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1
作者 徐明星 何玉灵 +3 位作者 张文 代德瑞 付滋翔 万书亭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4,共13页
针对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系统耦合振动问题,重点研究了发电机定子-绕组系统的一、二次强迫耦合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发电机铁心和绕组系统的力学解析模型,推导得到了定子铁心所受的磁拉力解析表达式、定子绕组所受的电磁力解析表达式,... 针对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系统耦合振动问题,重点研究了发电机定子-绕组系统的一、二次强迫耦合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发电机铁心和绕组系统的力学解析模型,推导得到了定子铁心所受的磁拉力解析表达式、定子绕组所受的电磁力解析表达式,分析两种载荷各自的激励特性和相互间的耦合特性、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的振动响应特性。然后,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了发电机三维全局模型并进行了机-电-磁多场耦合仿真计算,得到了铁心与绕组的载荷激励数据和力学响应数据。最后,利用YC-3型一、二次强迫振动耦合实验机组,对绕组所受到的一次强迫振动、二次强迫振动和一、二次强迫耦合振动特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发电机运行时定子-绕组系统激励及其一、二次强迫振动均为耦合加成关系,端部绕组耦合激励/耦合振动主要包括直流分量和二倍频成分,且直流分量和二倍频成分的幅值大于仅受单一激励下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定子-绕组系统 定子磁拉力 绕组电磁力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研究
2
作者 王秀云 陈清沅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7-274,共8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电网扰动过程中的有功和频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SG自适应有功控制方法。该控制策略是通过补偿频率的差额量,再将补偿量叠加到原有的有功功率输出上,加速VSG有功功率指令...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电网扰动过程中的有功和频率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SG自适应有功控制方法。该控制策略是通过补偿频率的差额量,再将补偿量叠加到原有的有功功率输出上,加速VSG有功功率指令值的追踪,减少暂态过程中有功功率的不平衡超调。在此基础上,与VSG的自适应协调控制相结合,该自适应控制较传统控制方法更能发挥出逆变器参数灵活可调的优势,根据VSG角速度变化量实时进行下垂系数、惯量系数和阻尼系数的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改善有功和频率振荡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频率控制 频率补偿 自适应调节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死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μ-修整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家军 许镇琳 +1 位作者 王豪 孟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由PWM逆变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机械负载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因为PWM逆变器死区的存在,在低速以及调制频率很高时,死区特性将会导致逆变器的 输出电压包含很大的谐波分量,使...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由PWM逆变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机械负载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因为PWM逆变器死区的存在,在低速以及调制频率很高时,死区特性将会导致逆变器的 输出电压包含很大的谐波分量,使得电机转矩发生很大的脉动,甚至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有些学者采用变结构控制降低死区的影响,由于变结构控制本身具有抖振现象,这使得所设计的控制器在到达滑模平面之前很容易激起系统的未建模动态,导致系统无法克服逆变器死区的影响。该文采用具有“.修整项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来降低抖振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影响。设计两个参数,通过调节设计参数可以很容易控制抖振。该控制器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控制器不但可以消除逆变器死区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使系统全局稳定并且达到准确的位置跟踪。最后利用MATLAB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优于自适应变结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调速系统 μ-修整变结构控制 逆变器 死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振动特性及抑制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枭 成豪杰 +2 位作者 唐旭 马兆兴 王瑞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48-7158,共11页
电磁振动水平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为了有效抑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振动,首先建立了转子永磁体磁动势、定子绕组电流磁动势与定子齿槽相互作用产生的径向电磁力的解析分析模型。然后建立了电机的变参数矢量控制系统的... 电磁振动水平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为了有效抑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振动,首先建立了转子永磁体磁动势、定子绕组电流磁动势与定子齿槽相互作用产生的径向电磁力的解析分析模型。然后建立了电机的变参数矢量控制系统的场路耦合联合分析模型,以一台11 kW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样机,利用机械阻抗法得到了电机主要低阶电磁力产生的电磁振动噪声频谱,确定了对电机电磁振动起主要作用的低阶电磁力的频率。最后利用遗传-蚁群算法,研究了通过优化电机的定子齿槽参数有效削弱具有上述频率的低阶电磁力,从而有效抑制电机的电磁振动。结果显示,利用所提方法确定的定子齿槽参数能有效抑制电机的电磁振动,并且对电机的运行性能产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磁振动 解析分析 遗传-蚁群算法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负荷观测器的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蔡昆 许镇琳 +1 位作者 许勇 马小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72-775,共4页
交 -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常用于像连轧机一类的调速系统 ,此类系统对动态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基于负荷观测器的负载扰动前馈控制对该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作用 ,并建立了一套仿真软件包 。
关键词 同步电动机 负荷观测器 前馈控制 矢量调速系统 -交变换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同步发电机无功-电压特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牟道槐 华智明 +1 位作者 蔡增华 石立宝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1-15,共5页
指出整定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QGUG)特性是自动调节励磁(AEC)装置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提出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作用可等效为对同步电势在端电压方向的投影(Eqcosδ)及同步电抗(Xd)的代换。当视转子电流恒定时。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无功-电压特性 电力系统 励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交变频多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谐波转矩分析
7
作者 叶志浩 张晓锋 +1 位作者 寿海明 杨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54,65,共5页
