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高损耗材料微波介电常数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维 姚熹 魏晓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56-1358,共3页
同轴传输反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高损耗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该方法将环形样品嵌入同轴线内,通过测量样品两端的散射系数来确定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文中介绍了测量原理及测量系统,测量了一种石蜡基混合样品的微波介电常数,并通过改进的Br... 同轴传输反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高损耗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该方法将环形样品嵌入同轴线内,通过测量样品两端的散射系数来确定材料的微波介电常数。文中介绍了测量原理及测量系统,测量了一种石蜡基混合样品的微波介电常数,并通过改进的Bruggeman数学模型,推算出其中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传输反射法 介电常数 微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传输线不连续性补偿尺寸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媛 年夫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6,共4页
常用的空气介质同轴连接器使用介质支撑来保持内外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介质支撑的引入,使内外导体发生突变,不仅改变了同轴传输线结构,还在介质支撑存在的地方引入了不连续性,因此必须引入本地补偿来抵消不连续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同... 常用的空气介质同轴连接器使用介质支撑来保持内外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介质支撑的引入,使内外导体发生突变,不仅改变了同轴传输线结构,还在介质支撑存在的地方引入了不连续性,因此必须引入本地补偿来抵消不连续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同轴传输线不连续性分类方法,采用并联电容来表征同轴传输线的不连续性,在传输线不连续性的地方引入高阻传输线来抵消不连续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阻传输线模型的补偿尺寸计算方法,推导了补偿结构的高阻传输线长度计算公式,最后给出编程计算、HFSS仿真以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传输线 同轴连接器 传输线不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同轴传输线脉冲锐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乔中兴 刘恺 董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1-25,共5页
使用仿真软件COMSOL对填充了铁氧体的同轴传输线进行建模仿真,实现了对高电压脉冲前沿上升时间的压缩。对铁氧体传输线的输入脉冲电压幅值进行研究,输入脉冲电压幅值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输出脉冲上升时间,使脉冲锐化效果愈加明显。同时... 使用仿真软件COMSOL对填充了铁氧体的同轴传输线进行建模仿真,实现了对高电压脉冲前沿上升时间的压缩。对铁氧体传输线的输入脉冲电压幅值进行研究,输入脉冲电压幅值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输出脉冲上升时间,使脉冲锐化效果愈加明显。同时,对比不同半径的铁氧体传输线,扫描出能使传输线锐化脉冲的最低输入电压幅值,并发现较粗的传输线需要更大的脉冲电压来实现锐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材料 同轴传输线 非线性磁导率 高电压脉冲锐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端接负载的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时域测量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俊峰 杨贵锋 黄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7-1001,共5页
针对作为微波阻抗及散射参数标准的同轴线特性阻抗准确测量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端接负载的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时域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可溯源至几何量等物理参数,实验验证结果的有效性En<1,该方法可以作为同轴传输线特性阻... 针对作为微波阻抗及散射参数标准的同轴线特性阻抗准确测量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端接负载的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时域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可溯源至几何量等物理参数,实验验证结果的有效性En<1,该方法可以作为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量值准确测量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特性阻抗 同轴传输线 时域 端接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轴传输高清视音频的HDCVI新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楼英勇 《中国铁路》 2013年第6期97-98,共2页
安防监控行业正在快速步入高清时代,同时产生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传输技术,包括IP、HD-SDI、960H等,其各自特点对应不同市场的需求。HDCVI技术在结合现有传输技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亮色分离、自动信号补偿、双向数据通信、多信号共缆等技术... 安防监控行业正在快速步入高清时代,同时产生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传输技术,包括IP、HD-SDI、960H等,其各自特点对应不同市场的需求。HDCVI技术在结合现有传输技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亮色分离、自动信号补偿、双向数据通信、多信号共缆等技术,实现百万像素级的模拟视频信号传输,具有低成本、长距离、无延时、高效率、抗干扰、易实施等特性,适合轨道交通的视音频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CVI 视频传输 同轴传输 高清 无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圆外方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直线法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乙平 《舰船科学技术》 1996年第2期55-62,共8页
