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群策 胡秀明 梁秋霞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对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的雄配子体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份试验材料中均存在着正常雄配子体和异常雄配子体,而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对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的雄配子体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份试验材料中均存在着正常雄配子体和异常雄配子体,而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在3份试验材料中,正常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基本相似,没有表现出因试验材料的种类不同所呈现出的明显差异。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在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了5种不正常的分裂现象,即部分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中期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形成异常的二分体、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出现了分裂不同步现象、形成异常的四分体。花粉发育过程中的败育现象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雄配子体 发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雌配子体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群策 代西梅 贾宏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52,共5页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3份水稻材料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试验材料中都存在着2种雌配子体的发育现象,即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和在异常的发育过程中,各种试验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正常...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3份水稻材料的雌配子体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试验材料中都存在着2种雌配子体的发育现象,即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和在异常的发育过程中,各种试验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正常的发育过程而言,所有的试验材料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在2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中,双胚苗品系ASDOR05-01比其亲本99-01(4)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成熟胚囊的结构状态与其育性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经过离子束注入后筛选到的双胚苗水稻材料,在生殖发育特性上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异性,即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同源四倍体 雌配子体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群策 贾宏汝 赵帅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4-37,共4页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注入处理,在其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单株的纯化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随后,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两个株系在不同温度...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注入处理,在其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单株的纯化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随后,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两个株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胚苗频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有效地改良,由此可以获得具有遗传变异特点的新种质,其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频率提高32.4%~36.0%。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水稻 形态特征 性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多胚苗水稻双受精过程及胚胎早期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1 位作者 梁秋霞 秦广雍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3-498,共6页
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 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异常受精作用或败育胚囊的发生频率高达46.67%,远高于其野生型品种IR36-4x(33.00%)。主要有子房退化、胚囊退化、单受精、双胚珠、双胚等几种异常类型。这些异常类型是导致结实率降低及形成双胚苗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水稻 受精 生殖发育特征 发育生物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突变性状的表达特点
5
作者 黄群策 李玉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共5页
氮离子注入后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后代群体内筛选到1株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多个世代的筛选、纯化和鉴定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特点进行了观察鉴定.玉米诱发的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 氮离子注入后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后代群体内筛选到1株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多个世代的筛选、纯化和鉴定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特点进行了观察鉴定.玉米诱发的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的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双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条件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胚苗频率提高32.4%~36.0%.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水稻 形态特征 性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胚苗水稻SARⅡ-628的自然同源三倍化和DNA甲基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彭海 张红宇 +3 位作者 李云 徐培洲 汪旭东 吴先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9-474,共6页
