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K506抑制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剑 周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 FK5 0 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4 8只 4 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 FK5 0 6组、环孢霉素 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3组 ,每组 16眼。 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 目的 探讨 FK5 0 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4 8只 4 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 FK5 0 6组、环孢霉素 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3组 ,每组 16眼。 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 ,眼表观察 10周。结果 术后 10周 ,对照组、环孢霉素 A组、FK5 0 6组角膜新生血管指数平均秩分别为 15 .5 0、8.0 0、5 .0 0。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指数较其他 2组高 (P=0 .0 0 ) ;而 FK5 0 6组与环孢霉素 A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12 ) ;对照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最早 ,环孢霉素 A组次之 ,FK5 0 6组最晚 ;术后 10周 ,对照组、环孢霉素 A组、FK5 0 6组移植排斥反应指数平均秩分别为 13.6 7、8.0 7、4 .5 8,对照组排斥反应指数较 FK5 0 6组 (P=0 .0 2 )和环孢霉素 A组(P=0 .0 0 )高 ;环孢霉素 A组移植排斥反应指数显著高于 FK5 0 6组 (P=0 .0 4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眼局部应用 FK 5 0 6滴眼液可延迟排斥反应发生 ,其免疫抑制效果优于环孢霉素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同种异体移植 角膜移植 FK506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韦星 蔡明 +2 位作者 石炳毅 李州利 詹胜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表达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5例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亚临床排斥反应组)血清细胞因子,并与23例无排斥反应患者(无排斥反应组)和20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表达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15例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亚临床排斥反应组)血清细胞因子,并与23例无排斥反应患者(无排斥反应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4个月肾移植患者血清IL-2、IL-6、IL-8、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IL-8、IL-10与正常对照组和无排斥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临床排斥反应组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值,其中IL-6、IL-8、IL-10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IL-10与IL-6、IL-8的动态检测,对于及早发现亚临床排斥反应和干预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移植 亚临床排斥反应 同种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照射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忠立 裴国献 +6 位作者 朱立军 石玉生 陈龙华 张敬良 王珂 陈滨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建立合适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式,研究X线照射供体对异体肢体移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按供者是否进行一次性X线照射(5 Gy)预处理将受者分为非照射组与照射组。切除SD大鼠的相应肢体,将Wistar大鼠的肢... 目的建立合适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式,研究X线照射供体对异体肢体移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按供者是否进行一次性X线照射(5 Gy)预处理将受者分为非照射组与照射组。切除SD大鼠的相应肢体,将Wistar大鼠的肢体移植给SD大鼠。术后长效青霉素抗炎治疗,观察宿主及移植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共进行大鼠异体肢体移植16例(非照射组与照射组各8例),非照射组成功6例,移植肢体存活时间为(12.0±2.4) d;照射组成功7例,移植肢体成活时间为(24.7±8.1) d,两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X线照射供体可明显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对急性排斥反应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照射 同种异体移植 排斥反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胎丸抗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丽丽 罗颂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复方寿胎丸对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的影响,来探讨寿胎丸抗卵巢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23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环孢素A(CsA)组;CsA+寿胎丸中剂...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复方寿胎丸对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的影响,来探讨寿胎丸抗卵巢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238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环孢素A(CsA)组;CsA+寿胎丸中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不予手术处理,其余各组均建立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受体Wistar大鼠,供体SD大鼠。观察记录各组动物的体重、活动、皮毛、进食及粪便等一般情况。观察各卵巢移植组大鼠动情周期恢复率。各组于移植术后7、14、21、28、35天分批处死Wistar大鼠,取双侧卵巢,观察移植卵巢生长状况,记录移植卵巢的重量及体积。结果:移植术后,各大鼠动情周期恢复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sA+寿胎丸中剂量组、CsA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低剂量组、模型组。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CsA组、CsA+寿胎丸中剂量组移植卵巢体积和重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寿胎丸有助于移植术后大鼠动情周期的恢复,与CsA联合应用,协同作用明显。寿胎丸促进移植卵巢的成活,使其重量和体积增加。