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模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68
1
作者 周华伟 温旭辉 +1 位作者 赵峰 张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1-99,10,共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但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影响转矩响应性能。传统的PI无法实现解耦,而电压前馈解耦策略对参数敏感,因此提...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但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影响转矩响应性能。传统的PI无法实现解耦,而电压前馈解耦策略对参数敏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内模的滑模电流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用内模控制策略控制理想电机解耦模型,保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使用积分滑模控制实现dq轴电流解耦,同时提高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对参数摄动和外扰动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实现dq轴电流解耦,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并且具有优良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电流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宇博 王旭东 周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2-1652,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对电机参数敏感、抗扰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偏差解耦控制电流的耦合项,发现相对于传统电压前馈解耦,偏差解耦的耦合项简单且易于控制,解决了传统电压前馈... 为解决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对电机参数敏感、抗扰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偏差解耦控制电流的耦合项,发现相对于传统电压前馈解耦,偏差解耦的耦合项简单且易于控制,解决了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解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电流滑模观测器的跟踪特性,将定子电流的估计值作为状态变量,反馈到系统输入端,用以补偿定子电流误差值。该方法不仅对电流环实现更好的补偿控制,还实现d、q轴电流完全解耦,保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电流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解耦控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南方 骆光照 刘卫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62,共6页
针对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的相互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误差的多项式交叉耦合补偿方案。以一阶延迟的电流环为目标,在经典的d轴和q轴电流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电流误差的交叉耦合补偿控制器,采用误... 针对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的相互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误差的多项式交叉耦合补偿方案。以一阶延迟的电流环为目标,在经典的d轴和q轴电流反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电流误差的交叉耦合补偿控制器,采用误差零点的Taylor展开式进行纯积分补偿结构的逼近,减小电压饱和效应,得到多项式结构的补偿控制器,并据此进行了误差讨论。相对于基本的电流反馈控制,该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实现d轴和q轴电流在动态调节过程中的控制,尤其是提高加速过程中电流的跟踪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 解耦控制 误差补偿 多项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电流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金刚 陈昆明 汤天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半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PWM变流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HDCWPS变流的整流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风能的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对直...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半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PWM变流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HDCWPS变流的整流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风能的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对直流母线电压和并网功率因数的控制。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其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永磁同步发电机 双PWM变流器 矢量控制 电流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偏差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小莉 王维庆 王海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49-2160,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表现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为解决同步旋转坐标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同时传统解耦方法在电感参数失配时解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偏差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电流解耦控制方法.该方... 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表现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为解决同步旋转坐标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同时传统解耦方法在电感参数失配时解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偏差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电流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电流偏差解耦控制电机模型的基础上,保证系统的良好的动态性能,并充分利用偏差解耦结构的灵活性,引入新的Z控制函数,设计滑模控制律,使其运动在滑模阶段,并且呈非线性光滑特性,以保证系统滑动模态,抑制抖振,从而实现dq轴电流较好的解耦效果,同时提高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因参数摄动和外在扰动的鲁棒性,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对传统解耦方法和新方法的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解耦控制 偏差解耦 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解耦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源控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峰宇 周兆忠 +1 位作者 赵颖 汪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1-738,共8页
