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与机器学习的非靶标金属组学预测PVC纳米塑料对水稻毒性的浓度依赖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魏超杰 解宏鑫 +2 位作者 王伟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5-1021,共7页
环境中的微/纳米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土壤中的微/纳米塑料不可避免对植物产生影响,因此预测微/纳米塑料的植物毒性可为土壤中微/纳米塑料治理提供抓手。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光谱与机器学习的... 环境中的微/纳米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土壤中的微/纳米塑料不可避免对植物产生影响,因此预测微/纳米塑料的植物毒性可为土壤中微/纳米塑料治理提供抓手。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光谱与机器学习的非靶标金属组学方法,以预测聚氯乙烯纳米塑料(nPVC)对水稻的毒性。首先将水稻暴露于不同浓度(500 ng/g与500μg/g)nPVC中,培养35 d后,收集水稻叶;其次,利用SRXRF研究暴露nPVC后水稻叶中金属组的变化;然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区分暴露不同浓度nPVC水稻样品。对SRXRF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非监督聚类,发现500μg/g组能够良好聚类,而500 ng/g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500 ng/g的nPVC暴露对植物的毒性远低于500μg/g nPVC。对SRXRF全光谱,利用线性模型k近邻算法(kNN)和非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建立预测模型,区分不同组别的准确率可达94.12%。为了提升运算速度,减少模型计算量,使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重采样算法(CARS)挑选特征光谱建立预测模型,区分不同组别的准确率为89.51%。相对全光谱模型,特征光谱预测模型虽然预测准确率下降了4.61%,但模型输入参数减少了99.38%,因此同样具有良好潜力。研究表明,基于SRXRF和机器学习的非靶标金属组学可准确预测不同浓度nPVC对水稻金属组的干扰程度,从而反映nPVC对水稻毒性的浓度依赖性。方法同样可用于预测其他微/纳米塑料毒性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纳米塑料 水稻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机器学习 非靶标金属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法研究单个大气PM_(2.5)颗粒物的源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晓林 岳伟生 +6 位作者 刘江峰 万天敏 张桂林 李燕 黄宇营 何伟 华魏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将高灵敏度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用于上海市大气PM2.5单颗粒物的源识别。分析了污染排放源的PM2.5单颗粒物,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污染排放源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能谱特征。同时分析了环境空气监... 将高灵敏度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用于上海市大气PM2.5单颗粒物的源识别。分析了污染排放源的PM2.5单颗粒物,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污染排放源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能谱特征。同时分析了环境空气监测样品PM2.5单颗粒物,结果表明,在上海市中心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机动车尾气为主,而在吴淞工业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钢铁工业尘和燃煤烟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模式识别 PM2.5 大气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单晶体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探针成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汤云晖 韩春明 +2 位作者 保增宽 黄宇营 何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7-371,共5页
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SRXRF)探针技术对河北峪耳崖和甘肃大水两地花岗岩中单颗粒磷灰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磷灰石含有P、Cl、S、K、Ca、Mn、Fe、La、Ce、Nd、Sm、Gd、Yb、Sr、Y、Zr、U、Th等多种元素,峪耳崖磷灰石富含Mn、Fe... 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SRXRF)探针技术对河北峪耳崖和甘肃大水两地花岗岩中单颗粒磷灰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磷灰石含有P、Cl、S、K、Ca、Mn、Fe、La、Ce、Nd、Sm、Gd、Yb、Sr、Y、Zr、U、Th等多种元素,峪耳崖磷灰石富含Mn、Fe,大水磷灰石则富含As。峪耳崖花岗岩为S型,大水花岗岩为I型,两地磷灰石在稀土元素(REE)含量上具有明显差别:大水磷灰石呈右倾的REE配分模式和明显的轻稀土(LREE)富集;而峪耳崖呈现上凸的REE配分模式和LREE亏损。依据磷灰石的REE配分模式可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以此作为花岗岩岩浆演化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探针分析 花岗岩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微探针研究宝石矿物成色与某些微量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庆骧 曹亚文 +2 位作者 潘巨祥 吴应荣 巢志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34,共4页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提供的同步辐射(SR)白光为激发源(束斑尺寸100μm×100μm,计数时间100s/点),研究了蓝宝石、红宝石、紫晶、祖母绿的天然、加工和合成品的微量元素成分,对于鉴别宝石提供...