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7反义肽抑制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晋 熊思东 +2 位作者 张瑞华 储以微 郑秀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8-472,共5页
目的 :探讨B7反义肽竞争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为该反义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固相合成法合成含有MYPPPYmotif的B7反义肽N’ EFMYPPPYLD C’ ,纯度 95 % ,分子量 (MW)为12 71 6 ;用灭... 目的 :探讨B7反义肽竞争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为该反义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固相合成法合成含有MYPPPYmotif的B7反义肽N’ EFMYPPPYLD C’ ,纯度 95 % ,分子量 (MW)为12 71 6 ;用灭活的C5 7(H 2 d)脾细胞和体外培养新生C5 7心肌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以适当浓度的B7反义肽处理刺激细胞后 ,再与BALB C(H 2 d)脾细胞作为应答细胞进行混合培养 ,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 ;用此反义肽预封闭新生C5 7小鼠心肌后 ,移植到BALB C小鼠耳后 ,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内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心肌移植存活的情况。结果 :B7反义肽能抑制前述两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率分别为 38 4 %和 36 6 % ;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此反义肽预处理过的新生C5 7小鼠心肌 ,移植到BALB C小鼠 ,可较对照组平均延长 5 4天 (n =6 ,P <0 0 0 1)。结论 :人工合成的B7反义肽在体外可以通过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 ,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并可用于延长心肌移植物存活 ,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移植免疫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 反义肽 同种异基因移植 排斥反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移植引流淋巴结及外周血T细胞活化分析
2
作者 肇静娴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王南 曾山 狄静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 :研究同种异基因移植早期局部引流淋巴结和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 :以小鼠前臂皮下非血管化心肌移植为模型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前臂引流淋巴结及外周血不同T细胞亚群的CD69表达水平。结果 :同种异基因移植后 72h,引流淋巴结... 目的 :研究同种异基因移植早期局部引流淋巴结和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 :以小鼠前臂皮下非血管化心肌移植为模型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前臂引流淋巴结及外周血不同T细胞亚群的CD69表达水平。结果 :同种异基因移植后 72h,引流淋巴结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CD69表达百分率均明显高于移植前 (P <0 0 1 ) ,且CD8+ T细胞的表达水平高于CD4+ T细胞 (P <0 0 1 ) ;各组外周血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CD69表达百分率均无显著差异 ;局部应用弗氏完全佐剂和全身应用CsA可分别增强和抑制同种异基因移植后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CD69表达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移植 T淋巴细胞 活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移植皮片存活的比较
3
作者 汤静 田丹 +1 位作者 孙搏 刘皋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手术缝合方式观察小鼠移植皮片存活及生长情况,以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快速经济的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方法。方法受体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Z组、J组和T组),每组20只,通过背-背法进行供体C57BL/6的皮片移植,Z组、J组和T... 目的采用不同手术缝合方式观察小鼠移植皮片存活及生长情况,以建立一种简单易行、快速经济的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方法。方法受体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Z组、J组和T组),每组20只,通过背-背法进行供体C57BL/6的皮片移植,Z组、J组和T组分别采用四周缝合、对角缝合和粘贴固定的皮片缝合方法。每天监测小鼠体重变化及生长状态,观察26天,实验第3、7、15和26天观察各组受体移植皮片存活情况,其中皮片变硬、结痂脱落或坏死判定为移植排斥。第26天取小鼠皮肤移植组织以及肝脾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各组小鼠移植物平均体重变化趋势类似,第6天达到最低水平,移植皮片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均见移植皮片真皮内淋巴细胞浸润,3组病理结果类似,肝脾病理检测发现淋巴细胞大量浸润,说明造模成功。实验26天后,Z组、J组和T组小鼠皮片分别有7、5和3只受体小鼠皮片仅观察到炎症反应。结论 3种手术方式建模均成功,但采用粘贴固定方式进行小鼠背部皮肤移植具有手术方式简单有效、对皮肤损伤小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皮肤移植 小鼠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PCR分析嵌合体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敬芬 韩晓苹 +5 位作者 赵丹丹 汪菲菲 靳海杰 高春记 达万明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7-341,共5页
利用荧光标记的多重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供者细胞嵌合率(DC),以探讨该方法的连续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转归的预警作用,采集27例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段的... 利用荧光标记的多重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供者细胞嵌合率(DC),以探讨该方法的连续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转归的预警作用,采集27例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段的外周血或骨髓,DNA样本用Profiler Plus和Cofiler Plus商品化试剂盒扩增后,用ABI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确定基因位点及峰面积,根据基因型的差异选择嵌合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两种试剂盒测得的DC嵌合率一致;在27对中能区别出供受差别的STR位点,Profiler Plus为6.3(4-9)个,Cofiler Plus为4.9(2-6)个。26例患者均在移植后28天出现供者细胞,1例患者未出现供者细胞。14例患者DC100%,均获得持久植入,至今仍无白血病生存;另有9例患者出现不稳定混合嵌合(MC)状态(DC为0%-90.2%),其中5例为血液学复发。27例病人中有6例死亡。上述5例复发患者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生DC量下降;供者细胞完全嵌合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高于MC组。结论:动态检测DC可用于移植动力学研究,对移植物早期植入或被排斥、疾病复发以及GVHD的发生均有预警作用,对早期实施临床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TR—PCR 毛细管电泳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绍良 黄文革 +5 位作者 徐宏贵 方建培 魏菁 陈凤英 郭芬芬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4-567,共4页