为了提高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环频率响应能力和转速响应性能,针对其无源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因d轴、q轴电流存在耦合而造成期望互联矩阵未知参数过多的问题,结合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解耦的无源控制器新型设计方法。首... 为了提高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环频率响应能力和转速响应性能,针对其无源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因d轴、q轴电流存在耦合而造成期望互联矩阵未知参数过多的问题,结合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解耦的无源控制器新型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构建基于电流解耦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ort control Hamilton system with dissipation, PCHD)模型。然后,通过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控制(interconnection and damping assignment passivity-based control, IDA-PBC)方法,完成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源控制器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电压前馈解耦控制,消除了d轴、q轴电流的耦合关系,使期望互联矩阵的未知参数由3个减少为1个。最后,搭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测试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环采用基于电流解耦的无源控制器时,q轴电流响应频率由小于250 Hz增大为大于333 Hz;额定转速下的转速响应时间由0.16 s减小为0.11 s,超调量由2.0%减小为0.6%,稳态误差由5.98 r/min减小为1.15 r/min。研究结果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源控制器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控制 电流解耦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前馈解耦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CHD) 互联和阻尼配置(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东文 李崇坚 +1 位作者 吴尧 佟宁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79,共7页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选择d轴电流增量和q轴电流增量构成状态变量,推导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增量式状态方程,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的...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选择d轴电流增量和q轴电流增量构成状态变量,推导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增量式状态方程,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实现了对电流的前馈和反馈控制,可消除d轴和q轴电流的非线性耦合(运动耦合),改善电流控制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PI调节器电流控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去耦合效果和更快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pi调节器 非线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旋转坐标系中谐波电流分次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胜 费树岷 赵剑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54-162,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SRF)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谐波电流分次控制策略。为了实时提取各次SRF上同步谐波补偿电流直流量,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实现SRF上谐波电流的PI解耦控制,该策略摒弃了传统控制中采用低通滤波器(LPF)... 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SRF)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谐波电流分次控制策略。为了实时提取各次SRF上同步谐波补偿电流直流量,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实现SRF上谐波电流的PI解耦控制,该策略摒弃了传统控制中采用低通滤波器(LPF)的方法,充分利用谐波指令电流信息,通过简单的算法变换消除SRF上非同步谐波补偿电流交流扰动量,从而快速提取出该SRF同步直流量。通过建立APF同步旋转坐标系谐波数学模型,详细论述了所提SRF谐波电流分次控制策略,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由于消除了各次SRF电流闭环控制回路中的LPF延时,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动态响应速度以及控制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同步旋转坐标系 谐波电流分次控制 pi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蓄电池储能系统的STATCOM的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23
9
作者 薛畅 王建赜 +1 位作者 纪延超 江滨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8,共6页
FACTS装置若与储能系统相结合可扩大运行范围、提高性能、扩展功能、使输电更为柔性化。针对传统STATCOM只能单一的调节无功功率这一不足,提出一种结合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STATCOM,可实现无功功率与... FACTS装置若与储能系统相结合可扩大运行范围、提高性能、扩展功能、使输电更为柔性化。针对传统STATCOM只能单一的调节无功功率这一不足,提出一种结合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STATCOM,可实现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双重调节,即对系统的四象限补偿,同时直流侧电压基本恒定,无需控制。描述了STATCOM/BESS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数学模型。为实现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独立调节,采用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方法,并给出了PI参数的整定原则。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STATCOM/BESS采用该控制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动稳态特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蓄电池储能 四象限补偿 电流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栋炜 彭侠夫 蒋学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6-1565,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受交叉耦合、输出延时、参数失配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MPC的预测状态来减小输出延时对解耦所造成的影响,并使用历史数据进行反馈校正结合滚动...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受交叉耦合、输出延时、参数失配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MPC的预测状态来减小输出延时对解耦所造成的影响,并使用历史数据进行反馈校正结合滚动优化以消除参数失配和模型误差等因素对控制的影响,保证电流的跟踪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矢量控制的动态响应,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此外,该策略的参数整定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控制策略 动态响应 矢量控制 解耦电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零序电流自矫正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扬忠 程明 熊先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04-2512,共9页
