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内蒙古河道冲淤及同流量水位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保生 王永强 +1 位作者 王彦君 周丽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根据1953-2010年的实测水沙和冲淤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河道冲淤及同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变化特点,探讨了累计淤积量与同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关系。发现累计淤积量与累计来沙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1953-1960年、1961-1986年、198... 根据1953-2010年的实测水沙和冲淤资料,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河道冲淤及同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变化特点,探讨了累计淤积量与同流量水位和比降的关系。发现累计淤积量与累计来沙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1953-1960年、1961-1986年、1987-2004年及2005-2010年各时段的斜率不同。单位水量淤积量与来沙系数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没有考虑河床边界条件等的影响,只能用来粗略判别河道的冲淤情况。巴彦高勒站与三湖河口站的同流量水位之间具有较好的同步关系,且巴三段累计淤积量与三湖河口同流量水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巴三段比降之间的关系却不明显,注意到孔兑来沙在局部河段的淤积对巴三段起到了局部侵蚀基准面作用,对巴三段具有一定的溯源淤积影响。由于头道拐断面为稳定的永久侵蚀基准面,其同流量水位变化很小,导致三湖河口的同流量水位及三头段累计淤积量与头道拐站的同流量水位无关,但三头段累计淤积量与三头段河道比降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且三头段比降与9年滑动平均来水量之间关系密切,体现了来水条件的累计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内蒙古河段 河道冲淤 来沙系数 同流量水位 河道比降 侵蚀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同流量水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双彦 马志瑾 +1 位作者 杨晋芳 李焯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3,共7页
根据1952-2014年黄河三湖河口断面的实测流量成果和月年输沙率资料,分析内蒙古河段汛后同流量水位变化情况,根据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和十大孔兑输沙率资料,利用输沙率法计算分析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的冲淤量和冲淤平衡的来水来... 根据1952-2014年黄河三湖河口断面的实测流量成果和月年输沙率资料,分析内蒙古河段汛后同流量水位变化情况,根据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和十大孔兑输沙率资料,利用输沙率法计算分析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的冲淤量和冲淤平衡的来水来沙阈值,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0-1960年的天然时期,同流量水位呈现上升趋势;1961-1986年三盛公、盐锅峡、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库先后运用,断面同流量水位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下降;1987-2005年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运行时期,同流量水位又恢复上升趋势;2006-2014年全河水量统一调度期间,同流量水位呈现下降趋势。黄河内蒙古河段同流量水位变化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不同组合、水库运用和工农业引水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流量水位 冲淤平衡阈值 水库运用 工农业耗水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位变化判断冲淤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赞盈 曲少军 +2 位作者 魏向阳 彭阳 荆新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3,共2页
从非恒定流理论出发论证了定床情形下的水位流量绳套曲线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证了动床情形下的水位流量关系,认为:①冲淤是影响水位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②洪水期同流量水位抬升,原因是为洪水落水期的流速要远小于涨水期的流速,... 从非恒定流理论出发论证了定床情形下的水位流量绳套曲线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证了动床情形下的水位流量关系,认为:①冲淤是影响水位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②洪水期同流量水位抬升,原因是为洪水落水期的流速要远小于涨水期的流速,尽管河槽发生了冲刷,但面积的增加不足以抵消落水期流速减小的影响,从而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针绳套曲线;③在推流和整编水文资料时,必须区别对待涨水期和落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床 圣维南方程 非恒定流 同流量水位 河道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侯素珍 常温花 +2 位作者 王平 田勇 伊晓燕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50,共7页
