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 1
-
-
作者
朱妍
-
机构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187,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民初留学场域中的皖籍文人与新文学的发生"(2012SQRW179)
-
文摘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因同质性文化身份聚合为《新青年》知识群体,他们以学校、社团和报刊为平台,在文化场域中建构了主体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合群意识的心理诉求下,他们拓展了文化空间,书写了公共舆论,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公众自我身份的认同提供了价值依托。皖籍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所构筑的民主机制昭示了自由社会的运作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精神风标。
-
关键词
皖籍知识分子
同质身份
文化空间
民主机制
现代化指向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共识稀缺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晓燕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7,共14页
-
基金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的多边主义与世界秩序研究”(21BGJ06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多边主义是避免歧视性国际安排的基本国际交往形式,旨在通过协商一致促成国家间合作。多边主义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政治过程,在凝聚共识、形成规范和执行规则阶段发挥的作用各异,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践经验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欧洲多边主义经验以身份同质性为前提,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成果与目前欧洲面临的危机都与其密切相关。美国多边主义始终诉求霸权优势,以排他性规则取代真正的多边主义共识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这些旧有的多边主义经验都不能适应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现实,坚持主权平等和开放性原则的新多边主义才是后疫情时代重启国际合作的根本出路。为克服多边主义发展史上罕见的共识稀缺困境,多个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已在关键议题领域进行了凝聚共识的创新努力,多边主义发展前景向好。
-
关键词
多边主义
主权平等
身份同质性
排他性
新多边主义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