探讨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 (FNPB)移植特性 ,建立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采用体外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 ,检测FNPB与骨髓 (BM )造血干 /祖细胞含量与特性。给致死量环磷酰胺预处理的BALB/c(H 2 d)小鼠经尾静脉输注C57BL/ 6(H ... 探讨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 (FNPB)移植特性 ,建立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采用体外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 ,检测FNPB与骨髓 (BM )造血干 /祖细胞含量与特性。给致死量环磷酰胺预处理的BALB/c(H 2 d)小鼠经尾静脉输注C57BL/ 6(H 2 b)小鼠FNPB ,移植后动态观察受鼠存活状况、植入水平、造血与免疫功能恢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情况。结果显示 :FNPB中早期红系祖细胞 (BFU E)和CD34+ 细胞含量与BM相近 ,粒单系祖细胞 (CFU GM) (1 4天 ) ,多向祖细胞 (CFU GEMM )及Sca 1 + CD34+ 细胞亚群明显高于BM。FNPB移植能明显提高受鼠存活率 ,重建部分造血与免疫功能 ,未见明显GVHD表现 ,并在受体术后 2 1天骨髓检出供体源造血干细胞占 2 7.94%。结论 :FNPB富含造血干 /祖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脐血移植 小鼠 建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后脾细胞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景华 周凡 +4 位作者 窦立萍 王莉莉 王新荣 李鲤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13-1016,共4页
本研究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监测移植后脾细胞的动力学变化,了解移植后外周免疫器官的免疫重建。供鼠为C57BL/6小鼠,受鼠为BALB/c小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组(R组)、照射+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B组)、照射+输骨髓单个核细胞... 本研究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监测移植后脾细胞的动力学变化,了解移植后外周免疫器官的免疫重建。供鼠为C57BL/6小鼠,受鼠为BALB/c小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组(R组)、照射+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B组)、照射+输骨髓单个核细胞+输脾单个核细胞组(S组)。移植后观察小鼠体重、体位、活动性、毛发、腹泻及生存期,每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7、14、27、60天计数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数,检测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B220+及CD11c+细胞的相对计数,濒死前行肝、小肠、皮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组小鼠中89%于移植后第6-78天死于aGVHD。移植后脾脏单个核细胞迅速下降,于移植后第2天降至最低点,持续至第7天,之后逐渐回升,第14天升至移植前水平;CD8+细胞和B220+细胞于移植后第2天基本降至最低点,CD8+细胞恢复最快,在第7天接近移植前水平,且大多为供者型,而B220+细胞恢复最慢,从第2-14天持续低水平,之后逐渐回升,但直至第60天仍未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3+细胞和CD4+细胞降低缓慢,于第7天开始出现少量供者型细胞,总的比例逐渐下降,至14天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第60天时均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11c+细胞移植后除第14天升高外,其它时间点比例变化不明显,也是由受者型逐渐向供者型转化。结论:C57BL/6为供体,BALB/c为受体并给予7.5Gy60Coγ清髓的预处理条件下,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1×107,脾单个核细胞1×107建立同种异基因移植模型,移植后脾细胞呈明显的动力学变化,CD8+细胞重建最快,其次为CD3+、CD4+细胞,B220+细胞重建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脾细胞 免疫重建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同种异基因混合骨髓移植小鼠(A+B+C→A)的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明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4∶4 )的骨髓移植。同时还观察了 3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 2种不同抗原混合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显示 ,混合骨髓移植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小鼠 ,混合移植组平均存活时间为 5 6 .6± 2 7天 ,最长者为 10 3天 ,而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对照组存活时间为 15± 5天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3种混合的淋巴细胞培养 ,不管是 2种反应细胞与 1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还是 1种反应细胞与 2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均表现明显低于一对一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种混合细胞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亦明显低于1种抗原刺激的反应。结论 :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的骨髓移植可使受髓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骨髓移植 混合骨髓移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迟发性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柳金 张献共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53-557,共5页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查明血清IL-1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预测aGVHD提供可靠指标。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allo-HSCT...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受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查明血清IL-1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预测aGVHD提供可靠指标。