针对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槽淤积萎缩严重,防洪、防凌形势严峻的状况,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特征。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水沙条件下各河段主槽冲淤变化,总体具有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 针对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槽淤积萎缩严重,防洪、防凌形势严峻的状况,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特征。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水沙条件下各河段主槽冲淤变化,总体具有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的特点,而汛期冲淤变化取决于洪水期的变化;依据输沙量法分析了内蒙古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进一步指出了不同河段淤积的原因;从不同时段河床形态的调整,揭示了河床冲淤随水沙变化而调整的规律;指出了不利的水沙条件是内蒙古河段主槽淤积萎缩、排洪能力大幅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床演变 同流量水位 河床形态 平滩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冲淤演变初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程龙渊 张松林 +3 位作者 马新明 刘彦娥 薛晟 郑艳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4,共7页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0 8亿m3。呈水沙量递减 ,淤积量递增趋势。潼关同流量水位 2 9年升高 2 31m ,受上游冲淤下延影响升高 1 0 5m占 4 5 5 % ,其他因素影响升高 1 2 6m占 5 4 5 %。小北干流非汛期冲刷、汛期淤积格局未变 ,反映了水库运用对小北干流没有明显影响。渭河华县站 1974~ 1986年水量较大 ,渭淤 1~ 10断面仅淤积 0 0 6 5亿m3,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0 0 3m。以 1974~ 1986年为准 ,1987~ 1995年、1996~ 2 0 0 2年华县年均水量减少 2 2 8%、5 6 2 % ,年均沙量减少 11 6 %、34 4 %。渭淤 1~ 10断面 1987~ 1995年淤积 1 72亿m3,特别是 1994和 1995年的中小洪水 ,汛期淤积 0 85亿m3主河槽萎缩 ,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1 0 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同流量水位 蓄清排浑运用 水沙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湘潭-濠河口河段河道演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昌波 李昌玲 +1 位作者 李正最 隆院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6,共8页
针对近年来湘江下游枯水期水位过低,洪水期水位较高,下游人为因素不断影响湘江河道的通航条件,本文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湘潭-濠河口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特点。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各河段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湘江总体具有大水淤积、小... 针对近年来湘江下游枯水期水位过低,洪水期水位较高,下游人为因素不断影响湘江河道的通航条件,本文从不同方面综合分析了湘潭-濠河口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特点。通过同流量水位变化分析各河段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湘江总体具有大水淤积、小水冲刷的特点;依据河段中江心洲冲淤变化,得到湘潭-濠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特点,进一步指出不同河段冲刷淤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 河道演变 同流量水位 江心洲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沙平衡法计算河段冲淤量的误区 被引量:3
7
作者 程龙渊 薛晟 +4 位作者 李杨俊 张松林 李峰旭 曹卫东 王玉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7,30,共3页
用实测断面法、沙量平衡法和同流量水位法计算了兰州—利津相邻水文站间的时段平均冲淤厚度,结果显示:①沙平衡法冲淤量计算公式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②实测断面法可信度最高,悬沙平衡法可信度最低,同流量水位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③用同... 用实测断面法、沙量平衡法和同流量水位法计算了兰州—利津相邻水文站间的时段平均冲淤厚度,结果显示:①沙平衡法冲淤量计算公式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②实测断面法可信度最高,悬沙平衡法可信度最低,同流量水位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③用同流量水位差反映主河槽的冲淤变化,定性无误,可信度较高;④建议在无实测断面法冲淤量的河段,用同流量水位法计算区段主河槽冲淤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加沙量 区间引沙量 沙平衡法 实测断面法 同流量水位 河段冲淤量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防洪形势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侯志军 孙赞盈 侯佼建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下游河道的断面面积、平滩流量、3 000 m3/s流量时对应的水位、最大流量及堤防高程等要素变化的综述表明,目前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已经迅速增大。在目前来水来沙条件及现有水利工程调蓄下,当黄河下游发生历史洪水... 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下游河道的断面面积、平滩流量、3 000 m3/s流量时对应的水位、最大流量及堤防高程等要素变化的综述表明,目前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已经迅速增大。在目前来水来沙条件及现有水利工程调蓄下,当黄河下游发生历史洪水过程,花园口断面不会出现超过10 000 m3/s的洪峰流量。在未来黄河流域洪水水量及沙量减少条件下,通过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的调节,预测今后黄河下游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减少。大水带大沙的输沙特性已不存在,黄河下游河道依靠洪水排沙的几率明显降低。从长远看,黄河下游的泥沙问题依然存在。在未来洪水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小浪底水库塑造"人工"洪水实现水库排沙,并使下游河道产生冲刷仍是下游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由于黄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应转变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如何对下游滩区进行有效治理,发挥广大滩区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形势 同流量水位 平滩流量 水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黄河上游洪水及河道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侯素珍 王平 楚卫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8,共4页