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提供的同步辐射(SR)白光为激发源(束斑尺寸100μm×100μm,计数时间100s/点),研究了蓝宝石、红宝石、紫晶、祖母绿的天然、加工和合成品的微量元素成分,对于鉴别宝石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探针 宝石 量元素 矿物 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组织微量元素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立 谢青 +3 位作者 蔡枫 余笑寒 李爱国 杨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翼状胬肉组织、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中钙、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差异。方法 8例(1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翼状胬肉组织、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中钙、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差异。方法 8例(1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翼状胬肉组织、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中钙、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及差异。结果翼状胬肉组织和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中存在钙、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检出率均为100%。正常结膜组织中钙、铜、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8545.50±903.65、1605.25±524.30、5171.02±712.04,均高于自体同侧翼状胬肉组织(4226.50±647.19、1004.10±135.55、3971.23±18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2、7.69、11.32,均为P<0.05)。正常结膜组织中铁、锌元素的含量(17653.67±10851.02、9703.88±3286.05)均低于自体同侧翼状胬肉组织(49198.48±21297.67、14907.71±182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6、9.60,均为P<0.05)。翼状胬肉组织微量元素分布在头部聚集较多,结膜组织微量元素分布呈分散性。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微量元素钙、铜、铅元素较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减少;锌、铁元素较自体同侧正常结膜组织增加。在翼状胬肉组织中微量元素分布呈一定规律性,正常结膜组织微量元素分布呈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在矿物微量元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桂萍 刘树文 +1 位作者 崔文元 黄宇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40-440,共1页
关键词 矿物 量元素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微探针研究石榴石中元素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安庆骧 詹秀春 +1 位作者 巢志瑜 吴应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9,共4页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提供同步辐射(SR)白光做激发源,束斑尺寸50μm×50μm,计数时间20s,位移200μm/步,扫描测量石榴石中元素(Fe,Mn,Ca)分布.得到清晰的元素分布图。
关键词 x射线探针 元素分布 石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中微量元素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赖潇静 李奇 +3 位作者 徐伟 陈栋梁 巫翔 秦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技术,对人工合成金刚石以及产自山东、辽宁、湖南的天然金刚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金刚石中,检测到了第四周期的元素(除As、Ge、Kr和Br外)和Pb;其中Fe、Co、Ni相对含量高,可能是合成时触媒...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技术,对人工合成金刚石以及产自山东、辽宁、湖南的天然金刚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金刚石中,检测到了第四周期的元素(除As、Ge、Kr和Br外)和Pb;其中Fe、Co、Ni相对含量高,可能是合成时触媒的混入引起的。天然金刚石中检测到的微量元素有Ca、Ti、Cr、Mn、Fe、Co、Ni、Cu、Zn、W、Au和Pb,但相对含量比合成金刚石中相应的微量元素相对含量低。不同产地的天然金刚石中的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反映了金刚石地幔生长环境的不同及岩浆对金刚石生长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 量元素 金刚石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尔德斯半岛3种金发藓植株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沈显生 孙立广 +3 位作者 尹雪斌 康士秀 吴自勤 何伟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了研究南极不同苔藓植株及其器官间的元素组成和分布的差异 ,我们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对菲尔德斯半岛 3种金发藓植株进行了重元素分析。这 3种植物是高山金发藓(Polytrichumalpinum) ,桧叶金发藓 (P .juniperinum)和极地金发藓 (P .... 为了研究南极不同苔藓植株及其器官间的元素组成和分布的差异 ,我们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对菲尔德斯半岛 3种金发藓植株进行了重元素分析。