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K506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陈 剑 周 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8周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 各组表达CD25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均有升高。对照组较其他两组高;而CsA组显著高于FK506组(P<0. 05)。 结论 FK50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其免疫抑制效果优于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FK506 滴眼液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在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清 陈剑 +2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FK5 0 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 ,用药 4周。术后持续观察 10周 ,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 :观察期内 ,FK5 0 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组在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 0 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他罗利姆 FK5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艺蕾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增加的情况,判断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PAS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特点。结果根据眼表评分,异体角膜缘移植组中13只(81·3%)SD大鼠平均术后6d发生了移植排斥反应;自体移植组无一例发生排斥。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主要表现为植片水肿、炎症、新生血管生成等。组织病理显示,在异体移植组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而自体角膜缘移植组仅有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尝试建立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的角膜缘移植模型,观察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的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可以为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大鼠 排斥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0与CD86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洪华 陆晓和 +1 位作者 姚建兵 彭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异体组采用F344大鼠5只为供体,Lou大鼠10只为受体,对照组采用Lou大鼠5只作为供体和Lou大鼠10只作为受体。连续观察12d,进行临床及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角膜细胞在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结果:同种异型移植组术后角膜细胞C D80、C D86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临床及病理学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协同刺激分子C D80、C D86参与了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增加从而活化局部T细胞的功能,使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CD86 CD80 实验研究 协同刺激分子 移植术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细胞 病理学观察 对照组 发病机制 基因移植 连续观察 技术检测 流式细胞 同种异型 观察结果 分子表达 大鼠 步研究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