2012年黄河上游洪水具有洪峰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洪水量大的特点,经过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调节,进入宁蒙河段的洪峰流量为2710—3520m3/s,沿程总体呈减小趋势;内蒙古河段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在三湖河口到头道拐河段发生大范围... 2012年黄河上游洪水具有洪峰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洪水量大的特点,经过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调节,进入宁蒙河段的洪峰流量为2710—3520m3/s,沿程总体呈减小趋势;内蒙古河段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在三湖河口到头道拐河段发生大范围漫滩。研究表明,经过洪水持续作用后,宁蒙河段平均河底高程下降,内蒙古河段1000m3/s同流量水位显著降低.三湖河口断面同水位过流能力增加约700m3/s;巴彦高勒一三湖河口泥沙冲刷0.421亿t,三湖河口一头道拐为淤积,其中主槽冲刷约0.260亿t、滩地淤积约0.725亿t;大漫滩洪水时的淤积量以及非漫滩洪水的主槽冲刷量均与水量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节 冲淤量 同流量水位 过流能力 洪水 2012年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渭河下游淤积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恩泽 张金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2,共2页
历史文献记载 ,渭河“水浅 ,沙深”。由汉至唐因渭河淤浅不能通航 ,多次另行开挖漕渠为京师运粮。三门峡水库建成前 ,渭河华县、咸阳、道口的同流量水位年平均上升 0 .0 2 0 0 .0 89m ,渭河下游也是淤积上升的。潼关是渭河下游侵蚀基面 ... 历史文献记载 ,渭河“水浅 ,沙深”。由汉至唐因渭河淤浅不能通航 ,多次另行开挖漕渠为京师运粮。三门峡水库建成前 ,渭河华县、咸阳、道口的同流量水位年平均上升 0 .0 2 0 0 .0 89m ,渭河下游也是淤积上升的。潼关是渭河下游侵蚀基面 ,潼关高程年平均上升 0 .0 35m ,渭河下游与潼关高程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平衡 同流量水位 侵蚀基面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量平衡法计算冲淤量的不确定度——兰州到花园口河段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龙渊 弓增喜 +2 位作者 和瑞莉 李静 宋海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内容有三 :一是研究分析兰州以下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段的主河槽冲淤厚度。二是对有实测断面法冲淤量河段 ,可用沙量平衡方程计算综合误差值 ;如用沙量平衡计算的冲淤量实际上包括了综合误差。三是用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 本文主要讨论内容有三 :一是研究分析兰州以下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段的主河槽冲淤厚度。二是对有实测断面法冲淤量河段 ,可用沙量平衡方程计算综合误差值 ;如用沙量平衡计算的冲淤量实际上包括了综合误差。三是用无实测冲淤变化资料河段 ,本文用同流量水位法和沙量平衡法估算兰州以下各个河段的冲淤厚度。还引用不同研究人员用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头道拐—龙门河段 195 9~ 1989年冲淤量 ,说明其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冲淤量不能反映实际的河道冲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流量水位 碛滩 兰州-花园口河段 沙量平衡法 冲淤量 实测断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分异与渭河减沙增流模拟
12
作者 王飞 李锐 +2 位作者 穆兴民 焦菊英 杨勤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67,共1页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沙问题突出,明显表现在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势恶化,同流量水位抬高,洪灾频发等,已经成为目前环境和灾害等研究的热点问题。渭河流域水沙问题的产生受降雨量减少、流域水土保持、水资源开...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沙问题突出,明显表现在径流量和泥沙量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势恶化,同流量水位抬高,洪灾频发等,已经成为目前环境和灾害等研究的热点问题。渭河流域水沙问题的产生受降雨量减少、流域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运行等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水土保持作为解决水沙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减少泥沙的同时也会减少径流量,对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讨论,而且已有学者明确提出在黄土高原地区需要提倡节水型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保措施 减沙 水资源开发利用 模拟 分异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地区 同流量水位 多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揭河底冲刷现象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龙渊 张成 +3 位作者 刘彦娥 席占平 朱英明 胡念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9,共9页
黄河1964~1977年六次揭河底冲刷洪水来源,除1970年8月一次洪水来源为府谷吴堡区间的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粗沙区暴雨洪水外,其它五次均为吴堡龙门区间的暴雨洪水。渭河1964~1992年七次揭河底冲刷洪水均为泾河的高含沙量洪水... 黄河1964~1977年六次揭河底冲刷洪水来源,除1970年8月一次洪水来源为府谷吴堡区间的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粗沙区暴雨洪水外,其它五次均为吴堡龙门区间的暴雨洪水。渭河1964~1992年七次揭河底冲刷洪水均为泾河的高含沙量洪水,主要来自马连河、蒲河和红河。黄河、渭河的揭河底冲刷的共同点是高含沙量大洪水,长河段的自上而下的沿程主河槽冲刷。黄河小北干流主河槽宽浅,单宽输沙率小,冲刷河段短,均未超过潼关;渭河主河槽窄,单宽输沙率大,冲刷河段长,1966年、1977年均发展到潼关和与溯源冲刷交会,导致潼关1000m3/s水位降低1.0~2.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河底冲刷 溯源冲刷 主河槽 同流量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