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生化分子的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玉晓 劳文文 +4 位作者 王子逸 邝平 林伟德 朱红艳 戚泽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458,共5页
癫痫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整个或局部脑区神经元异常同步化高频群集动作电位发放。利用神经毒素海人藻酸(KA)立体定位注射入大鼠海马,诱导大鼠产生癫痫持续状态,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应用同步辐射显微光谱和... 癫痫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整个或局部脑区神经元异常同步化高频群集动作电位发放。利用神经毒素海人藻酸(KA)立体定位注射入大鼠海马,诱导大鼠产生癫痫持续状态,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应用同步辐射显微光谱和同步辐射显微光谱成像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后24小时的颞叶癫痫大鼠海马角(CA)1区神经元生物化学分子的胞内浓度和分布是否改变。结果显示反映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在1 655cm-1的振动频率和属于脂类功能集团的2 800~3 000cm-1振动频率,在正常对照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内呈高浓度分布,但在癫痫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反映蛋白质二级内呈低浓度分布,并且以细胞核分布浓度最低,但在神经元胞体外围分布浓度相对较高。属于核酸集团的1 055~1 054cm-1 PO2反对称拉伸振动在正常和癫痫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内分布趋势没有差异,都在胞体内呈高浓度分布,尤其在细胞核分布浓度最高。对属于酰胺Ⅰ的吸收频率进行二级导数分析显示癫痫海马神经元的酰胺Ⅰ相对于正常对照多出1个1 653cm-1附近的负峰。以上结果提示在发生癫痫持续发作后海马神经元生物化学分子的细胞分布会出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成像 生物化学成分 癫痫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卫 李承祥 +1 位作者 张国斌 盛六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具有测量灵敏度高、微区分析和无损检测等优点,在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常规红外光源的低亮度、低空间分辨率、得到的显微光谱信噪比差,限制了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应用。同步红外辐... 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具有测量灵敏度高、微区分析和无损检测等优点,在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常规红外光源的低亮度、低空间分辨率、得到的显微光谱信噪比差,限制了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应用。同步红外辐射以其高亮度的特性成为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理想光源,将其分辨率提高到接近红外波长或衍射限,极大地提高了红外显微光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红外 微光 微区分析 材料学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梁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明霞 田甜 +4 位作者 刘立媛 步绍翀 东莉洁 张欣欣 张洪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46-3351,共6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眼压升高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由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外流排出系统发生病变、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所致。研究表明,房水中存在的转化生长因子-β能够使小梁细胞纤维化...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眼压升高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和发展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由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外流排出系统发生病变、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所致。研究表明,房水中存在的转化生长因子-β能够使小梁细胞纤维化,诱导小梁细胞过度增殖,从而阻碍房水外流,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病程进展缓慢,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才会被发现,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结合高亮度、高分辨率的同步辐射源,同时配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红外显微镜,可以实现细胞的检测。这对从分子层面获取细胞的变化信息,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有很多红外光谱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报道,但是应用红外光谱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细胞等生物医学体系仍然是亟待发展的领域,并且目前未找到关于红外光谱用于小梁网细胞的检测报道。在体外用转化生长因子-β对老鼠小梁网细胞进行诱导,使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模拟小梁细胞纤维化过程。对小梁网细胞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形成的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及光谱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同步辐射用于早期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肌成纤维细胞内的弹性蛋白明显高于小梁网细胞,而弹性蛋白中95%为非极性氨基酸,即氨基酸的侧链基团R基只有C和H两种元素。对比两种细胞的红外谱图,发现在2 934,2 900和2 845cm^-1,肌成纤维细胞的CH3,CH2和CH的伸缩振动明显强于小梁网细胞,推测可能是由于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后细胞内弹性蛋白增加所致。在细胞层面检测了小梁网细胞的过度增殖,为将来可以直接获取细胞的红外光谱从而检测小梁网细胞的增殖程度,进而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等疾病奠定了基础。得出同步辐射红外谱学与显微成像有望成为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手段的结论,也为将来便携式红外显微光谱仪临床实时检测青光眼等疾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成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弹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6-OHDA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海马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红艳 吴凌燕 +3 位作者 裴虓 戚泽明 王玉银 刘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hydroxydopamine(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所致帕金森病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的生物化学成分改变。研究样本为6-OHDA诱导的帕金森大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与正常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比较,PD大鼠样品在属于脂类的... 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hydroxydopamine(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所致帕金森病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的生物化学成分改变。