本文采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中的直线法,将圆柱坐标系中的偏微分方程沿一维离散化,从而转化为对于另一维变量(r)的常微分方程组。在离散化过程中引入了截断误差O(h4)的高精度差分格式。编制了标准Fortran程序计算内圆外方同轴传... 本文采用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中的直线法,将圆柱坐标系中的偏微分方程沿一维离散化,从而转化为对于另一维变量(r)的常微分方程组。在离散化过程中引入了截断误差O(h4)的高精度差分格式。编制了标准Fortran程序计算内圆外方同轴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直线法 同轴传输线 相控阵雷达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多边形外导体-圆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建民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89年第6期621-524,共1页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正多边形外导体-圆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法。由它可以得到正三(四、五、六)边形外导体-圆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可靠的上限和下限值。当r/R<0.5(0.6)时,由它得到的上限和下限值十分接近,有一定的...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正多边形外导体-圆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法。由它可以得到正三(四、五、六)边形外导体-圆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可靠的上限和下限值。当r/R<0.5(0.6)时,由它得到的上限和下限值十分接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传输线 特性阻抗 计算 导体
全文增补中
CCTV摄象机镜头选择和同轴电缆传输的损耗与衰减
8
作者 何伟 《公安应用技术通讯》 1998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摄象机 镜头 同轴电缆传输 CCTV 损耗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同轴径向合成器的研制
9
作者 袁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4,共4页
基于同轴传输线的功率合成理论和波导同轴变换,研制了一款6路径向合成器,输入端采用N型连接器,输出端采用双脊波导形式。利用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仿真,并对加工完成的径向合成器实物进行了小信号测试和大功率试验。... 基于同轴传输线的功率合成理论和波导同轴变换,研制了一款6路径向合成器,输入端采用N型连接器,输出端采用双脊波导形式。利用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仿真,并对加工完成的径向合成器实物进行了小信号测试和大功率试验。测试结果显示,在4 GHz~8 GHz频带范围内,合成损耗小于0.36 dB,回波损耗小于-10 dB,峰值功率耐受高于5 kW。该径向合成器具有宽带、低插损、幅相一致性高、高功率耐受的特点,在宽带大功率合成领域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合成器 同轴传输线 宽带 大功率 阻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天线中同轴到平板过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勇 马弘舸 +3 位作者 杨周炳 谢平 李科 孟凡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1-745,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渐变式传输线阻抗变换的反射与频率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同轴到平板过渡的电压驻波比关系式;用3维FDTD方法动态模拟了瞬态脉冲信号在同轴到平板过渡中的传输过程,分析了信号在过渡中的损耗,设计了具有高功率容量的渐变式同... 从理论上分析了渐变式传输线阻抗变换的反射与频率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同轴到平板过渡的电压驻波比关系式;用3维FDTD方法动态模拟了瞬态脉冲信号在同轴到平板过渡中的传输过程,分析了信号在过渡中的损耗,设计了具有高功率容量的渐变式同轴到平板过渡和TEM喇叭天线,对渐变式同轴到平板过渡的反射和带过渡结构的天线方向图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瞬态脉冲信号经过同轴到平板过渡没有产生畸变,适当选择过渡长度可使脉冲传输效率大于85%。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天线 FDTD法 动态模拟 电压驻波比 瞬态脉冲信号 同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波导中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电磁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莎 王冬 +1 位作者 秦奋 范植开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在同轴传输线内外筒之间引入金属支撑杆,建立了同轴传输线中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物理模型。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分析其传播情况,通过低频和高频近似得到了两个特征频率。其中,金属光子晶体的第一个带隙从零频开始,到第一特征频率截止;第一... 在同轴传输线内外筒之间引入金属支撑杆,建立了同轴传输线中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物理模型。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分析其传播情况,通过低频和高频近似得到了两个特征频率。其中,金属光子晶体的第一个带隙从零频开始,到第一特征频率截止;第一个通带从第一特征频率开始,到第二特征频率截止;第一、第二特征频率与金属光子晶体的等效电参数相关。利用CST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等效电路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仿真结果显示,在沿纵向具有N个周期的有限结构中,光子晶体通带分裂成(N-1)个传输峰。并根据其电场分布得到了色散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传输线 二维金属光子晶体 色散特性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AZ厚胶光刻及在微型射频同轴器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立群 李爰琪 +4 位作者 齐磊杰 李晓军 朱和卿 赵雯 阮久福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9期26-31,共6页