这 3种植物是高山金发藓(Polytrichumalpinum) ,桧叶金发藓 (P .juniperinum)和极地金发藓 (P .alpestre)。它们所含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主要有K、Ca、Mn、Fe、Cu、Zn和Sr等 ,这说明在菲尔德斯半岛 3种金发藓植株的生境条件是相似的。但是 ,在Polytrichumalpinum叶内 ,K峰远大于Ca ,Ca峰大于Fe ;在P .juniperinum植物叶片中 ,K峰大于Ca ,而Ca峰接近于Fe ;在P .alpestre叶内 ,K、Ca和Fe峰几乎相等。通过对P .alpestre不同部位进行X荧光分析 ,并用荧光计数法表示元素相对含量 ,我们发现各部位间的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在顶芽处 ,K的含量最高 ,K/Ca比等于 1 .30 ,而其他部位的K/Ca比均小于 1。在假根部位 ,Mn的含量在所有部位中是最高的 ,并且Mn/Fe比值最大 ,为 0 .2 1。在老叶片和假根部位 ,Cu/Zn比分别等于 1 .2 0和 1 .84,而其他部位的Cu/Zn比均小于 1。特别是这两个部位还出现了Br元素 ,这可能与器官的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 x射线荧光分析 南极 金发藓 重元素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3种海藻元素变迁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显生 康士秀 +2 位作者 巨新 黄宇营 吴自勤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研究海藻体内元素的变迁在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状况方面的应用 ,作者利用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 ,对分别在 1985年 7月和 1999年 7月采自中国山东省青岛海滨的浒苔 (Enteroinorpha prolifera)、海蒿子 (Sargassumpallidum)和鸭毛藻 (Symph... 为了研究海藻体内元素的变迁在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状况方面的应用 ,作者利用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 ,对分别在 1985年 7月和 1999年 7月采自中国山东省青岛海滨的浒苔 (Enteroinorpha prolifera)、海蒿子 (Sargassumpallidum)和鸭毛藻 (Symphyocladia latiuscula)进行了元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不同的海藻 ,各自有相当稳定的 XRF谱型。同 1985年样品的 XRF谱相比 ,在 1999年的所有样品中 ,许多元素的峰强都明显增高了。 Br的含量在鸭毛藻中最高 ,海蒿子次之 ,浒苔最少。同 1985年相比 ,1999年的鸭毛藻中 Br的含量几乎无变化 ,可能在 1985年就已接近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元素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 青岛 检测 海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对双柏恐龙化石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怡林 杨群 Ablett J 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94-1198,共5页
首次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法(SXRF)测试了双柏县安龙堡的恐龙化石,在其截面上原位获得了Ca,Fe,Mn,Cu,Zn,As,Y和Sr等八种元素的分布图。测试结果表明,各种元素在化石中的分布是非均匀的,与一般的矿物岩石元素的分布不同。元素分布图表明... 首次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法(SXRF)测试了双柏县安龙堡的恐龙化石,在其截面上原位获得了Ca,Fe,Mn,Cu,Zn,As,Y和Sr等八种元素的分布图。测试结果表明,各种元素在化石中的分布是非均匀的,与一般的矿物岩石元素的分布不同。元素分布图表明,在双柏恐龙化石中未检测到As元素,与四川自贡恐龙由于As元素高的非正常死亡相比,双柏恐龙属正常死亡情形。在分布图中容易看出,化石中的Fe和Mn元素是共生的;Sr和Y两种元素也是共生的,显示化石在成岩过程中,所含Fe,Mn,Sr,Y的化合物胶体均为带异种电荷的颗粒,据此可推知当时这些元素所属化合物的可能形式。同步X射线荧光显微探测法研究恐龙化石元素分布具有原位、快速、准确、直观等优势,它可以将共生元素分离开来,这是XRD和等离子光谱等测试手段不能实现的。恐龙化石微量元素的分布,揭示了化石微区矿物结构的相关信息,这对于挖掘化石蕴涵的古地质特征,恢复古地理、古地质研究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双柏恐龙化石 量元素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步辐射加速器X射线微荧光测量石筍沉积层以重建阿尔卑斯古气候及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历史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俊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古气候 x射线 加速器 社会影响 沉积 荧光 历史 人类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步辐射X射线研究无机化合物粉末的荧光性质
13
作者 王效忠 顾以藩 +8 位作者 张家善 隋洪志 贾向军 陈宇 朱祖祺 祁步嘉 刘功发 沈冠仁 孙汉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2-26,共5页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 4W 1B光束线上建立了利用准单色X射线测量粉末样品荧光性质的实验系统。测量了 33种无机化合物 (或掺杂 )的相对荧光强度及荧光衰退时间。若干已知闪烁性能样品的测试结果展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敏性。
关键词 无机粉末 同步辐射x射线 荧光 相对强度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检测翼状胬肉实验条件的探讨
14
