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源重组的CRISPR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江桐欣 李晓琳 +5 位作者 朱庆锋 张琪 张爱霞 刘勤坚 于洋 刘文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19-127,共9页
随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几乎在任何动植物细胞基因组的特定目标位点,DNA大片段的“无缝”插入或替换,均可在CRISPR核酸酶产生双链切口后,在供体DNA存在的情况下,诱导同源定向修复来实现。目前,这种基于同源重组的CRISPR精准基因... 随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几乎在任何动植物细胞基因组的特定目标位点,DNA大片段的“无缝”插入或替换,均可在CRISPR核酸酶产生双链切口后,在供体DNA存在的情况下,诱导同源定向修复来实现。目前,这种基于同源重组的CRISPR精准基因编辑在农作物基因功能分析和新技术育种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在植物细胞中高效实现同源重组介导的CRISPR精准编辑这一目标,简述CRISPR精准编辑依赖的两种主要的基于同源重组的细胞修复机制,即合成依赖的链退火修复机制和非同源末端连接辅助的单链退火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详述产生DNA双链切口并诱导同源重组定向修复的CRISPR核酸酶和供体DNA/RNA,主要包括Cas9/12及其融合蛋白、sgRNA/crRNA及其修饰物、供体DNA/RNA及其修饰物;进而总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为保障DNA双链切口和供体DNA/RNA发生的时空一致性以提高同源重组效率,而通常采用的CRISPR组分及供体DNA/RNA细胞递送方式;最后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农作物新技术育种等方面,展望基于同源重组的CRISPR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DNA双链切口 同源重组 同源定向修复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抑制剂PD0325901显著提高猪胎儿成纤维细胞ssODN介导的HDR效率
2
作者 欧浩 李国玲 +5 位作者 王豪强 黄广燕 蔡更元 李紫聪 吴珍芳 张献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基因组DNA发生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后主要通过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ous-directed repair, HD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两种途径进行修复,其中单链寡聚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ribo... 基因组DNA发生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后主要通过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ous-directed repair, HD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两种途径进行修复,其中单链寡聚核苷酸(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 ssODN)介导的同源定向修复是动物基因组常用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具有较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为提高猪基因组ssODN介导HDR效率,本研究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fetal fibroblasts, PFFs)为研究对象,利用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MEK)抑制剂PD0325901培养细胞,研究其对HDR效率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理。结果显示,PD0325901能显著提高PFFs的G_2期和S期细胞群百分比,减少G_1期细胞群比率,促进HDR修复因子的表达。在最适浓度250 nmol/L时,PD0325901使ssODN介导的GFP报告载体的修复效率提高了58.8%;同时使PFFs基因组位点DMD和ROSA26定点修饰效率分别提高了48.16%和17.64%。本研究表明,MEK抑制剂PD0325901能显著提高猪基因组ssODN介导的同源定向修复效率,为高效制备定点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K抑制剂 同源定向修复(hdr) PD0325901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RISPR/Cas9供体适配基因编辑系统的比较及优化研究
3
作者 马宝霞 杨森 +6 位作者 吕明 王昱人 常立业 韩艺帆 王建刚 郭杨 徐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6-477,共12页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敲入通常采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机制将外源DNA模板整合到目标基因组靶点中。然而HDR效率往往较低,其中外源DNA模板与目标基因组靶点的共定位是关键限制因素之一。为提高CRISPR/Cas9...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敲入通常采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机制将外源DNA模板整合到目标基因组靶点中。然而HDR效率往往较低,其中外源DNA模板与目标基因组靶点的共定位是关键限制因素之一。为提高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HDR效率,本团队及前人研究将不同接头蛋白与SpCas9蛋白融合表达,利用其与特异性DNA序列结合的特性,构建了多种CRISPR/SpCas9供体适配基因编辑系统。为了便于比较、优化不同CRISPR/Cas9供体适配系统,本研究利用这些系统在HEK293T细胞GAPDH和ACTB基因末位外显子3′-端进行了eGFP基因敲入,并采用了优化的供体DNA模板设计方式,通过PCR和Sanger测序检测敲入的准确性,流式细胞分析进行敲入效率的检测。结果表明,将yGal4BD、hGal4BD、hLacI、hTHAP11和N57等接头蛋白与SpCas9蛋白C-端融合对其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在GAPDH位点上,SpCas9融合yGal4BD、hGal4BD、hLacI和hTHAP11的供体适配系统等均能显著提高敲入效率;在ACTB位点上,SpCas9融合yGal4BD和hGal4BD能显著提高敲入效率;且增加供体DNA模板中的结合序列(binding sequence,BS)数量,有利于提高SpCas9-hTHAP11系统介导的敲入效率。总之,本研究比较并优化了不同的CRISPR/Cas9供体适配基因编辑系统,为后续相关的基因编辑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基因敲入 CRISPR/Cas9 供体适配 同源定向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精确插入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国玲 杨善欣 +1 位作者 吴珍芳 张献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1-656,共16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特异性靶向修饰动物基因组序列成为可能。虽然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在细胞基因组高效产生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但利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介导的精确插入(knock in, KI)效率却十分低下。本文结合当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KI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类疾病模型制备、基因治疗和家畜遗传改良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精确插入 同源定向修复 同源末端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