基于正负胶结合的UV-LIGA技术在金属基底上制作了一种新型无源微型射频同轴传输器。针对制作过程中由于胶膜内部曝光剂量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正性厚胶AZ50XT光刻图形精度低的问题,在紫外光刻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分次曝光显影的方法,制作了高... 基于正负胶结合的UV-LIGA技术在金属基底上制作了一种新型无源微型射频同轴传输器。针对制作过程中由于胶膜内部曝光剂量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正性厚胶AZ50XT光刻图形精度低的问题,在紫外光刻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分次曝光显影的方法,制作了高尺寸精度的电铸胶膜。对不同尺寸的掩膜板图形进行分次曝光显影试验,研究了分次曝光显影法对光刻图形尺寸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次曝光显影法可以显著提高AZ50XT胶膜图形化精度,并且光刻图形的精度与掩膜板图形尺寸无关。最后,基于上述试验成果,制作了整体尺寸为3000μm×400μm×200μm,单层最大厚度为60μm,侧壁倾角均大于85°的微型射频同轴传输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光刻胶 尺寸精度 曝光剂量分布 紫外光刻 微射频同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机械工艺的60 GHz波束扫描天线阵(英文)
13
作者 朱华 李秀萍 +4 位作者 冯魏巍 要栗 肖军 田阳 汪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3-568,5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速率无线通信的基于微机械工艺的波束扫描天线阵.基于微机械工艺的空气填充的同轴线结构能提供低损耗的矩形微同轴传输线和馈电网络设计.设计的传输线仿真和测试插入损耗均小于0.18 dB.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波束...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速率无线通信的基于微机械工艺的波束扫描天线阵.基于微机械工艺的空气填充的同轴线结构能提供低损耗的矩形微同轴传输线和馈电网络设计.设计的传输线仿真和测试插入损耗均小于0.18 dB.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波束扫描天线阵的尺寸为17.5×14.5×0.42 mm^3,-10 dB带宽为10GHz(55~65 GHz),其带宽覆盖60 GHz标准的全频段.波束扫描角度分别为±35°和±11°.在60 GHz中心频点,增益分别为11.8 dBi和12.1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扫描天线阵 矩形微同轴传输线 巴特勒矩阵 低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低阻抗高压脉冲电源
14
作者 王威礼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本文描述一种简单地利用双层屏蔽同轴传输线获得低阻抗高压脉冲电源,同时介绍基于传输线输出端样品电阻上的入射和反射脉冲波形的分析,可以进行样品电阻和Ⅰ-Ⅴ伏安特性的毫微秒脉冲测量。
关键词 脉冲电源 同轴传输线 毫微秒脉冲 脉冲波形 脉冲发生器 伏安特性 电压脉冲 屏蔽层 直流电源 反射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FTO传感器校准用2 kV亚纳秒级上升沿方波发生装置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少春 谢施君 +3 位作者 丁卫东 刘勇 闫佳胤 穆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76-2983,共8页
为实现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传感器的校准,并测试其测量带宽上限,围绕2 kV亚纳秒级上升沿方波发生装置研制开展工作。分析了方波发生装置的基本原理;设计了阻抗完全匹配的进线端结构;设计了用于... 为实现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传感器的校准,并测试其测量带宽上限,围绕2 kV亚纳秒级上升沿方波发生装置研制开展工作。分析了方波发生装置的基本原理;设计了阻抗完全匹配的进线端结构;设计了用于陡化上升沿的气体开关结构,试验研究了充气气压对其动作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气体开关充气气压和间隙距离;基于阻抗匹配和腔体波阻抗连续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用于模拟传感器布置环境的同轴传输腔体,结合仿真分析结果,设计了腔体内导体支撑绝缘件的基本结构;研制了可兼做传输腔体末端匹配用的电阻分压器。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方波发生装置可输出幅值2kV、上升时间<1ns的电压方波。采用该方波发生装置对VFTO传感器进行了校准,确定该传感器的带宽上限为287 MHz,测试环境下的刻度因数为37 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TO 方波电压源 亚纳秒 阻抗匹配 同轴传输腔体 电阻分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石油钻具的微波加热储层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树琪 刘涛 +1 位作者 宋平平 李怡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