作者 彭立 谢青 +1 位作者 蔡枫 李爱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检测翼状胬肉,探讨其实验条件。方法 6例(6眼)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对翼状胬肉组织及同侧结膜组织于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探索,胬... 目的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检测翼状胬肉,探讨其实验条件。方法 6例(6眼)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对翼状胬肉组织及同侧结膜组织于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探索,胬肉组织及同侧结膜组织标本经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后,蔗糖溶液冲洗后,行厚度40μm冰冻切片时检测能得到满意效果。很好地检测出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可以清晰看到微量元素分布,载体上切片物不容易脱落。结论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研究胬肉组织类标本时需要控制切片厚度在40μm左右,所依附的载体为6μm的Mylar膜。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为翼状胬肉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同步辐射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和吸收谱技术在环境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院霞 史雪倩 +5 位作者 李红 白旭 张晨曦 李玉锋 赵甲亭 高愈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8,共9页
汞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重金属污染物,被许多国际组织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常规的汞分析手段,例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荧光光谱(AFS)等,对汞的分析精度较高,方法比较成熟,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也较高。同步辐射技术由于其... 汞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重金属污染物,被许多国际组织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常规的汞分析手段,例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荧光光谱(AFS)等,对汞的分析精度较高,方法比较成熟,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也较高。同步辐射技术由于其高、精、准的优势,且对样品前处理要求比较简单、可实现原位无损分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中。随着研究的发展,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SRXAS)技术在环境汞污染分析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环境汞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同步辐射技术对于汞分布蓄积、含量和化学形态分析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回顾了本项目组和其他一些研究组近几年关于SRXRF和SRXAS技术在环境介质如土壤、植物体内汞的分布蓄积、相对含量和化学形态转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对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及生物体汞污染水平、毒性机理和生态毒理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生态毒理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和吸收谱 环境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自由空气电离室电子损失和散射荧光修正因子的蒙卡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继利 王培玮 +3 位作者 吴金杰 李论 方方 杨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采用了蒙特卡罗程序EGS5对6~ 20 keV同步辐射低能X射线自由空气电离室的电子损失修正因子和散射荧光修正因子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能量范围6~ 20 keV的低能X射线,电子损失修正因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当能量增加时,荧光散射修... 采用了蒙特卡罗程序EGS5对6~ 20 keV同步辐射低能X射线自由空气电离室的电子损失修正因子和散射荧光修正因子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能量范围6~ 20 keV的低能X射线,电子损失修正因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当能量增加时,荧光散射修正因子数值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自由空气电离室 低能x射线 EGS5蒙卡模拟 电子损失修正因子 散射荧光修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宇营 钟信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340,共8页
同步辐射光源是带电粒子在加速器储存环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沿轨道切线方向发射出的辐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是以同步辐射X射线作为激发光源的X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包括了用于微区及微量元素分析... 同步辐射光源是带电粒子在加速器储存环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沿轨道切线方向发射出的辐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是以同步辐射X射线作为激发光源的X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包括了用于微区及微量元素分析的同步辐射XRF、用于表面及薄膜分析的同步辐射全反射X射线荧光(SR-TXRF)以及用于三维无损分析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扫描和成像方法(如X射线荧光CT、X射线荧光全场成像、共聚焦X射线荧光和掠出射X射线荧光等)。