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时与共时角度看“意见”的语义偏移 被引量:3
1
作者 金英 胡英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从微观的角度,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意见"一词的语义偏移现象。通过对语料库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我们发现"意见"有一条清晰的语义发展轨迹,即由最初只表中性意义逐渐过渡到出现在特定格式中偏向... 从微观的角度,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意见"一词的语义偏移现象。通过对语料库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我们发现"意见"有一条清晰的语义发展轨迹,即由最初只表中性意义逐渐过渡到出现在特定格式中偏向消极意义,再到现代汉语,"意见"产生语义偏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共时层面,"意见"的中性用法仍然很普遍,这与其词义功能息息相关。"有+N"格式也并不是它产生语义偏移的唯一格式,经过考察,我们发现"意见"一旦出现在评价性的语境中,其语义就会发生偏移,而且是偏向消极的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 语义偏移 同义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历野获编》同义复词释义五则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继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文章从同义并列复合词(简称同义复词)的理据分析入手,纠正或补充了《汉语大词典》、《辞源》(修订本)等大中型语文辞书中5个出现于《万历野获编》的词语的释义。
关键词 《万历野获编》 同义复词 词义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茂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28,共1页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高中四册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文言文的翻译·词语的翻译”,讲翻译文言词语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必要。但遗憾的是,古汉语里常见的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现象却未提到。连用...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高中四册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文言文的翻译·词语的翻译”,讲翻译文言词语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必要。但遗憾的是,古汉语里常见的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现象却未提到。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谓之同义复词,顾炎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疾痛惨怛 教学参考书 《屈原列传》 《烛之武退秦师》 “治理” 文言课文 《古书疑义举例》 藉弟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反顾”新解
4
作者 江林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9-60,共2页
《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今注本一般均释。反顾”为“回头看”,作偏正复词,以“顾”为“看”“视”解。溯其源,盖本自明汪瑷《楚辞集解》(“反顾,回首而望也”)及清王邦宋《离骚汇订》(“反顾者,低头回看也”)等。然... 《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今注本一般均释。反顾”为“回头看”,作偏正复词,以“顾”为“看”“视”解。溯其源,盖本自明汪瑷《楚辞集解》(“反顾,回首而望也”)及清王邦宋《离骚汇订》(“反顾者,低头回看也”)等。然,无论从训诂言,还是按《离骚》句法论,抑或据文义考察,此释均有未妥之处。由于此句乃了解屈子思想发展之关键,故不可不辩。今按:“反顾”当为同义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头看 离骚 同义复词 楚辞 屈子 注本 思想发展 四荒 句法 屈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两个“思”当作何解?
5
作者 周建成 冯汝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同义复词 《琵琶行》 形容词 《文选》 高中语文 《汉书·艺文志》 主谓关系 《孔雀东南飞》 现代汉语 如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墨子》中的同义复词
6
作者 杨雅丽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2-75,85,共5页
春秋战国是汉语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从《墨子》大量使用同义复词的情况看 ,当时汉语中已有为数众多的同义复词 ,同义语素并列组词已成为词汇双音节化的重要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同义复词在先秦已经存在 ,这些古今传承的同义复词... 春秋战国是汉语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从《墨子》大量使用同义复词的情况看 ,当时汉语中已有为数众多的同义复词 ,同义语素并列组词已成为词汇双音节化的重要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同义复词在先秦已经存在 ,这些古今传承的同义复词在汉语史上有联接古今之作用 ;《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同义复词 同义语素 汉语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字学的角度解读《诗经·周南桃夭》之二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永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Z期53-54,共2页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4 4,灼灼其华4。之4子于歸4,宜其室家4 4。桃之夭夭,有蕡4其实4。之4子于歸4,宜其家室4 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4子于歸4,宜其家人4 4。④有关本诗中"室家"与"家室"的问题。关于"...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4 4,灼灼其华4。之4子于歸4,宜其室家4 4。桃之夭夭,有蕡4其实4。之4子于歸4,宜其家室4 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4子于歸4,宜其家人4 4。④有关本诗中"室家"与"家室"的问题。关于"室家"与"家室"二词的传注解释都认为二者是同义复词:第一节的"室家"与第二节的"家室"词序的互换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而二词意义没什么不同。这样解释的话,本诗就没有什么精妙之处了,而且,二、三节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同义复词 灼灼其华 上古社会 传注 二字 里人 文字学家 氏族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说古汉语中的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全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5-78,共4页
一、同义复用 同义复用是指两或两个以上同义词的连用。连用的同义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例如: ①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 思,无它异也。”(范晔《乐羊子妻》) 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木兰诗》) ③臣所以去亲... 一、同义复用 同义复用是指两或两个以上同义词的连用。连用的同义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例如: ①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 思,无它异也。”(范晔《乐羊子妻》) 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木兰诗》)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 古代汉语教材 古汉语 同义词 复用 同义副词 司马迁 《出师表》 “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益耆食”解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斌 何世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1-101,共1页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一句,其中“少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于是有的便语译为“稍稍更为喜欢吃点东西”。 细审文意,这样解释是...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一句,其中“少益”,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于是有的便语译为“稍稍更为喜欢吃点东西”。 细审文意,这样解释是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的。既是“稍稍”,怎么又是“更加”呢?究其原因,这里的“益”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少益”在此是同义复词,也作“稍益”,“益”即“稍”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同义复词 赵太后 《古代汉语》 老臣 文意 语言习惯 王力 《词诠》 李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诗文教学要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全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解释、翻译语句,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知识的颇为复杂的问题。倘若在教学古代诗文时,有所忽略,将一些彼此无关或关系很远的事物任意牵合、勉强比附,仅仅从字面上去作出穿凿附会的解释,则必造成望文生训的弊端无疑。下面... 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解释、翻译语句,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知识的颇为复杂的问题。倘若在教学古代诗文时,有所忽略,将一些彼此无关或关系很远的事物任意牵合、勉强比附,仅仅从字面上去作出穿凿附会的解释,则必造成望文生训的弊端无疑。下面就望文生训弊病之常见者,分类胪举述说,并原其成因,供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文教学 望文生训 语言环境 同义复词 现代汉语 通假字 联绵词 偏义复词 双音词 多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汉书选译》举疑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后汉书选译》举疑何亚南巴蜀书社1990年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今后的今译工作,将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李国祥等先生的《后汉书选译》(下称《选译》)是... 《后汉书选译》举疑何亚南巴蜀书社1990年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今后的今译工作,将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李国祥等先生的《后汉书选译》(下称《选译》)是这套丛书首批推出的二十五部译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变文字义 《张衡传》 同义复词 吕氏春秋 “复” “识” 《汉语大词典》 形容词 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同义复词匡误二则