逆变器死区、功率管导通压降及开关过渡过程等非线性因素易导致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严重畸变。该文针对六相对称偏置60°定子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DTC策略。首先,基于零序电流等... 逆变器死区、功率管导通压降及开关过渡过程等非线性因素易导致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多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严重畸变。该文针对六相对称偏置60°定子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DTC策略。首先,基于零序电流等于零思想进行电压矢量重构,并由此提出理想DTC;其次,基于死区补偿原理对实际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离散补偿;最后,利用PI调节器对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连续补偿,实现零序电流等于零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驱动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转矩动态响应特性;同时零序电流基本等于零,定子电流总谐波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DTC) 六相对称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零序电流 死区补偿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闭环控制系统数字PI参数整定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景林 公超 +1 位作者 韩泽秀 王晓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了研究简单、准确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改进了常用的在连续域内整定PI参数的过程,采用了在w'域内进行参数设计的离散化方法,将采样时间和零阶保持器(ZOH)引起的相角滞后直接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具体研究内容为... 为了研究简单、准确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改进了常用的在连续域内整定PI参数的过程,采用了在w'域内进行参数设计的离散化方法,将采样时间和零阶保持器(ZOH)引起的相角滞后直接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具体研究内容为:首先建立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并得到闭环系统的离散模型框图;接着利用工程经验将时域性能指标转换成开环频域特征量,并在w'域内解析计算得到了PI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采用先电流内环后转速外环的方式,仿真和实验发现利用该设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超调量小于5%,调节时间约1.92 s,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PI控制器参数整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pi控制器参数 离散化 电流 转速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过渡时的解耦补偿控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亮亮 梁悦 王旭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0,共7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在弱磁过渡时电流调节器瞬态饱和导致转速范围受限甚至失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解耦电流控制和电压指令补偿的电流矢量控制算法,解除了电机高速运行时d-q轴电流交叉耦合的影响,使...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在弱磁过渡时电流调节器瞬态饱和导致转速范围受限甚至失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解耦电流控制和电压指令补偿的电流矢量控制算法,解除了电机高速运行时d-q轴电流交叉耦合的影响,使得控制规律趋于线性化,避免PI调节器输出不正常;当调节器饱和时,通过补偿电压指令使调节器迅速退出饱和状态,消除了转速调节失控现象。给出了判断电流调节器是否进入饱和的监视方法,实时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退饱和的措施,使得控制更具智能特点。在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基础上,通过台架测试进一步证实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拓宽了电机的转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过渡 解耦控制 电压指令补偿 电流调节器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控制具有升压电路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益广 杨博 +1 位作者 沈勇环 谷鑫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2-937,共6页
为了改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在利用常规比例积分(PI)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PI复合控制的方法,用于电机转速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分析了具有升压电路并由脉宽调制型(PWM)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 为了改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在利用常规比例积分(PI)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PI复合控制的方法,用于电机转速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分析了具有升压电路并由脉宽调制型(PWM)逆变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结构和特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这种基于模糊PI复合控制、具有升压电路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可实现电机的平滑宽调速,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复合控制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压升压电路 最大转矩/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参考模型逆线性二次型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建英 刘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1-27,共7页
提出永磁同步电动机参考模型逆线性二次型(MR-ILQ)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的结构、数学模型,设计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器,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绘制了MR-ILQ最优电流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给出保证系统电流控制最优性的增益调... 提出永磁同步电动机参考模型逆线性二次型(MR-ILQ)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的结构、数学模型,设计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器,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绘制了MR-ILQ最优电流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给出保证系统电流控制最优性的增益调整参数的条件和保证系统实现电流准确跟踪的误差调整补偿器的取值规律。以内埋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电流控制和速度控制;MR-ILQ最优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的鲁棒性远远优于比例积分PI电流控制调速系统;给出的MR-ILQ最优电流控制增益调整参数和误差调整补偿器的理论确定方法与仿真试验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模型逆线性二次型 设计方法 永磁同步电动机 渐近解耦 电流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复矢量的PMSM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洪俊杰 何衍东 +1 位作者 黄健钊 李立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电压前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解耦控制系统在电机参数变化时存在解耦性能不佳问题,为此引入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解耦控制,复矢量控制通过引入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进行抵消,使系统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从而提高解耦效... 