多相同步电动机用作舰船的推进电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十二相同步电动机系统为例,从十二相交-交变频器输出谐波电压入手,分析推导了交-交变频十二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输出谐波转矩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一个具体算例,计算得到了其... 多相同步电动机用作舰船的推进电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十二相同步电动机系统为例,从十二相交-交变频器输出谐波电压入手,分析推导了交-交变频十二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输出谐波转矩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一个具体算例,计算得到了其主要次谐波的频谱,结果表明,其谐波转矩近似为零。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仿真和试验的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交-交变频十二相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转矩谐波情况比三相系统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电磁转矩 -交变频器 多相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征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辛鹏 戈宝军 +2 位作者 陶大军 赵洪森 肖士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实际并网运行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发电机定子电流及谐波电磁转矩等主要电气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一台1 407 MVA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 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实际并网运行的大型同步发电机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发电机定子电流及谐波电磁转矩等主要电气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一台1 407 MVA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场-路-网联合仿真模型,在发电机并网带额定负载稳定运行条件下,对发电机定子绕组不同位置发生相同程度匝间短路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故障位置对发电机机端三相电流、暂态基波电磁转矩、暂态二次谐波电磁转矩及稳态二次谐波电磁转矩的影响。为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定子绕组 匝间短路 --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40
9
作者 沈建新 缪冬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变速、变负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一般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整流与直流稳压,由此构成了基本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该系统既可提供直流电源,也可经逆变后提供交流电源或并入交流电网。本文对基本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常见结构与控制策略进... 变速、变负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一般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整流与直流稳压,由此构成了基本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该系统既可提供直流电源,也可经逆变后提供交流电源或并入交流电网。本文对基本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常见结构与控制策略进行综述,分析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变流装置 整流 直流-直流变换 稳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控制策略在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向向 李新宇 +1 位作者 王奔 邓大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0-525,共6页
根据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特点,采用双脉宽调制变流器作为其并网主电路。考虑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系统,不利于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采用逆系统方法将原系统进行线性化解耦,构造出其伪线性... 根据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特点,采用双脉宽调制变流器作为其并网主电路。考虑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系统,不利于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采用逆系统方法将原系统进行线性化解耦,构造出其伪线性系统模型,再运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伪线性系统的闭环控制器。建立了基于此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并与PI控制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实现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准确控制、并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调节以及变速恒频运行。变结构控制与PI控制相比,动态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逆系统方法 变结构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微电网黑启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调频策略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付华 刘公权 +1 位作者 齐晨飞 徐耀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9-68,共10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应用到微电网调频过程中存在次振荡周期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了自适应模型与负转动惯量的特性,建立了新的转动惯量函数模型,弱化了阻尼项的影响,在消除频率暂态过程次振荡周期的同时,简化了控制结构。为解决现有单一控制策略难以适用于微电网黑启动问题,在不影响微电网启动速度的前提下引入零起升压环节,将该控制策略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微电网黑启动过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逆变器 负惯量 双阈值-全程自适应频率控制 微电网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发电机与Boost斩波型变换器非线性速度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强 夏长亮 +1 位作者 王志强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3,共9页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的一种常见拓扑结构为二极管整流桥后接Boost斩波电路。此结构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采用普通PI控制器很难使系统在正常运行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动态性能。针对其非线性特性,分区间建立了发电机与变换器整...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的一种常见拓扑结构为二极管整流桥后接Boost斩波电路。此结构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采用普通PI控制器很难使系统在正常运行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动态性能。针对其非线性特性,分区间建立了发电机与变换器整体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单区间内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系统转换为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转速最优控制器。该设计方法数学转换过程较为简单,参数整定方法较为成熟,且不同区间内线性控制器的参数相同。通过一套3kVA的实验系统,验证了该方法能明显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对此类风电系统电机侧变换器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发电机 Boost斩波电路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最优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迭代学习励磁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敏 林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84,共4页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迭代学习控制律,并将其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及两机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且具有很强的维持机端电压...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迭代学习控制律,并将其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及两机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且具有很强的维持机端电压的能力,与常规PID控制器和线性迭代学习控制律相比其收敛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仿真研究 励磁控制器 SIMULINK工具箱 迭代学习控制理论 单机-无穷大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性 Matlab PID控制器 控制方法 机端电压 收敛速度 控制律 非线性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联接双馈同步感应发电机的分析及设计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培基 汤宁平 +1 位作者 张建军 卓忠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共5页
