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轴偏视场共孔径面阵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宇宸
何欣
+4 位作者
冯文田
刘强
付亮亮
谭进国
孟庆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8-215,共8页
随着对空间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高分辨率动态遥感成为空间光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偏视场同轴三反光学系统具有长焦距、体积小、轻量化程度和成像质量高等特点,能够满足低轨视频卫星高分辨率、多谱段、多功能性和低成本...
随着对空间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高分辨率动态遥感成为空间光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偏视场同轴三反光学系统具有长焦距、体积小、轻量化程度和成像质量高等特点,能够满足低轨视频卫星高分辨率、多谱段、多功能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因此在高分辨率动态遥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高斯光学和三反射消像差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可见光面阵成像、近红外和中红外线阵推扫成像的共孔径光学系统。可见光系统焦距4.1 m,近红外系统焦距2.6 m,中红外系统焦距1.85 m,三者孔径均为520 mm,视场均为0.6°×0.6°,成像质均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系统总长小于f′_(visible)/3.7,且系统的加工和装配公差较为宽松,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设计
面阵成像
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共孔径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相机次镜在轨校正仿真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茫茫
刘兆军
李博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2期73-83,共11页
针对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面形误差和位置误差导致空间相机成像品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一种次镜调整补偿系统像差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采用次镜调整来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利用条纹泽尼克多项式来拟合系统波前像差,建立像差系数和次镜调整...
针对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面形误差和位置误差导致空间相机成像品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一种次镜调整补偿系统像差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采用次镜调整来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利用条纹泽尼克多项式来拟合系统波前像差,建立像差系数和次镜调整量之间的多视场灵敏度矩阵模型,进而通过最小二乘法迭代计算求解出各调整量,实现次镜在轨校正的闭环控制。以偏视场同轴三反消像散光学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次镜多次迭代调整可以使系统多个视场的波像差接近原始设计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次镜在轨调整的像差补偿作用,为空间相机在轨主动像差校正技术提供了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镜在轨调整
泽尼克多项式
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主动波前控制
模型灵敏度矩阵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轴偏视场共孔径面阵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宇宸
何欣
冯文田
刘强
付亮亮
谭进国
孟庆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8-2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5220)
文摘
随着对空间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高分辨率动态遥感成为空间光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偏视场同轴三反光学系统具有长焦距、体积小、轻量化程度和成像质量高等特点,能够满足低轨视频卫星高分辨率、多谱段、多功能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因此在高分辨率动态遥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高斯光学和三反射消像差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可见光面阵成像、近红外和中红外线阵推扫成像的共孔径光学系统。可见光系统焦距4.1 m,近红外系统焦距2.6 m,中红外系统焦距1.85 m,三者孔径均为520 mm,视场均为0.6°×0.6°,成像质均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系统总长小于f′_(visible)/3.7,且系统的加工和装配公差较为宽松,易于实现。
关键词
光学
设计
面阵成像
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共孔径
公差分析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area array imaging
coaxial three-mirror optical system
common aperture
tolerance analysis
分类号
O43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相机次镜在轨校正仿真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茫茫
刘兆军
李博
机构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2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针对空间环境变化引起的面形误差和位置误差导致空间相机成像品质下降的情况,提出一种次镜调整补偿系统像差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方法。采用次镜调整来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利用条纹泽尼克多项式来拟合系统波前像差,建立像差系数和次镜调整量之间的多视场灵敏度矩阵模型,进而通过最小二乘法迭代计算求解出各调整量,实现次镜在轨校正的闭环控制。以偏视场同轴三反消像散光学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次镜多次迭代调整可以使系统多个视场的波像差接近原始设计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次镜在轨调整的像差补偿作用,为空间相机在轨主动像差校正技术提供了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
次镜在轨调整
泽尼克多项式
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主动波前控制
模型灵敏度矩阵航天遥感
Keywords
SM adjustment on orbit
Zernike polynomials
coaxial three-mirror system
active wavefront control
sensitivity matrix
space remote sensing
分类号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轴偏视场共孔径面阵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赵宇宸
何欣
冯文田
刘强
付亮亮
谭进国
孟庆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间相机次镜在轨校正仿真分析
王茫茫
刘兆军
李博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