电压前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解耦控制系统在电机参数变化时存在解耦性能不佳问题,为此引入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解耦控制,复矢量控制通过引入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进行抵消,使系统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从而提高解耦效果,同时使用扰动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变化和电流耦合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观测补偿,降低dq轴电流耦合增益,改善复矢量控制器参数与电机参数失配时的解耦性能,提升系统的鲁棒性以及动态性能。通过与传统解耦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采用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dq轴电流动态跟踪性能,减少电流波动,验证了该策略对dq轴电流解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运行 电流解耦控制 复矢量 扰动观测器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PMLSM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希梅 吴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1-441,共11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存在电流耦合以及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参数变化的影响使系统鲁棒性降低,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SADRC-CDDC)方法。从参考电流与实际电流作差处引入两轴交叉耦合支路,建立含耦合项...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存在电流耦合以及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参数变化的影响使系统鲁棒性降低,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SADRC-CDDC)方法。从参考电流与实际电流作差处引入两轴交叉耦合支路,建立含耦合项的电流控制方程,计算出耦合量并对系统进行补偿,设计电流偏差解耦控制器(CDDC),用于削弱d、q轴电流耦合量的影响。但是当电感参数发生变化时,并不能实现解耦,为此利用滑模自抗扰控制器(SADRC)解决参数变化对系统造成的扰动,并对系统进行补偿,进而实现近似完全解耦。从理论上分析证明该控制器的渐近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通过系统实验,验证所设计的SADRC-CDDC方案的有效性,与CDDC相比,SADRC-CDDC在受到电流耦合、参数变化时,d轴电流最大振荡幅度减小了34.88%~54.76%,q轴电流最大振荡幅度减小了47.83%~71.43%,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电流耦合 参数变化 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滑模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政 平增 张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8755-8759,共5页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起到稳定接入点电压,有效地降低网损率和提高功率因数及防止非线性负荷的作用。但是STATCOM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为了保证输出电流快速无差地跟踪整定值需要对其进行解耦。通过对STATCO...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起到稳定接入点电压,有效地降低网损率和提高功率因数及防止非线性负荷的作用。但是STATCOM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为了保证输出电流快速无差地跟踪整定值需要对其进行解耦。通过对STATCOM基本结构进行分析,得到了耦合项的模型。采用模糊免疫PI控制和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原系统进行线性化的解耦,避免了有功和无功电流的耦合作用。最后运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解耦控制策略具有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模糊免疫pi控制 解耦控制 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电流解耦控制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宏亮 耿焱 翟伟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作为钻井液脉冲随钻测井技术中的最新技术,数据传输效率远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正脉冲型钻井液脉冲远传系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转阀的驱动电机,其动态性能直接影响着井下信息的传输质量。针对...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作为钻井液脉冲随钻测井技术中的最新技术,数据传输效率远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正脉冲型钻井液脉冲远传系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转阀的驱动电机,其动态性能直接影响着井下信息的传输质量。针对井下温度变化造成的电机参数不匹配,导致电机控制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复合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定子电阻压降、交叉耦合项、内部不确定干扰以及外部干扰等均视为扰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扰动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其补偿到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端,从而实现系统的解耦控制,达到精准控制电流环的目的。仿真分析中,当电阻参数不匹配时,将复合解耦应用在电机的电流环控制中,可以有效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性能,从而提高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的信息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钻井液脉冲器 永磁同步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动态解耦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多谐波电流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建亚 王凯 +1 位作者 朱姝姝 刘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4-652,共9页
利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流中低次谐波电流,可以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虽然控制五、七次谐波电流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但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有限。尽管三次谐波电流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但其控制复杂。为解决电机电流维... 利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流中低次谐波电流,可以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虽然控制五、七次谐波电流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但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有限。尽管三次谐波电流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但其控制复杂。为解决电机电流维数利用不足的问题,将传统的两空间矢量控制算法推广至零序子空间,实现对基波电流、三次谐波电流和五、七次谐波电流的解耦控制,能够充分利用双三相电机的谐波电流,提高双三相电机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三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多谐波电流协同控制提升系统输出转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多谐波电流控制 三空间矢量解耦矢量控制 转矩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