用综合矢量法[1]推导出串联联接双馈同步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论述了这种电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传递过程,分析了它的运行特性,表明了该发电机具有类似同步发电机的性质,并提出这种电机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 发电机 设计 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风力发电机液压变桨距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芳璇 李益民 崔晶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7,73,共5页
为研究独立控制的2.5 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在偏差-环形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细菌觅食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步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相比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时... 为研究独立控制的2.5 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在工况中的同步性能,以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在偏差-环形耦合控制方式下采用细菌觅食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步控制方案。结果表明:相比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时,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同步控制精度,能够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无偏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同步控制 自适应遗传算法 细菌觅食算法 偏差-环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控制器在内电力系统元件的完整结构化模型及其简化(Ⅰ):建模方法与同步发电机建模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先中 张凯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982-3992,共11页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但完整区域模型非常复杂,因而迫切需要能对其合理简化,既能...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如发电机与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置,均安装有控制器,当进行区域控制或进行区域级仿真或分析时,需要含各元件控制器的完整区域模型。但完整区域模型非常复杂,因而迫切需要能对其合理简化,既能准确描述整个区域的主要动态特性,又能大大降低微分方程的阶数,降低模型的复杂性与非线性特性。而区域级模型简化的核心和重点又在于元件级模型的简化。该系列文章建立含控制器的元件完整结构化模型(微分–代数方程形式),并给出其简化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化等效或主导极点简化,提出的简化方法,在保证微分–代数系统性质、保留隐动态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微分方程阶数与复杂性,为实时控制提供合适的区域级(机电暂态)模型。该文给出元件完整与简化结构化模型的一般形式与规范化构造方法,建立含各种控制器(包括传统的解析与神经网络等非解析控制器)在内的同步发电机的完整结构化模型并做模型简化,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仿真试验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模型 简化模型 元件控制器 微分-代数系统 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DK5928-3DE07-Z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事故分析与处理
17
作者 朱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19,共2页
分析1DK5928-3DE07-Z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事故原因,介绍修复和改进端部绑扎结构的方法和经验,提出防范措施,对同类机组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1DK5928-3DE07-Z 同步发电机 定子绕组 事故处理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交变频器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MELVEC9000S)
18
作者 韩焱青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6期67-69,共3页
介绍了应用于热轧粗轧机主传动上的MELVEC 90 0 0S系统的构成和技术规格 。
关键词 -交变频器 同步电动机 传动系统 热轧粗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整流永磁同步发电机绕组内部相间短路的故障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田代宗 孙宇光 +1 位作者 王善铭 杜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2-1271,共10页
该文将多回路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了多相整流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绕组内部相间短路的通用数学模型,可计算永磁电机正常及绕组内部故障工况的电气量分布,不仅适用于每相单分支的多相电机,还适用于每相多分支的情况。在一台特制的六相... 该文将多回路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了多相整流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绕组内部相间短路的通用数学模型,可计算永磁电机正常及绕组内部故障工况的电气量分布,不仅适用于每相单分支的多相电机,还适用于每相多分支的情况。在一台特制的六相双分支永磁同步发电机样机上进行了故障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在准确计算绕组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故障前后样机内部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故障导致样机内部温度不再均匀分布。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该样机相间短路的故障特点,并说明了短路点附近明显升温对永磁电机的严重影响以及不同组三相绕组间相间短路引起整流桥中某些二极管过电流的潜在危害。该文研究为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内部相间短路故障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 多分支 整流系统 相间短路 多回路-有限元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发电机自适应分数阶PID控制设计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蕾 李胜男 +5 位作者 黄伟 张丹 马红升 许守东 杨博 余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8,共10页
设计了一款新型自适应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Adaptive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AFOPID)控制,以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 设计了一款新型自适应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Adaptive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AFOPID)控制,以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首先,将发电机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以及随机风速聚合成一个扰动,并通过高增益状态-扰动观测器(High-Gain State and Perturbation Observer, HGSPO)对其在线估计。随后,采用分数阶PID(Fractional-Orde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FOPID)控制对该扰动估计进行完全补偿,以实现不同工况下全局一致的鲁棒控制性能。AFOPID控制较传统PID控制而言具有更出色的MPPT性能,且其无需精确的PMSG模型,仅需测量d轴电流和机械转速,易于实现。通过阶跃风速和随机风速两个算例,对AFOPID的控制性能与PID控制、FOPID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FLC)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AFOPID控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自适应分数阶PID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高增益状态-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