 钱宝良 张军 杨一明 汪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7-1080,共4页
利用电磁软件Superfish求解了同轴慢波结构中准TEM模对应的π模的电场矢量分布,分析了内导体半径对谐振频率的影响。采用Karat 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设计了一个L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研究了内导体半径参数改变对器件工作频率的影响... 利用电磁软件Superfish求解了同轴慢波结构中准TEM模对应的π模的电场矢量分布,分析了内导体半径对谐振频率的影响。采用Karat 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设计了一个L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研究了内导体半径参数改变对器件工作频率的影响。通过使用半径为0.50,0.75,1.00 cm的内导体,实验测得微波中心频率分别为1.64,1.63,1.61 GHz,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实验测得频率比粒子模拟结果仅高0.01 GHz,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导体 同轴慢波结构 频率选择 相对论返振荡器 高功率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段紧凑型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梁 钱宝良 +2 位作者 葛行军 靳振兴 张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974,共4页
基于P波段新型三周期慢波结构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个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粒子模拟表明,在二极管电压591kV、电流8.2kA、导引磁场0.8T时,获得了1.50GW的微波输出,频率为1.64GHz,效率达31%,器件慢波结构尺寸仅... 基于P波段新型三周期慢波结构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个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粒子模拟表明,在二极管电压591kV、电流8.2kA、导引磁场0.8T时,获得了1.50GW的微波输出,频率为1.64GHz,效率达31%,器件慢波结构尺寸仅为96mm×207mm。分析了该器件实际高频结构的电动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纵向谐振模式、品质因数等特点,并结合P波段的研究结果,得到了该类器件的相关设计指标:慢波结构长度约为一个波长,波纹周期约5/13波长,外波纹深度约1/10波长,内波纹深度约1/30波长,电子束半径约0.7倍外波纹平均半径,器件的纵向工作模式为0.8π模,对应的Q值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相对论返振荡器 同轴慢波结构 低频段 纵向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行军 高梁 +3 位作者 曹亦兵 张强 钱宝良 钟辉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9-612,共4页
设计了一个紧凑型L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RBWO),利用Karat 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器件内部束-波作用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二极管电压700 kV、电子束流10 kA、导引磁场为1.0 T时,能实现L波段2.23 GW高功率微波输出,平均... 设计了一个紧凑型L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RBWO),利用Karat 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器件内部束-波作用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二极管电压700 kV、电子束流10 kA、导引磁场为1.0 T时,能实现L波段2.23 GW高功率微波输出,平均效率约为31.8%。为验证模拟结果,在高阻加速器平台上进行了初步实验:当二极管电压为703 kV、电流10.6 kA、导引磁场为0.8 T时,实验获得了峰值功率1.05 GW、频率1.61 GHz、脉宽38 ns的高功率微波输出,其功率效率为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相对论返振荡器 同轴慢波结构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梁 钱宝良 葛行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5-1029,共5页
设计了一种紧凑型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电动力学结构是由同轴慢波结构和同轴引出结构组成的。同轴慢波结构缩小了器件的径向尺寸;同轴引出结构缩短了器件的轴向长度,且提高了束波作用效率。通过粒子模拟研究了器件内束波作用的物理... 设计了一种紧凑型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电动力学结构是由同轴慢波结构和同轴引出结构组成的。同轴慢波结构缩小了器件的径向尺寸;同轴引出结构缩短了器件的轴向长度,且提高了束波作用效率。通过粒子模拟研究了器件内束波作用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器件具有结构紧凑、束波作用效率高的特点。在二极管电压700 kV,电流7 kA,导引磁场1.5 T时,器件在频率833 MHz处获得较高的微波输出,饱和后输出微波的平均功率达1.58 GW,效率约为32%,器件电磁结构尺寸仅为φ108 mm×85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同轴慢波结构 相对论返振荡器 粒子模拟 高功率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能量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理论设计与粒子模拟
13
作者 高梁 钱宝良 +1 位作者 葛行军 王运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59-306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等能量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该器件将慢波结构由低波段普遍采用的同轴外波纹结构变为同轴双波纹结构,使得径向束-波作用空间扩大了2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件的功率容量;另外同轴双波纹结构还较大提高了器件的时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等能量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该器件将慢波结构由低波段普遍采用的同轴外波纹结构变为同轴双波纹结构,使得径向束-波作用空间扩大了2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件的功率容量;另外同轴双波纹结构还较大提高了器件的时间增长率,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微波输出饱和时间。经优化设计,该结构在二极管电压300kV、电流3kA、导引磁场1.0T的情况下,获得267MW的微波输出,效率达30%,频率为867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 P 相对论返振荡器 同轴慢波结构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