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西段原特提斯洋洋盆闭合时间——来自新疆木孜塔格地区同碰撞花岗岩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坤 蔡志超 +5 位作者 王玺 王艳慧 李鑫浩 曾水石 李腾鑫 韩亦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6-1570,共15页
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木孜塔格地区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研究,探讨其成因及构造环境,为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新信息。对木孜塔格地区出露的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 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木孜塔格地区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研究,探讨其成因及构造环境,为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新信息。对木孜塔格地区出露的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206 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5±4 Ma(MSWD=2.9)和419±6 Ma(MSWD=4.3),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早泥盆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木孜塔格地区中粗粒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硅、低镁和低钛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0,主体为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2类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等元素,而亏损Nb、Ta、Yb、Y等高场强元素,结合CaO/Na_(2)O和Al_(2)O_(3)/TiO_(2)值及区域地质资料,推测木孜塔格地区花岗岩应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且岩浆源区为贫粘土沉积物的陆壳。综合造山带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的闭合在时空上表现出差异性,整体呈现出纵向上北部和中部早于南部,横向上东段早于西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同碰撞构造环境 早泥盆世 原特提斯洋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北段晚三叠世早期岩浆作用成因及其对构造体制转换的制约
2
作者 赵端昌 蔺新望 +3 位作者 陈宁 王星 张亚峰 郭岐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63-1573,共11页
对阿尔泰造山带北段南缘出露的塔尔萨依岩体二云母正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5±2 Ma(MSWD=0.46),表明该花岗岩为晚三叠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塔... 对阿尔泰造山带北段南缘出露的塔尔萨依岩体二云母正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5±2 Ma(MSWD=0.46),表明该花岗岩为晚三叠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塔尔萨依岩体的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硅、高钾、低镁、低钛特征,里特曼指数(σ)和铝饱和指数(A/CNK)分别大于2和1.1,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此外,两类花岗岩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等微量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Yb和Y。其低的Mg#值、Cr和Ni含量,以及中等的CaO/Na_(2)O和低的Al_(2)O_(3)/TiO_(2)值,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认为阿尔泰造山带三叠纪的构造体制转变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整体表现出东—中段由挤压环境进入伸展构造背景的时间较北部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北段 同碰撞构造环境 晚三叠世 强过铝质花岗岩 构造体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