寿胎丸可能通过以上机理起到抗同种异体卵巢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卵巢 急性排斥反应 寿胎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抑制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闻颖 邓锋 +2 位作者 王豫蓉 陈允嘉 胡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研究供体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den dritic cell,imDC)对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运用50U/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诱... 目的:研究供体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den dritic cell,imDC)对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运用50U/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诱导出小鼠骨髓来源imD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并于同种异体牙移植前1周以2×106个/只回输入受者体内,组织病理切片观察imDC对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imDC回输组与未回输imDC的同种异体牙移植组相比,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imDC可以减轻同种异体牙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同种异体移植 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F联合小剂量CsA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蒋彬 杨康 +3 位作者 兰纲 熊松柏 吴蔚 朱晓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联合眼镜蛇毒因子(cobravenomfactor,CVF)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Ono’s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9只。A组:对照组;B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联合眼镜蛇毒因子(cobravenomfactor,CVF)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Ono’s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9只。A组:对照组;B组:半量CsA组;C组:全量CsA组;D组:CVF组;E组:半量CsA联合CVF组。分别在1、3、5、7d从各组中取1只处死,其余5只观察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应用HE染色进行供心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3+、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RT-PCR法检测供心IL-2、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A、B、C、D和E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7.88±0.99)、(14.94±1.43)、(20.76±0.94)、(14.96±2.29)d和(31.10±3.36)d,与A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心脏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E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B、C、D组明显延长(P<0.01)。各实验组免疫排斥发生时间延后,排斥反应分级减轻,CD3+、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尤其C、E两组明显(P<0.01)。A与D组IL-2、IL-10mR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E组与B、C组比较,IL-2、IL-10mRNA含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sA和CVF在抗急性排斥反应上具有协同效应,小剂量CsA联合使用CVF能增强抗排斥反应疗效,优于大剂量CsA单用组,CVF能单独或者协同CsA抑制T细胞的浸润,但CVF对排斥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无明显作用,也不加强CsA抑制细胞因子分泌的效应,其抗排斥反应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蛇毒因子 心脏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 补体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处理减轻同种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肖博 郭树忠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60-361,共2页
同种异体移植是当今医学界应用最多的移植类型,其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功能和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其中,对移植物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可能会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强度... 同种异体移植是当今医学界应用最多的移植类型,其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功能和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其中,对移植物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可能会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强度。本文就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移植物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 移植 减轻 移植术后 移植类型 长期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异体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兔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中Ⅰ、Ⅱ、Ⅲ、Ⅹ型胶原表达和免疫排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兴 余家阔 +3 位作者 张继英 付欣 敖英芳 于长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 ,移植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中的Ⅰ、Ⅱ、Ⅲ、Ⅹ型胶原表达和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切除 3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内侧半月板造成半月板缺失的动物模型。A组进行同种异体内侧半月...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 ,移植半月板和关节软骨中的Ⅰ、Ⅱ、Ⅲ、Ⅹ型胶原表达和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切除 3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内侧半月板造成半月板缺失的动物模型。A组进行同种异体内侧半月板移植。B组取猪半月板组织修剪成同兔内侧半月板形态和尺寸相同的异种异体半月板植入物 ,进行兔内侧半月板的异种异体移植。分别在术后第 6周、12周、2 4周取实验动物的半月板、关节软骨进行Ⅰ、Ⅱ、Ⅲ、Ⅹ型胶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取外周血进行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 (CDMT)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 - 2和IL - 6的含量 ,了解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后 ,关节软骨和移植半月板的情况良好 ,但术后第 2 4周 ,异种异体移植物部分被吸收 ,关节软骨出现损伤。