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建红
洪德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1-857,共7页
利用4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5个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及4个非同质恢复系通过NCⅡ设计共配36个组合,对杂种一代8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播抽历期、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3性状外,同质恢复...
利用4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5个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及4个非同质恢复系通过NCⅡ设计共配36个组合,对杂种一代8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播抽历期、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3性状外,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的其他农艺性状与非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就单株产量而言,同质恢复系与非同质恢复系差异不显著,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的农艺性状更加协调。(2)从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看,与非同质恢复系相比,同质恢复系增加杂种F1的糙米率1.07%,粒宽0.08mm,差异极显著;提高杂种精米率0.83%和整精米率0.74%,降低杂种垩白米率0.46%和垩白度0.54%,但差异不显著;同质恢复系改善了杂种的糙米率和粒宽。(3)在农艺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4016A和镇稻88A,恢复系是六千辛R、C418和湘晴;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4016A和青空A,恢复系是6427R、武育粳3R和六盐189R;综合农艺和品质性状,4016A和镇稻88A是较优的不育系亲本,6427R、六盐189R和湘晴是较优的恢复系亲本。(4)农艺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773021、越光A/C418和镇稻88A/C418;品质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3726R、4016A/六千辛R和青空A/HP122;综合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武育粳3R、4016A/湘晴和镇稻88A/6427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选BT型
同质恢复系
非
同质恢复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籼型同质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2
作者
陈志军
周雷
+4 位作者
杨国才
李三和
刘凯
胡刚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687-3690,共4页
通过同质恢复系系统选育得到52个株系,经过测恢其中46份为恢复系;同时对52份株系的恢复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要获得恢复度好的恢复系不仅需要主效恢复基因,还需要微效恢复基因以及良好的配合力。建立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不...
通过同质恢复系系统选育得到52个株系,经过测恢其中46份为恢复系;同时对52份株系的恢复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要获得恢复度好的恢复系不仅需要主效恢复基因,还需要微效恢复基因以及良好的配合力。建立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恢复系选育效率,还有利于在中国栽培稻中引进非洲栽培稻、爪哇稻等其他远缘稻种的血缘,建立区别于目前的应用三系恢复系和两系恢复系的新的杂种优势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恢复系
恢复
基因
杂种优势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质恢渗粳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及耐冷水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乐良
伍祥
+3 位作者
石帮志
张上都
陈文强
汤鸿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2-327,共6页
为提高水稻恢复性选择效率,增强恢复系的配合力,促进地方稻种资源的耐冷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设计了同质恢渗粳+耐冷性的水稻恢复系选育路线,开创了将耐冷性、恢复性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蕴藏的强大优势巧妙结合的水稻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
为提高水稻恢复性选择效率,增强恢复系的配合力,促进地方稻种资源的耐冷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设计了同质恢渗粳+耐冷性的水稻恢复系选育路线,开创了将耐冷性、恢复性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蕴藏的强大优势巧妙结合的水稻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育成了耐冷、强优势、稻瘟病抗性好的同质恢复系黔恢481、R467、Q431、Q568,用这些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威优481,金优431等7个高产、耐冷、稻瘟病抗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育出的耐冷杂交稻组合在贵州中高海拔秋风冷害频繁和稻瘟病重灾区发挥高产、稳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同质恢复系
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
耐冷
选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R100的选育与配合力分析
4
作者
陈能刚
鄢小青
+3 位作者
陈启刚
谢应平
雷云龙
陈锋
《农技服务》
2021年第1期25-27,共3页
R100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同质渗粳恢复系Q431为母本,与R749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以恢复性好、株型好、秆粗壮、分蘖中等、着粒密度大为目标的同质渗粳新恢复系。采用3×2NCII遗传设计,对6个杂交组合的8...