研究样本为6-OHDA诱导的帕金森大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与正常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比较,PD大鼠样品在属于脂类的CH2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的2 924和2 850cm-1的振动吸收积分面积以及在峰值位于1 736cm-1的伸缩振动吸收积分强度比正常大鼠都有增加,提示PD样品脂质含量升高,而在属于核酸的PO2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的强度比正常大鼠样品下降,提示PD样品中核酸的含量比正常样品减少。蛋白质的振动没有发现异常。该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存在生物化学成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海马神经元 生物化学成分 同步辐射红外微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6-OHDA诱导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红艳 裴虓 +4 位作者 吴凌燕 戚泽明 王玉银 刘波 周厚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神经毒素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的人神经瘤母细胞系SH-SY5Y是一种经典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OHDA处理的SH-SY5Y细胞系的生物化学成分。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所含磷脂的平均饱和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质... 神经毒素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的人神经瘤母细胞系SH-SY5Y是一种经典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OHDA处理的SH-SY5Y细胞系的生物化学成分。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所含磷脂的平均饱和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的β-sheet的比例明显增高,核酸的含量明显下降,提示神经毒素6-OHDA对细胞造成了严重的氧化损伤。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能够精确有效的检测到细胞生化成分的改变,从而对细胞的病理损伤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H-SY5Y细胞 生物化学成分 同步辐射红外微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相关神经肽Substance P改变肿瘤细胞组分的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6
作者 杨超 朱朕 +7 位作者 李静 孙运恒 欧阳雪岩 王佳唯 黄骞 丁罡 王耀晟 姜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79-3584,共6页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的控制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疼痛促进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到全面的解析。Substance P(SP)作为介导疼痛的神经肽在癌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通过同步辐射...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的控制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疼痛促进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到全面的解析。Substance P(SP)作为介导疼痛的神经肽在癌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通过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对SP刺激后的肿瘤细胞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分析,以期揭示疼痛促进肿瘤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 MCF-7及肺癌细胞系A549, SPCA-1中,反映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在1 655 cm^-1附近的吸收峰发生蓝移,说明SP刺激肿瘤细胞可能引起肿瘤细胞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在MDA-MB-231和A549细胞系中,光谱1 500~1 600 cm^-1波段和1 600~1 700 cm^-1中酰胺Ⅰ吸收峰和酰胺Ⅱ吸收峰也显著下降,说明在这两种细胞系中,肿瘤细胞的蛋白质表达也出现明显降低。A549细胞系中,光谱1 070~1 090cm^-1区段和1 230~1 250cm^-1中磷酸二酯基团的正反伸缩振动峰位蓝移,表明疼痛介质SP刺激A549细胞系还影响了该细胞系核酸的结构,提示SP可能引起肿瘤细胞抑癌基因的损伤及癌基因的激活。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通过对单一肿瘤细胞的光谱成像分析,揭示了持续性疼痛症状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可能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及核酸的结构实现的。光谱学结果显示,疼痛等不良症状的存在,疼痛相关物质的释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内蛋白质结构和表达及肿瘤细胞核酸变化,对肿瘤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提示在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肿瘤细胞的杀灭,更需重视对周边症状的对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成像 P物质 乳腺癌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胆汁及胆囊癌组织的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钟佳佳 沈盛 +3 位作者 周晓洁 董家蒙 刘寒 唐雨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共2页
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亮度是普通光源的100~1 000倍,在测试微小样品时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本文利用同步辐射显微红外比较了患有良性和恶性肿瘤病人的胆汁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将新鲜胆汁滴在基片上,能无损测试样品。通过比较发现... 同步辐射红外光源的亮度是普通光源的100~1 000倍,在测试微小样品时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本文利用同步辐射显微红外比较了患有良性和恶性肿瘤病人的胆汁样品,在测试过程中将新鲜胆汁滴在基片上,能无损测试样品。通过比较发现患良性肿瘤病人的胆汁样品中具有更高含量的脂类,而患恶性肿瘤病人的胆汁样品则含有较高含量的磷酸脂,且两者含有的胆红素和蛋白质在组成和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利用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对患胆囊癌病人的癌症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微区成像,并且利用层次聚类分析可知,癌症组织比癌旁组织具有更高的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 红外 胆汁 胆囊癌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PS/上海光源BL01B同步辐射红外谱学线站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晓洁 钟佳佳 +2 位作者 董家蒙 唐雨钊 陈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9-30,共2页