两组中各时段移植半月板中的Ⅰ、Ⅱ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 ,术后第 12周 ,两组关节软骨中Ⅰ、Ⅱ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相似 ,但术后第 2 4周 ,异种异体半月板组的关节软骨开始有异常Ⅹ型胶原表达。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组均未发现致命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用猪的半月板组织塑形后移植替代兔内侧半月板组织 ,半年后移植物被溶解吸收 ,同种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 关节软骨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 术后 胶原表达 免疫排斥反应 Ⅲ型胶原 情况 结论 成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与内皮型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晓楠 肖格格 +2 位作者 冯云 裴涌 洪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7,共6页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和比较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接受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内皮炎症反应的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测,并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17例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12例,分别行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眼压升高者局部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和/或马来酸噻吗心安滴眼液点眼,根据二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总结2种病变的鉴别点.结果 2个组患者接受的术式均为穿透角膜移植术,组间患者术前不同角膜原发病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眼压为(16.00±3.19) mmHg(l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34.00±3.8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8,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术后发病时间为(21.92±8.60)个月,明显长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14.41±5.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09);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4.00±16.71)岁,明显小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57.24±12.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9,P=0.02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眼角膜后沉着物(KP)呈色素羊脂状,排列散乱,角膜严重水肿,可累及植片和植床,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无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水肿,治疗后多不能恢复;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角膜后KP排列规律,角膜内皮层洁净,角膜水肿仅累及植片,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密集且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轻微,治疗后可恢复正常.2个组间患者血清lgG水平和性别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角膜水肿、KP和炎症反应均重于内皮型排斥反应,且眼压升高主要发生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发病年龄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大于70岁的患者并发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可能性更大;角膜移植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晚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术前角膜原发病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病理 穿透角膜移植/不良反应 抑制物排斥反应 角膜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角膜内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藤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莉 杨梅 +3 位作者 闫敏 王红梅 贾永芳 张顺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移植排斥反应 小鼠免疫功能 同种异基因 红藤 抑制作用 中药免疫调节剂 皮肤 大血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滴眼液治疗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月琴 陈家琪 +13 位作者 邹留河 史伟云 王丽娅 王印其 贺燚 赵东卿 李家臣 祝磊 黄挺 金涛 潘志强 赵靖 姚家琳 李玉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用安慰剂,2组每日滴眼4次,每次2滴,共180d。同时2组患者术后均滴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2周后改为每日3次,30d后每日2次,60d后每日1次,直至试验完成。出现植片排斥反应时,按常规排斥反应标准进行治疗处理,受试者定期随访180d。进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压测定、记录视力的变化、角膜透明度、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完成试验119例,对照组111例。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发生排斥反应7例,对照组17例,发生率为试验组5.89%、对照组14.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期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4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6例。结论1%CsA滴眼液对于防治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角膜移植 移植排斥反应 环孢素A 安慰剂 随机 双盲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博 吴京 +2 位作者 马明 李萍萍 于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0-535,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角膜对照组,B组为Wistar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C、D组为SD-Wistar大鼠之间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当...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角膜对照组,B组为Wistar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C、D组为SD-Wistar大鼠之间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当天腹腔给药,A、B、C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D组给予熊果酸(UA)(20 mg·kg-1·d-1),连续给药12 d。根据Larkin等角膜排斥反应评分系统,判断术后植片排斥情况。比较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和植片存活率。术后14 d检测各组中IL-2、IFN-γ、NF-κBp65、VEGF及ICAM-1的表达含量,并对角膜植片进行组织学检查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D组角膜植片的存括时间为29.12±9.58 d,与C组9.67±2.16 d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4 d D组角膜植片中的IL-2、IFN-γ、NF-κBp65、ICAM-1及VEGF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而IκB-α蛋白含量较高。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结论熊果酸作为NF-κB的核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排斥反应,从而显著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角膜移植 穿透性 熊果酸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反义肽抑制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晋 熊思东 +2 位作者 张瑞华 储以微 郑秀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8-472,共5页