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allo-HSCT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aGVHD发生前后血清IL-18表达水平。62例患者被分为5组:A组为无aGVHD移植前组(28例),指移植后没有发生aGVHD的患者在移植前收集的标本;B组为有aGVHD移植前组(34例),指移植后发生aGVHD的患者在移植前收集的标本;C组为aGVHD症状前组(34例),指临床出现I-II级aGVHD症状前3-4天的标本;然后根据I-II级aGVHD患者治疗后,有无进展至III-IV级回顾性地将aGVHD前组患者分为疗效好组(18例)和疗效差组(16例);D组为I-II级aGVHD组;E组为III-IV级aGVHD组(16例)。结果表明:34例患者发生I-II级aGVHD,其中16例aGVHD进展至III-IV级;发生aGVHD患者的血清IL-1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血清IL-18表达水平上升发生在aGVHD临床症状出现前3天左右;血清IL-18表达水平与aGV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及感染无关;aGVHD早期血清IL-18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血清IL-18高表达者aGVHD容易进展至III-IV级。结论:血清IL-18与aGVHD的发病相关联,检测血清IL-18水平有助于aGVHD早期诊断,血清IL-18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aGVHD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介素-18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早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H-2半相合非清髓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俭杰 张毅 +4 位作者 张明伟 侯春梅 吴英 毛宁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为了探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发生情况 ,以CB6F1小鼠为受鼠 ,分为 3组 ,移植前 5天开始给予预处理 ,A组给予清髓(10 .5Gy)预处理方案 ,B组给予... 为了探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发生情况 ,以CB6F1小鼠为受鼠 ,分为 3组 ,移植前 5天开始给予预处理 ,A组给予清髓(10 .5Gy)预处理方案 ,B组给予全身照射 (2Gy) +Ara C +Cy ,C组为全身照射 (2Gy) +Ara C +Cy +Flu ,对所有受鼠均未进行GVHD防治。所有受鼠在第 0天经尾静脉注射C5 7BL 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 (2× 10 7骨髓细胞 +1×10 7脾细胞 ) ,然后观察其造血恢复、植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情况。结果表明 :A组植入结果始终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 ,B和C组则为混合型或完全供者型嵌合体 ,其中B组混合嵌合体保持在 80 %以下 ,且在移植 5 0天以后有下降趋势 ,而C组嵌合体水平保持在 80 %以上 ,其嵌合接近或为完全供者型 ,移植 5 0天以后仍保持稳定。由于没有给予GVHD防治措施 ,各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VHD ,其中A组受鼠GVH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B和C两组 (P≤ 0 .0 1) ,但B和C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氟达拉宾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能够在受者体内形成稳定且持久的植入 ,并通过在受者体内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诱导供体对受体的特异免疫耐受 ,减少或避免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2半相合小鼠 动物模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JU103对小鼠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GVHD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三斌 郭坤元 +1 位作者 胡灯明 尹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TJU103对小鼠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否起预防作用。方法(1)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检测TJU103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2)以BALB/c(H-2d)、CB6F1(H-2d/b)分别作为完全异基因移植和半相合基因... 目的探讨TJU103对小鼠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否起预防作用。方法(1)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检测TJU103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2)以BALB/c(H-2d)、CB6F1(H-2d/b)分别作为完全异基因移植和半相合基因移植的受鼠,给予9.0Gy全身照射后4h,单纯照射组经尾静脉注射0.3mlD-Hank's液,不进行细胞移植;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4.5×106骨髓细胞+3.0×107脾细胞),但不进行其他治疗处理;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4.5×106骨髓细胞+3.0×107脾细胞)+TJU103(终浓度25μg/ml),此后腹腔注射TJU10350μg/d,共7d,然后观察其造血恢复、植入及GVHD的情况。结果(1)TJU103可以显著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25μg/ml浓度时,可以抑制83%细胞增殖。(2)由于没有给予GVHD防治措施,对照组受鼠GVH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10和10/10;而完全异基因移植实验组小鼠GVHD发生率仅为2/10,30d生存率增加至8/10(P<0.01),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0d以上(P<0.01);半相合基因移植实验组小鼠GVHD发生率为1/10,30d生存率增加至9/10(P<0.01),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0d以上(P<0.01)。结论TJU103不仅可以显著抑制体外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而且可显著降低小鼠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GVH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U103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海红 潘凯丽 张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量60Co照射后,对其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同时,静脉输注经ALA-PDT处理的供受鼠混合淋巴细胞,同时设立骨髓细胞加脾细胞移植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骨髓移植后受鼠的一般情况、30 d生存率、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肝脏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ALA-PDT处理组小鼠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及GVHD反应均较其他各组有所改善。