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SR)红外光具有亮度高、光谱范围宽等优异的性质。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建设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National Facility for Protein Science,NF... 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SR)红外光具有亮度高、光谱范围宽等优异的性质。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建设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National Facility for Protein Science,NFPS)BL01B红外线站可进行高分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显微研究,空间分辨率可达衍射极限。自2015年红外线站正式开放以来,来自多个领域的课题组与红外线站合作做出了诸多创新性的重要成果。本综述将对近三年内BL01B红外线站的用户应用成果进行介绍,并对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讨论。这些应用涉及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药物科学、细胞生物学和高压科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红外 红外线站 傅里叶变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阿达玛变换显微光谱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昊 唐宏武 +3 位作者 李莹 刘传银 赵莉敏 吴琼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5-388,共4页
阿达玛变换(HT)是一种多通道的光谱调制技术,基于这一原理,研制了一种显微光谱成像系统。通过光学设计,除可以获得微小试样(如单个细胞)的光谱以外,还可以对试样进行分光谱成像,得到分辨率为256×256像素的256级灰度图像。通过对两... 阿达玛变换(HT)是一种多通道的光谱调制技术,基于这一原理,研制了一种显微光谱成像系统。通过光学设计,除可以获得微小试样(如单个细胞)的光谱以外,还可以对试样进行分光谱成像,得到分辨率为256×256像素的256级灰度图像。通过对两种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CdSe/ZnS量子点进行的分光谱成像测试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光谱成像能力,可以对具有复杂光谱的物质针对其某一特定成分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变换 微光成像 量子点(Q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技术在骨病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建华 黄凤玲 +1 位作者 钱志余 谢捷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0-343,共4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成像原理和模式选择,引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显微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骨病光谱成像这一特定研究方向,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用于研究骨石化病、成骨不全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化症等骨病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局限性,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成像 高分辨 骨病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藻类显微光谱成像分类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宁 周新勇 +2 位作者 徐晓轩 梁骏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4-958,共5页
通过显微成像光谱技术对淡水藻类进行成像光谱的测量,并试图同时从形貌和化学成分两个方面给出藻类识别的综合方法。首先利用显微图像技术对单个藻种进行观察测量,进行形貌学分类,再通过成像光谱仪获得藻类的吸收光谱立方体,然后利用小... 通过显微成像光谱技术对淡水藻类进行成像光谱的测量,并试图同时从形貌和化学成分两个方面给出藻类识别的综合方法。首先利用显微图像技术对单个藻种进行观察测量,进行形貌学分类,再通过成像光谱仪获得藻类的吸收光谱立方体,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处理,得到区分形貌相近的不同藻类的光谱特征参数,在化学成分上将其区分。本方法对准确进行藻类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藻类 微光成像 吸收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及其在高性能纤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熊磊 于伟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2-97,共6页
介绍了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其主要分析技术。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高性能纤维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KTIR 红外微光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平 黎世莹 +4 位作者 李正东 邵煜 李立 陈圆圆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47-450,共4页
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可收集微小物体的红外光谱信息,针对组织切片和细胞进行扫描,记录选择区域像素位点的红外光谱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出组织和细胞中光谱吸收峰的二维和三维光谱映射图像。由于红外光谱对生物大分子的敏感... 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可收集微小物体的红外光谱信息,针对组织切片和细胞进行扫描,记录选择区域像素位点的红外光谱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出组织和细胞中光谱吸收峰的二维和三维光谱映射图像。由于红外光谱对生物大分子的敏感性,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分析组织和细胞的生化构成、分子分布、代谢变化。本文阐述了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综述[文献类型]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研究BTF炸药老化中的组分迁移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秀兰 睢贺良 郝晓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5-56,共2页
在贮存老化过程中炸药的组分迁移是常见现象,易迁移组分的迁移、重聚、再结晶等过程对装药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严重的会使得装药发生失效。装药的组分迁移过程的精细化表征是一个难点。本文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针对BTF炸药组分的分布... 在贮存老化过程中炸药的组分迁移是常见现象,易迁移组分的迁移、重聚、再结晶等过程对装药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严重的会使得装药发生失效。装药的组分迁移过程的精细化表征是一个难点。本文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针对BTF炸药组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精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BTF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老化过程中BTF的组分分布情况,从中探索了BTF的组分迁移规律及其表征方法。实验获得了BTF的组分分布情况,发现BTF具有较强的耐迁移能力,在经历100,110,130℃进行20,24和17h的老化过程中BTF发生了轻微的迁移现象。该研究表明显微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研究BTF组分迁移规律的表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BTF炸药 组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俣 袁伟东 +5 位作者 周禹 张聪 王大臣 蒋雪松 周宏平 姜洪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1-391,共11页