12
作者 王恩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3,136,共5页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贪鄙"、"咨访"予以辨析论证,以供将来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同义复词 贪鄙 咨访 匡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
13
作者 华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华唐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研究的勃兴,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再次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古籍在出版界的意外受宠,一方面固然是“国学热”的社会现实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出版商基...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华唐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研究的勃兴,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再次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古籍在出版界的意外受宠,一方面固然是“国学热”的社会现实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出版商基于市场导向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研究 整理古籍 释例 古代典籍 古典文献 《古书疑义举例》 今注今译 出版商 《读书杂志》 同义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汉书》词语札记
14
作者 何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后汉书》词语札记何亚南作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是一部颇具汉魏六朝语言特色的文献.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宋代刘的《后汉书刊误》、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及台湾学者施之勉的《... 《后汉书》词语札记何亚南作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是一部颇具汉魏六朝语言特色的文献.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宋代刘的《后汉书刊误》、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及台湾学者施之勉的《后汉书集解补》等,他们或为之训访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汉语大词典》 同义复词 《左传》 词语 说文解字 望文生训 标点本 中华书局 校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中山东方言词选释
15
作者 董遵章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74-76,共3页
背地暗地;背后;不当着面。例: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聂小倩》) 不作茧用蚕不作茧,比喻妇女不怀胎或不生小孩。例: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一日,谓公子曰:“昔在家时,阿翁谓妾抵死不作... 背地暗地;背后;不当着面。例:媪笑曰:“背地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聂小倩》) 不作茧用蚕不作茧,比喻妇女不怀胎或不生小孩。例: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一日,谓公子曰:“昔在家时,阿翁谓妾抵死不作茧。今妾老君孤,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公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小翠》) 刺剟(duo)剟,刺。刺剟,同义复词,也是刺的意思。例①床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孙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孙生》) ②某怒,拉系树上,榜笞刺剟,逼立“无悔状”。(《崔猛》) 颠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本 聊斋志异 山东方言 齐俗 同义复词 聂小倩 词选 背地 蒲松龄 子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中学语文若干注释商兑
16
作者 陈斌 何世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翔集"即"时飞时停","游泳"即"时浮时沉","讥"应释为"批评、指责";"或"即"有";"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 "翔集"即"时飞时停","游泳"即"时浮时沉","讥"应释为"批评、指责";"或"即"有";"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必"即"如果、果真";"随"即"轻易、随便";"植"通"置","放下"之意;"葛",古代用来织布的一种植物;"诟病"属同义并列,"耻辱"之意;"岂遽"属同义连用,同"岂讵"、"庸讵","难道"的意思,"进平技"即"进于技";"结发"当释为"成婚、结婚";"愁思"乃同义复词,即"悲伤、忧愁";"过"即"探望、看望"之意;"冷袖"当释为"罢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岳阳楼记》 课本注释 《说文解字》 同义复词 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 《经传释词》 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大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7
作者 瞿瑞麒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2年第1期95-95,共1页
一堂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维躁动,打破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的沉闷局面。上这样的课很难。但既然走进了课堂,就得尽教师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脑子搅活。
关键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鸿门宴》 引导学生 《荷塘月色》 高考模拟题 心理描写 “同命” 手下人 同义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俭示康》注释订误
18
作者 赵荣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8-28,共1页
《训俭示康》注释订误江苏如东县中学赵荣民一、世以清白相承课本(高中第三册,厂同)注:一代一代都继承纯朴的家风。”将“清白”解释为“纯朴”,不够准确。查《汉语大词典》,“清白”条目所列义项(2)是:“特指廉洁,不贪污。... 《训俭示康》注释订误江苏如东县中学赵荣民一、世以清白相承课本(高中第三册,厂同)注:一代一代都继承纯朴的家风。”将“清白”解释为“纯朴”,不够准确。查《汉语大词典》,“清白”条目所列义项(2)是:“特指廉洁,不贪污。”按: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州县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如东县 《汉语大词典》 同义复词 解释为 司马光 州县官 工具书 联系语 订误 古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
19
作者 吴先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6,共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在网上查阅,亦未发现“省”当“曾经”讲的。可见,教材的解释显然没有理由和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复词 “省识” 《汉语大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咏怀古迹》 网上查阅 2007年 “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释《江水》中的“成就”
20
作者 王宗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2-43,共2页
也释《江水》中的“成就”江苏泰兴市刘荡中学王宗祥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文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这里“成就”作何解?竺晖老师《“成就”应是“成”... 也释《江水》中的“成就”江苏泰兴市刘荡中学王宗祥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文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这里“成就”作何解?竺晖老师《“成就”应是“成”和“就”》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 《说文解字注》 《说文》 江水 同义复词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江苏泰兴市 中学语文教学 《尔雅·释诂》 《水经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