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元素的特征X射线发射波长或能量,识别元素,该方法首先通过测量发射的特征线强度,然后将该强度与元素浓度联系起来,对给定元素进行量化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可以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谱亮度高,可调谐,相干性、准直性及偏振性好,可以用于分析样品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近些年来随着新光源技术的使用、分析软件的更新换代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对同步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产生了极大促进,采用新型X射线光学元件和探测器,能极大提升分辨率和探测效率,促进相关学科应用的发展。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状况,给出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光束线站最新技术方面的发展概况,并列举了一些典型应用成果,例如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地质考古、材料科学和物理及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国内外同步辐射技术发展现状、应用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光学 x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玉烜 张新夷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8,共1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进行X射线三维成像的工作原理及进展状况 ,详细论述了X射线三维成像的两种方法 ,X射线全息及CT技术 ,以及通过两者的结合 (HCT)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技术 ;介绍了同轴全息中消除“双生像”噪声... 本文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进行X射线三维成像的工作原理及进展状况 ,详细论述了X射线三维成像的两种方法 ,X射线全息及CT技术 ,以及通过两者的结合 (HCT)进行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技术 ;介绍了同轴全息中消除“双生像”噪声的数字方法 ,讨论了影响分辨率的各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三维成像 成像 同步辐射 CT x射线全息 H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SAXS技术在TATB含能材料微孔结构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波 董海山 +5 位作者 董宝中 陈银亮 陈喜平 夏庆中 荣利霞 赵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TATB含能材料的微结构对该材料的感度等有明显的影响 ,因而对于材料的安全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小角X射线散射 (SAXS)技术是一种分析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 ,应用SAXS分析技术可以获取材料中几纳米到几百纳米尺度范围的亚微结构信息... TATB含能材料的微结构对该材料的感度等有明显的影响 ,因而对于材料的安全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小角X射线散射 (SAXS)技术是一种分析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 ,应用SAXS分析技术可以获取材料中几纳米到几百纳米尺度范围的亚微结构信息。利用同步辐射作为X射线源对TATB钝感炸药进行了小角散射实验测量 ,获得了SAXS测量谱。对实验谱数据进行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SAxS 小角x射线散射 TATB材料 含能材料 孔结构 感度 安全性 观结构 钝感高能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宏体化石骨骼以及埋藏环境元素特征——以中三叠世盘县混鱼龙为例
20
作者 王一诺 付宛璐 +4 位作者 周敏 鲁昊 孙作玉 姚明涛 江大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4-1981,共8页
应用可对脊椎动物骨骼化石及其围岩元素特征进行原位无损检测的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Micro-XRF)对距今约2.44亿年的中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盘县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正模及副模化石标本进行扫描,将获取的整体元素分布模式可视化... 应用可对脊椎动物骨骼化石及其围岩元素特征进行原位无损检测的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Micro-XRF)对距今约2.44亿年的中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盘县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正模及副模化石标本进行扫描,将获取的整体元素分布模式可视化,并以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对部分相关特征区域进行辅助扫描。扫描结果显示,骨骼化石与围岩的元素分布呈现明显差异,骨骼化石以Ca、P、Sr、Y等元素富集为代表;围岩以Ca、K、Fe、Mn等为特征元素。此外,Zn在副模标本中呈现差异分布,躯干部位Zn富集,高于头骨。研究认为Micro-XRF扫描结果可详细揭示盘县混鱼龙的骨骼解剖学特征,补充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法从化石上看到的右前肢及腹膜肋等重要信息,并可以更好地区分钙质围岩和骨骼。同时,经海陆对比,发现埋藏环境对不同元素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元素如Th、Ce、Cu、Sr表现出对埋藏环境的响应,而与骨骼相关的部分元素如Ca、P、Y受埋藏环境影响较小。另外,Zn在骨骼化石不同部位的差异分布很可能受骨骼发育影响,在副模化石标本上Zn富集的椎体及肋骨可能处于快速骨化阶段,推断该个体可能为亚成年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盘县混鱼龙 化石 围岩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