高效获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信息是实现食品在线检测和智能分选的基础。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HSI)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微成像技术则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传统检测手段,可精确提供... 高效获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信息是实现食品在线检测和智能分选的基础。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HSI)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微成像技术则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传统检测手段,可精确提供食品细胞及组织层面的微观结构信息。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microscope imaging,HMI)集成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获取样品的光谱和空间信息,还可以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HMI能够实时获取食品样品的丰富信息,并实现多维分析,为食品质量评估和安全检测提供更全面、准确和高效的手段。因此HMI在食品质量分析与安全检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研究者正不断开展相关研究。该文旨在介绍HMI的原理与系统组成,并总结其在食品质量监测和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现阶段的应用瓶颈也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拓展检测适应性和与其他技术联用的兼容性等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HMI在食品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高光成像 红外 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岩心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乔松 于肇贤 +1 位作者 李静 陈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1-454,共4页
虽然用红外光谱显微探针方法研究岩心中碳质物已有很多工作,但是通常对诸如岩心等样品物性的光谱学微探针实验研究多是局限于对经过复杂处理分离出的微小样品或样品中个别位点所得的结果,缺乏对复杂样品各组分(或基团)的空间分布及其相... 虽然用红外光谱显微探针方法研究岩心中碳质物已有很多工作,但是通常对诸如岩心等样品物性的光谱学微探针实验研究多是局限于对经过复杂处理分离出的微小样品或样品中个别位点所得的结果,缺乏对复杂样品各组分(或基团)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光谱成像分析系统将光谱技术与成像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可在光谱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目标样品进行分析和识别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用红外显微成像光谱研究岩心的工作则少有报道。文章报道了应用透射和衰减全反射(ATR)两种方式对含油岩心进行了显微红外光谱成像(Mapping)的研究。从灵敏度、信噪比、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对两种方式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红外成像 透射 衰减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同步辐射显微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希跃 刘刚 +3 位作者 常振旗 李文杰 周杰 田扬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559,共4页
针对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结构特点,引入了同步辐射显微技术对微球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微球的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观测到壳层内壁大多呈光滑的圆弧,也有局部由若干个小圆弧连接组成;利用同步辐... 针对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结构特点,引入了同步辐射显微技术对微球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微球的内部形貌进行了表征,观测到壳层内壁大多呈光滑的圆弧,也有局部由若干个小圆弧连接组成;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法对核内物质的组分进行了研究,结合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到的微球壳层内壁的高吸收现象,初步验证了微球内铁离子在辐照下被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表明了利用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来开展化学反应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 X射线成像 同步辐射红外微光 毛细管微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膜的红外显微成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柳洪超 尤瑜生 吴立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1,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对聚合物复合膜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为7层对称结构,分别由(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氨酯等组成。该技术可以实现聚合物多层复合膜的快速定性分析,这对聚合物...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对聚合物复合膜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为7层对称结构,分别由(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氨酯等组成。该技术可以实现聚合物多层复合膜的快速定性分析,这对聚合物多层复合膜行业的质量控制和多层复合膜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红外 聚合物 复合膜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组织切片的显微反射红外光谱
19
作者 姚杰 李茜 +2 位作者 陈维 刘玉芳 王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用电镀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得Co—Ni—Cu金属合金膜,将其用作红外显微反射吸收样品的载玻片,研究了大鼠脑组织切片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该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当大鼠脑组织切片在4μm时可得到脑组织中脂类,蛋白质类和磷酸酯类物... 用电镀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得Co—Ni—Cu金属合金膜,将其用作红外显微反射吸收样品的载玻片,研究了大鼠脑组织切片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该合金镀层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当大鼠脑组织切片在4μm时可得到脑组织中脂类,蛋白质类和磷酸酯类物质的的红外光谱信息。其中在1 740和1 718cm-1处的吸收峰为脂类的特征峰;1 648和1 544cm-1的为酰胺Ⅰ带和酰胺Ⅱ的特征峰;1 234和1 070cm-1为磷酸酯的特征峰。谱图还显示大鼠脑干中的磷酸酯含量高于小脑中的含量。与显微衰减全反射模式相比,反射吸收模式所测得的红外光谱谱峰信号更强。而且,该方法不接触样品,对样品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损无接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吸收红外微光 Co—Ni—Cu镀层载玻片 大鼠脑组织 A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静 李美超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文中对显微红外光谱技术(IRMS)在近年中(1994-2009)的发展和应用作了评述。主要涉及内容有:IRMS法的特点,IRMS仪器的常规附件在微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电化学原位扫描显微红外反射光谱的原理及应用,IRMS在药理学方面的应用以及IRMS在刑... 文中对显微红外光谱技术(IRMS)在近年中(1994-2009)的发展和应用作了评述。主要涉及内容有:IRMS法的特点,IRMS仪器的常规附件在微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电化学原位扫描显微红外反射光谱的原理及应用,IRMS在药理学方面的应用以及IRMS在刑事侦破化学方面的应用等。(引述文献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微光 晚近进展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