目的 :探讨B7反义肽竞争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为该反义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固相合成法合成含有MYPPPYmotif的B7反义肽N’ EFMYPPPYLD C’ ,纯度 95 % ,分子量 (MW)为12 71 6 ;用灭... 目的 :探讨B7反义肽竞争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为该反义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固相合成法合成含有MYPPPYmotif的B7反义肽N’ EFMYPPPYLD C’ ,纯度 95 % ,分子量 (MW)为12 71 6 ;用灭活的C5 7(H 2 d)脾细胞和体外培养新生C5 7心肌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以适当浓度的B7反义肽处理刺激细胞后 ,再与BALB C(H 2 d)脾细胞作为应答细胞进行混合培养 ,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 ;用此反义肽预封闭新生C5 7小鼠心肌后 ,移植到BALB C小鼠耳后 ,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内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心肌移植存活的情况。结果 :B7反义肽能抑制前述两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率分别为 38 4 %和 36 6 % ;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此反义肽预处理过的新生C5 7小鼠心肌 ,移植到BALB C小鼠 ,可较对照组平均延长 5 4天 (n =6 ,P <0 0 0 1)。结论 :人工合成的B7反义肽在体外可以通过抑制CD2 8 B7共刺激通路 ,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并可用于延长心肌移植物存活 ,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移植免疫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 反义肽 同种异基因移植 排斥反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从移植物局部迁移至引流淋巴结抑制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发生
16
作者 吴聪 陈国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异体排斥反应 引流淋巴结 迁移 移植 同种 淋巴组织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3 位作者 董晓光 王治宇 褚建 李绍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在12%~75%不等,其中角膜植床严重新生血管化者的排斥率最高。排斥发生时间最早为术后13天,术后3~6个月为排斥反应发生高峰。排斥反应类型以内皮型和上皮型最多。结论不同高危因素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不同,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类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洋 曾水林 +1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89,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内, 于2、 4、 6 wk时采用行为学检测后分批处死, 再行HE、酪氨酸羟化酶(TH)和MHCⅡ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D模型移植组2 wk时, MHCⅡ表达明显增高(P<0.05), 4 wk时开始下降, 6 wk以后消失; 2 wk时移植区可见少量TH阳性神经元, 4~6 wk数量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在2 wk时见少量MHCⅡ阳性细胞(P>0.05), 4 wk时消失, 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 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MHCⅡ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各时间点行为学检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 这种反应可能是由MHCⅡ抗原不同而诱发的, 免疫反应与移植物内TH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密切相关,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6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浪 陆晓和 +2 位作者 周瑾 党森涛 张进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6 大鼠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软骨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惠珍 王树军 +5 位作者 柳子星 李美星 王颖 张勇 陈影 葛海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猪软骨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机制。方法分离制备猪软骨细胞和淋巴细胞 ,采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和IFN γ诱导比较分析 ,经3 H TdR法观察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FACS测定软骨细胞表面猪白细胞抗原(SLA)分... 目的探讨猪软骨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机制。方法分离制备猪软骨细胞和淋巴细胞 ,采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反应和IFN γ诱导比较分析 ,经3 H TdR法观察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FACS测定软骨细胞表面猪白细胞抗原(SLA)分子表达变化 ;不同时间收集混合反应中淋巴细胞 ,分别应用PCR和ELISA技术分析其表达的IFN γ、IL 4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成功制备了猪的软骨细胞和淋巴细胞 ,软骨细胞表达SLAI类分子 ,而不表达SLAII类分子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对淋巴细胞有轻微刺激扩增作用 ,经IFN γ诱导具有明显增强作用。混合培养 ,18h后上清中可检测到IFN γ蛋白 ,而IL 4表达无变化。结论软骨细胞SLAI类分子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产生IFN γ,进一步诱导软骨细胞SLAII类分子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淋巴细胞 IFN-Γ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排斥 表达 诱导 TdR法 蛋白含量 混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