结论ALA-PDT能明显减轻小鼠骨髓移植后GVHD反应,并保留一定的GV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种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䶮莉 周健 +6 位作者 魏旭东 蒋东霞 程爱民 胡杰英 郭淑利 朱兴虎 宋永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58-562,共5页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有效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19名allo-HSCT受者,214份标本的血浆DNA负荷量和血清IgM抗体,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8份标本白细胞p... 本研究探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有效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19名allo-HSCT受者,214份标本的血浆DNA负荷量和血清IgM抗体,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8份标本白细胞pp65抗原。结果表明:pp65抗原、DNA定量和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85%(58/188)、35.51%(76/214)和13.08%(28/214),连续阳性病例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8、7/8和3/8。DNA定量与pp65抗原阳性检出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DNA定量和pp65抗原,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另两种检测方法虽有关系,但不密切。结论: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检测allo-HSCT受者CMV早期感染可靠、简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流式细胞术 荧光定量PCR PP65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MMSCs异基因移植后的生存和对受体免疫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利安 孙慧敏 李筱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同种异基因移植后的生存状况和对受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MMSCs移植组10只,培养液对照组10只。体外DiL荧光标记MMSCs,移植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追踪MMSCs在体内的存活情况,观察受体鼠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同种异基因移植后的生存状况和对受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MMSCs移植组10只,培养液对照组10只。体外DiL荧光标记MMSCs,移植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追踪MMSCs在体内的存活情况,观察受体鼠生长状况和眼部情况,比较两组角膜免疫分子MHC-Ⅱ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移植4周后大量的MMSCs存活于角膜缘,结构完整,生长良好。受体鼠全身情况良好,眼局部无排斥反应发生。受体鼠角膜表达MHC-Ⅱ,对照组未表达。结论局部同种异基因移植后4周MMSCs在受体眼大量生存,受体全身和眼局部正常,应用于治疗眼表创伤疾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基因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韦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异基因皮片移植排斥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贾永芳 李莉 +1 位作者 张彤 张顺利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研究石韦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石韦水煎液,研究其对正常小鼠和由左旋咪唑引起的免疫亢奋模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IgM分泌量的影响;观... 目的研究石韦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石韦水煎液,研究其对正常小鼠和由左旋咪唑引起的免疫亢奋模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IgM分泌量的影响;观察石韦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结果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M的分泌量(P<0.05)。3个剂量的石韦均可调节免疫亢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至正常水平,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IgM的分泌量至正常水平。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石韦低剂量组为(16.13±1.13)d,中剂量组为(15.62±1.01)d,高剂量组为(14.89±2.01)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75±0.89)d。结论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亢奋小鼠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减轻机体对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韦 免疫功能 同种基因皮片移植 免疫抑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和环磷酰胺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的研究
15
作者 陈宝安 董伟民 +11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邓晓静 张琰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Schmitt M Schmitt 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2-336,共5页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二氧化酶基因修饰的DCs对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平 楼国良 +4 位作者 周俊平 张文颖 朱海沫 王梁华 焦炳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转染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amine2,3-dioxygenase,IDO)基因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携带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ALB/... 目的: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转染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amine2,3-dioxygenase,IDO)基因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携带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ALB/c小鼠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后者与C57BL/6小鼠骨髓移植物共培养,将经过处理的骨髓移植给BALB/c小鼠(C57BL/6→BALB/c小鼠GVHD模型,H-2^b→H-2^d),观察、比较各组GVHD表现(包括GVHD评分、生存期、病理学改变),并行嵌合体检测及观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结果: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接受经IDO处理的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后,未出现明显的GVHD反应,生存期显著延长,3个月时生存率大于80%;对照组均在移植后2周左右出现明显的GVHD表现,生存期未超过1个月。