从4500对SARⅡ-628的双胚苗中筛选出5对二倍体-三倍体双胚苗。SSR分析显示它们在所检测的310个位点上没有差异。以AFLP为基础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AFLP)研究显示,5个二倍体在493个位点上甲基化状态没有差异。与二倍体比较,相应... 从4500对SARⅡ-628的双胚苗中筛选出5对二倍体-三倍体双胚苗。SSR分析显示它们在所检测的310个位点上没有差异。以AFLP为基础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AFLP)研究显示,5个二倍体在493个位点上甲基化状态没有差异。与二倍体比较,相应的三倍体虽然在甲基化总体水平上变化不大,但共有29个位点甲基化类型在不同单株上发生了变异,表明SARⅡ-628自然同源三倍化后甲基化变异在M0代就迅速发生。变异共有10种类型,包括甲基化程度上升、下降各3种类型以及不定类型4种。对其中22个位点测序检索显示这些甲基化变异涉及整个水稻基因组的12对染色体且具有位点特异性,不同单株的变异位点各不相同,预示着SARⅡ-628不同单株在自然同源三倍化后将走向不同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 三倍化 甲基化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的筛选及其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8
7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1 位作者 胡秀明 秦广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多胚苗形态特征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表明,突变株系与其原...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多胚苗形态特征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表明,突变株系与其原始亲本在主要农艺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在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性状上比后者分别下降35.41%、5.08%、15.72%和12.39%。“IR36-双”在双胚苗性状的表现形态上有其特异性,在同一纯合株系的群体内双胚苗的苗位有非完全双苗和完全双苗两种类型。在非完全双苗中又包括单胚轴单胚根双苗和单胚根异胚轴双苗;在完全双苗中可分为正常双苗和异常双苗。在多胚苗材料中,单胚根单胚轴双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经过多个世代观察表明,“IR36-双”的多胚苗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可遗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同源四倍体水稻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的形成与发育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华华 冯九焕 +2 位作者 卢永根 杨秉耀 刘向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0-384,共5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研究植物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以及胚囊变异的理想工具。同源四倍体水稻是二倍体水稻染色体加倍形成的。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经透明处理的水稻子房,研究加倍的基因剂量对于四倍体水稻的胚囊形...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研究植物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以及胚囊变异的理想工具。同源四倍体水稻是二倍体水稻染色体加倍形成的。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经透明处理的水稻子房,研究加倍的基因剂量对于四倍体水稻的胚囊形成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广陆矮4号四倍体大部分的胚囊形成与发育的过程基本是正常的,一部分胚囊出现异常现象,在成熟胚囊时期异常频率为10 61%;L202四倍体的异常频率较高,成熟胚囊时期异常频率达到45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 成熟 发育 染色体加倍 利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 囊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胚苗水稻种子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雅琴 黄群策 +1 位作者 燕晓阳 秦广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7,674,共7页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D07-04-01)及其衍生后代(01-04-01,D07-02-01,DP07-04-01)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稻米的垩白性状、淀粉粒的形态特征和淀粉的晶体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D07-04-01)及其衍生后代(01-04-01,D07-02-01,DP07-04-01)为研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稻米的垩白性状、淀粉粒的形态特征和淀粉的晶体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双胚苗二倍体品系D07-02-01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均最小,稻米的自然横断面中部无明显辐射状,裂痕少且浅,"粗短形"的不规则多边形胚乳细胞与淀粉粒分布均匀,多面体状淀粉粒呈现典型的晶体结构,数目多且排列致密,球形单粒淀粉粒和块状不规则的复粒淀粉体数目比较少,相对结晶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均比其他四倍体品系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 米质 淀粉粒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胚苗水稻单倍体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特异位点的分析及功能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绍华 薛晶晶 +2 位作者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对水稻单倍体SARⅡ-628及它与蜀恢527、蜀恢363的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双亲及杂交后代中共检测到765个DNA甲基化位点,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DNA甲基化水平均有...