提出了基于石油钻具的同轴线传输微波能的技术方案,这一传输线将地面电磁能量传输到井下。分析了微波在石油钻杆和套管构成的同轴传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根据石油行业标准选择了适合微波能量传输的最佳钻具组合,进行了HFSS仿真验证。仿... 提出了基于石油钻具的同轴线传输微波能的技术方案,这一传输线将地面电磁能量传输到井下。分析了微波在石油钻杆和套管构成的同轴传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根据石油行业标准选择了适合微波能量传输的最佳钻具组合,进行了HFSS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2^(3/8″)API标准石油钻杆和5^(1/2″)标准石油套管构成的同轴线具有最佳传输效率。通过与国内某稠油储层常规热力采油技术的实际作业参数比较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微波能量传输方案切实可行,可用于井下微波能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稠油油藏 同轴传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N_EOC统一网管拓扑发现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志宏 谢海明 +3 位作者 聂晶 徐洪 刘伟平 黄红斌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目前大部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与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EOC)设备都是使用相对独立的网管方式,在研究EPON_EOC系统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EPON和EOC设备统一管理的方案,并进行了EPON与EOC设备的拓扑发现功能... 针对目前大部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与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EOC)设备都是使用相对独立的网管方式,在研究EPON_EOC系统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EPON和EOC设备统一管理的方案,并进行了EPON与EOC设备的拓扑发现功能的设计与系统实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实现EPON_EOC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统一网管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广电计费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熊念 刘伟平 宋盟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18,48,共4页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_EOC(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实现下一代广电(简称NGB)三网融合的主流技术。文章深入分析了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下一代广电计费系统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实现下一代广电计费系统优化的技术解决方...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_EOC(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实现下一代广电(简称NGB)三网融合的主流技术。文章深入分析了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下一代广电计费系统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实现下一代广电计费系统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并经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广电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广电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以太网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计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岩石介电特性测试装置设计及应用
19
作者 李帅远 卢高明 +2 位作者 洪开荣 周建军 杨延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84,99,共5页
为了研究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岩石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根据同轴传输/反射法测试原理设计了一套变温岩石介电特性测试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加热测温系统、测试平台、测试校准件和软件系统。该装置通过加热系统实现20~600℃范... 为了研究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岩石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根据同轴传输/反射法测试原理设计了一套变温岩石介电特性测试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加热测温系统、测试平台、测试校准件和软件系统。该装置通过加热系统实现20~600℃范围隧道施工中岩石样本加热,以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被测材料的反射参数,结合定制的算法分析处理,得到材料介电常数,磁导率,损耗角正切。采用该装置对隧道施工中花岗岩、砂岩和玄武岩3种常见岩石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玄武岩介电特性明显优于红砂岩和花岗岩,玄武岩地层施工更适合采用微波辅助破岩。915和2 450 MHz频率下介电特性测试对测量结果基本无影响。该装置功能丰富,可用于开展隧道施工区间岩样介电特性测试,为筛选良好微波吸收性能路段提供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传输/反射法 介电特性 变温 岩样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电信大事记(续)
20
作者 肖兰 《电信科学》 1986年第12期61-62,15,共3页
1934年英国人H.H.布莱克(H.S.Black)借助负反馈原理改进了电话增音机的设计。美国人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进行了调频广播试验。在苏联出生的美国人舍盖伊·苏柯诺夫(Serggi Schelkunoff)发表了论文,得出有关同轴传输线结构标准的... 1934年英国人H.H.布莱克(H.S.Black)借助负反馈原理改进了电话增音机的设计。美国人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进行了调频广播试验。在苏联出生的美国人舍盖伊·苏柯诺夫(Serggi Schelkunoff)发表了论文,得出有关同轴传输线结构标准的结论。1935年西德和英国开放了正规的电视业务。在伦敦和伯明翰之间的4管同轴电缆上开通了高频载波系统。这里的电缆不仅用作电话电路,还用作传输电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业务 电话线路 高频载波 同轴传输线 莱克 结构标准 增音 ARMSTRONG 国际电联 国际通信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