R100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同质渗粳恢复系Q431为母本,与R749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以恢复性好、株型好、秆粗壮、分蘖中等、着粒密度大为目标的同质渗粳新恢复系。采用3×2NCII遗传设计,对6个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组合间的各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也有基因加性与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参试材料中品资5A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其次是R100,说明不育系品资5A和恢复系R100在杂交水稻的组配中具有优质高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同质恢复系
R100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倍体水稻三系选育初报
被引量:
3
5
作者
谭协和
《遗传》
CAS
1979年第2期1-4,共4页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蘖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蘖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变劣。因此,四倍体水稻原种都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它普遍而显著的大粒特性,受到了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水稻
三系
品系(育种)
结实率
每穗粒数
杂交水稻
二倍体水稻
杂种后代
千粒重
四倍体水稻
三系配套
育性
不育株
同质恢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建红
洪德林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1-857,共7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9650201)。
文摘
利用4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5个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及4个非同质恢复系通过NCⅡ设计共配36个组合,对杂种一代8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亲本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除播抽历期、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3性状外,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的其他农艺性状与非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就单株产量而言,同质恢复系与非同质恢复系差异不显著,同质恢复系所配杂种的农艺性状更加协调。(2)从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看,与非同质恢复系相比,同质恢复系增加杂种F1的糙米率1.07%,粒宽0.08mm,差异极显著;提高杂种精米率0.83%和整精米率0.74%,降低杂种垩白米率0.46%和垩白度0.54%,但差异不显著;同质恢复系改善了杂种的糙米率和粒宽。(3)在农艺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4016A和镇稻88A,恢复系是六千辛R、C418和湘晴;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4016A和青空A,恢复系是6427R、武育粳3R和六盐189R;综合农艺和品质性状,4016A和镇稻88A是较优的不育系亲本,6427R、六盐189R和湘晴是较优的恢复系亲本。(4)农艺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773021、越光A/C418和镇稻88A/C418;品质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3726R、4016A/六千辛R和青空A/HP122;综合性状优良的组合是4016A/武育粳3R、4016A/湘晴和镇稻88A/6427R。
关键词
粳稻
新选BT型
同质恢复系
非
同质恢复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配合力
Keywords
Japonica rice
Iso-cytoplasmic restorer newly bred
Non-isocytoplasmic restorer
Agronomic trait
Quality character
Combining ability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籼型同质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2
作者
陈志军
周雷
杨国才
李三和
刘凯
胡刚
游艾青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687-369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1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CDB305)
文摘
通过同质恢复系系统选育得到52个株系,经过测恢其中46份为恢复系;同时对52份株系的恢复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要获得恢复度好的恢复系不仅需要主效恢复基因,还需要微效恢复基因以及良好的配合力。建立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恢复系选育效率,还有利于在中国栽培稻中引进非洲栽培稻、爪哇稻等其他远缘稻种的血缘,建立区别于目前的应用三系恢复系和两系恢复系的新的杂种优势群。
关键词
同质恢复系
恢复
基因
杂种优势群
Keywords
iso-cytoplasmic restorer
restore gene
heterotic group
分类号
S51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质恢渗粳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及耐冷水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乐良
伍祥
石帮志
张上都
陈文强
汤鸿钧
机构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2-327,共6页
基金
贵州省"十一五"水稻攻关项目"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5]
贵州省水稻育种
+1 种基金
栽培与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3]
贵州山区水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黔科条中补地(2011)4005]
文摘
为提高水稻恢复性选择效率,增强恢复系的配合力,促进地方稻种资源的耐冷基因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设计了同质恢渗粳+耐冷性的水稻恢复系选育路线,开创了将耐冷性、恢复性和籼粳亚种间杂交蕴藏的强大优势巧妙结合的水稻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育成了耐冷、强优势、稻瘟病抗性好的同质恢复系黔恢481、R467、Q431、Q568,用这些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威优481,金优431等7个高产、耐冷、稻瘟病抗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育出的耐冷杂交稻组合在贵州中高海拔秋风冷害频繁和稻瘟病重灾区发挥高产、稳产作用。
关键词
籼粳杂交
同质恢复系
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
耐冷
选育方法
Keywords
Indica and Japonica hybridization
Homogeneous restorer line
Subspecies superiority cold tolerance
Breeding method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R100的选育与配合力分析
4
作者
陈能刚
鄢小青
陈启刚
谢应平
雷云龙
陈锋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贵州省丹寨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农技服务》
2021年第1期25-27,共3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的创制与利用研究”[黔科合支撑(2018)2300]。
文摘
R100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同质渗粳恢复系Q431为母本,与R749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以恢复性好、株型好、秆粗壮、分蘖中等、着粒密度大为目标的同质渗粳新恢复系。采用3×2NCII遗传设计,对6个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组合间的各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也有基因加性与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参试材料中品资5A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其次是R100,说明不育系品资5A和恢复系R100在杂交水稻的组配中具有优质高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同质恢复系
R100
选育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倍体水稻三系选育初报
被引量:
3
5
作者
谭协和
机构
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遗传》
CAS
1979年第2期1-4,共4页
文摘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蘖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变劣。因此,四倍体水稻原种都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它普遍而显著的大粒特性,受到了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多倍体水稻
三系
品系(育种)
结实率
每穗粒数
杂交水稻
二倍体水稻
杂种后代
千粒重
四倍体水稻
三系配套
育性
不育株
同质恢复系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选粳稻BT型同质恢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李建红
洪德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籼型同质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陈志军
周雷
杨国才
李三和
刘凯
胡刚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同质恢渗粳部分利用亚种间优势及耐冷水稻恢复系选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周乐良
伍祥
石帮志
张上都
陈文强
汤鸿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同质渗粳恢复系R100的选育与配合力分析
陈能刚
鄢小青
陈启刚
谢应平
雷云龙
陈锋
《农技服务》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倍体水稻三系选育初报
谭协和
《遗传》
CAS
197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