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对水稻单倍体SARⅡ-628及它与蜀恢527、蜀恢363的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双亲及杂交后代中共检测到765个DNA甲基化位点,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DNA甲基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分析两个杂交组合与双亲的甲基化带型差异,发现非单倍体遗传及单倍体独立遗传两种甲基化差异位点。对部分甲基化位点的序列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位点主要涉及细胞构造、代谢途径、应激反应等生物学功能。推测这类功能基因的甲基化修饰调控着相关基因的开启与关闭,为植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及进化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倍体 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双胚苗无融合生殖胚胎学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炳然 邓鸿德 +3 位作者 黎垣庆 吴京华 张克明 王桂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将子房整体染色透明观察后,通过筛选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发现水稻双胚苗品系APⅣ中,存在低频率的无融合生殖。开花前珠心细胞特化并分裂发育形成不定胚。随着珠心组织的退化,不定胚长八胚囊腔中,以球形胚形式存在。开花后4天,球形... 将子房整体染色透明观察后,通过筛选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发现水稻双胚苗品系APⅣ中,存在低频率的无融合生殖。开花前珠心细胞特化并分裂发育形成不定胚。随着珠心组织的退化,不定胚长八胚囊腔中,以球形胚形式存在。开花后4天,球形胚开始分化。球形胚在胚囊中可以和合子胚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但双胚主要来自受精的助细胞或合子胚纵裂。开花后3—4天,在胚乳腔中着色深的球状结构是胚乳部份脱落形成的,不是不定胚。珠孔端反足细胞团不能形成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水稻 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ryza sativa L.)双胚苗遗传学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黎垣庆 袁隆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APⅠ、APⅡ、APⅢ和 APⅣ四个双胚苗品系分别具有16.1%、23.4%、32.4%和5.0%的双苗率,双苗中有一个中胚轴和两个中胚轴的两种类型。以双胚苗为母本与显性紫色稻杂交,F1出现1.8—3.8%的绿色双苗或单苗,因此,四个双胚苗品系中可能存在低... APⅠ、APⅡ、APⅢ和 APⅣ四个双胚苗品系分别具有16.1%、23.4%、32.4%和5.0%的双苗率,双苗中有一个中胚轴和两个中胚轴的两种类型。以双胚苗为母本与显性紫色稻杂交,F1出现1.8—3.8%的绿色双苗或单苗,因此,四个双胚苗品系中可能存在低频率的无融合生殖。双胚苗是可遗传的,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而双苗频率的高低则受修饰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学 无融合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双胚苗种子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雅琴 黄群策 燕晓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离子束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活力、苗位和胚位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原始亲本01-04-01具有高的种子活力,正常单胚的频率比较高.出现多胚苗的水稻品系是D07-04-01和D07-02-01,其...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离子束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活力、苗位和胚位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原始亲本01-04-01具有高的种子活力,正常单胚的频率比较高.出现多胚苗的水稻品系是D07-04-01和D07-02-01,其中D07-02-01的苗位类型最丰富,且每一种多胚苗苗位类型的频率都比D07-04-01要高.在4份供试材料的种胚内均能观察到双胚现象.D07-02-01不仅胚位类型丰富,而且双胚频率最高.对水稻双胚苗突变种子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在水稻中筛选和研究出无融合生殖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无融合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注入对不同倍性双胚苗水稻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燕晓阳 黄群策 陈雪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09-04-01和相应的二倍体09-02-01为研究材料,对其不同剂量离子注入后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和酶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后,09-04-01种子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相比的平均增幅低于09-02-01...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09-04-01和相应的二倍体09-02-01为研究材料,对其不同剂量离子注入后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和酶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后,09-04-01种子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相比的平均增幅低于09-02-01;09-02-01在1.0×1017 N+/cm2注入剂量下幼苗生长状况较好,而09-04-01在3.0×1017N+/cm2注入剂量下幼苗生长状况较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因酶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09-02-01在1.0×1017N+/cm2注入剂量下POD和SOD活性最强;09-04-01在7.0×1017N+/cm2注入剂量下POD和SOD活性最强。结果说明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能够增强清除自由基的酶的合成能力,09-04-01比09-02-01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离子注入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胚苗水稻来源的单倍体、二倍体及其杂交F1的DNA甲基化位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绍华 张红宇 +2 位作者 薛晶晶 徐培洲 吴先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9,共10页