IDO—DC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损害;3个月时IDO-DC治疗组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嵌合;IDO-DC组的T细胞对C57BL/6、BALB/c淋巴细胞的反应性与对C3H淋巴细胞反应性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IDO基因修饰的DCs可以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从而特异性地抑制GVHD并能及早地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树突状细胞 恶性血液病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供肾抗原的受者DC_2细胞对大鼠移植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纳宁 黄正宇 +3 位作者 洪良庆 缪斌 华学锋 高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观察负载供肾大鼠抗原的DC2(未成熟DC)在体内特异性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及其对移植物的功能和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BN大鼠65只和Lewis大鼠80只,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利用受者大鼠骨髓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 【目的】观察负载供肾大鼠抗原的DC2(未成熟DC)在体内特异性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及其对移植物的功能和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BN大鼠65只和Lewis大鼠80只,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利用受者大鼠骨髓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未成熟的淋巴系DC前体细胞(DC2),并对其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将所获得DC2负载供肾大鼠抗原,观察DC2在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及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中特异性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对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负载供肾抗原的受者DC2对MLR具有抑制作用(P<0.05);输注负载供肾抗原的DC2实验组的大鼠肾移植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是62(Q1-Q3:51.1~74.5)d,输注负载无关大鼠抗原和不负载抗原移植的实验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30(Q1-Q3:21.2~37.5)d和27(Q1-Q3:21.0~36.5)d,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肌酐和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的mRNA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同系受体来源的负载供肾抗原的DC2具有体外抑制MLR的作用,体内能够预防和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提高远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大鼠 同种基因肾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疾病中应用指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应用指征 儿科疾病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组织相容性抗原 人白细胞抗原 human 小鼠实验 造血功能 骨髓液 致死性 脾结节 and MHC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有关研究报道
19
作者 董陆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于1996年12月6-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Orlando市召开,本文仅就外周血移植、CD34^+细胞移植、以及无关供者移植的内容进行介绍。 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 移植后急性GVHD研究 美国、德国、西班牙等五个国家... 第38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于1996年12月6-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Orlando市召开,本文仅就外周血移植、CD34^+细胞移植、以及无关供者移植的内容进行介绍。 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 移植后急性GVHD研究 美国、德国、西班牙等五个国家的13个研究单位,共计报道222例未经体外处理的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Allo-PBPC)移植,对于如何降低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采用了多种预防方法,其中对96例采用了新药FK506(tacrolim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基因外周血干/祖细胞移植 CD34^+细胞移植 无关供者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琼梅 史明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07-1909,共3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类起源于前体B或T淋巴前体细胞在骨髓、血液、髓外的恶性增殖性肿瘤[1]。好发于儿童,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占15%~20%。随着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儿童完全缓解(completeremi...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类起源于前体B或T淋巴前体细胞在骨髓、血液、髓外的恶性增殖性肿瘤[1]。好发于儿童,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占15%~20%。随着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儿童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率达95%以上,5年生存率超过80%。成人中虽然CR率达90%以上,5年生存率却只有30%~50%。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R/RALL)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少于10%。对于经过初次化疗后复发的患者,挽救性化疗后第2次CR率约为30%~45%,中位生存期5~9个月。对于原发难治的患者,首次CR期小于12个月,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复发或者应用几种方法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挽救性化疗后20%~30%可再次达CR,中位生存期3~6个月,治疗相关死亡率高达12%~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治疗 复发 成人 CD19 同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位生存期 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