全基因组倍增或多倍化,伴随着基因丢失和二倍化进程,被认为是植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量。DNA甲基化与miRNA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分析同一双胚苗水稻来源... 全基因组倍增或多倍化,伴随着基因丢失和二倍化进程,被认为是植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量。DNA甲基化与miRNA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分析同一双胚苗水稻来源的单倍体、二倍体及其杂交F1的基因组DNA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及遗传特点。对部分甲基化位点进行切胶、回收、测序及功能注释,并结合miRNA靶基因预测探讨特定甲基化位点的遗传特点及其与miRNA的相关性。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双亲及杂交F1中共检测了462个DNA甲基化位点,杂交F1甲基化水平平均为43.20%,与双亲相近(单倍体为46.75%,二倍体为41.99%)。TargetFinder软件分析发现其中的7个甲基化位点基因序列上存在1~4个miRNA的结合位点,这些基因的功能注释包括逆转录转座子蛋白、ras相关蛋白、H2A/H2B/H3/H4核心组蛋白等。同时,探讨了逆转录转座子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水稻基因组倍增过程中DNA甲基化与miRNA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倍体 DNA甲基化 MSAP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双胚苗突变水稻的无性系诱导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雅琴 黄群策 赵帅鹏 《中国稻米》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2,4-D浓...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2,4-D浓度由2.0 mg/l提高到2.5 mg/l则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诱导率;半胚乳处理不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干燥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同源四倍体水稻 无性系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双胚苗W3338胚胎学研究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明 严志彬 +1 位作者 周开达 李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533-535,共3页
水稻多胚苗的形成具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定胚是多苗形成的原因之一。据此从水稻中筛选多苗是获得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的方法之一。蔡得田通过特殊的双胚苗选择方法,已获得一份名为HDAR无融合材料本文是对一份遗传稳定的双胚苗W3338的胚胎... 水稻多胚苗的形成具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定胚是多苗形成的原因之一。据此从水稻中筛选多苗是获得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的方法之一。蔡得田通过特殊的双胚苗选择方法,已获得一份名为HDAR无融合材料本文是对一份遗传稳定的双胚苗W3338的胚胎学研究初报。材料和方法取开花前一天和后二天的整穗用FAA进行24小时固定。用爱氏苏木精进行整体染色。其后进行石蜡切片、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背景对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C_(1001)双胚苗频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薇 郭学兴 孔繁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材料C_(1001)B杂交和回交表明,C_(1001)B的双胚苗,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双胚苗频率的表达,具明显的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在胞质效应中,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的差异尤其显著,不育胞质对双胚苗的表现有... 同核异质雄性不育材料与无融合生殖材料C_(1001)B杂交和回交表明,C_(1001)B的双胚苗,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双胚苗频率的表达,具明显的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在胞质效应中,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的差异尤其显著,不育胞质对双胚苗的表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世代间胞质效应和胞核效应的表现也不一致。此外,环境条件对C_(1001)双胚苗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遗传背景/ C_10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双胚苗水稻的花器性状及相关分析
19
作者 黄雅琴 朱庆松 +1 位作者 李尽哲 黄群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1,共3页
以离子束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花粉育性、花器性状和花器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倍体双胚苗品系相比,二倍体双胚苗品系的正常花粉率、单穗结实率高,花器官偏小,花药... 以离子束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花粉育性、花器性状和花器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倍体双胚苗品系相比,二倍体双胚苗品系的正常花粉率、单穗结实率高,花器官偏小,花药长对单穗结实率贡献大,无芒率高,芒较短;披碱草介导品系的正常花粉率差异不显著,花器官较大,柱头长对单穗结实率贡献最大,无芒率最低,芒较长;原始亲本在各项指标参数中都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水稻 花粉育性 花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双胚苗水稻的谷粒性状及相关分析
20
作者 黄雅琴 刘敏杰 +2 位作者 李尽哲 黄群策 庞瑞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5,61,共4页
为了挖掘无融合生殖种质并提供参考资料给一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以离子束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谷粒性状、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倍体双胚苗品系相比... 为了挖掘无融合生殖种质并提供参考资料给一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以离子束诱变所得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品系、近亲系和介导后代为研究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谷粒性状、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倍体双胚苗品系相比,二倍体双胚苗品系的株型小、主穗颖花数多、谷粒小、谷粒容重高、谷粒容重对单粒重贡献最大;披碱草介导品系的株型大、主穗颖花数多、谷粒大、谷粒容重高、单粒质量高、谷粒体积对单粒重贡献最大;原始亲本在各项指标参数中都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水稻 农艺性状 谷粒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