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技术的煤矿高压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彦文 卢丹 高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5-291,共7页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可实现全网动态参量数据的快速共享,为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定位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给出了接地故障时刻各馈线支路上零序电流的时域特征方程,分析得出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间零序电流暂态脉冲极性相反的结论,据此提...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可实现全网动态参量数据的快速共享,为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定位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给出了接地故障时刻各馈线支路上零序电流的时域特征方程,分析得出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间零序电流暂态脉冲极性相反的结论,据此提出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优化矩阵算法。该算法按照电网拓扑连接关系建立网络描述矩阵,依据各开关节点的暂态脉冲极性信息构建故障特征矩阵,最终利用优化判断准则完成故障区段的准确定位,ATP-EMTP算例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基于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实现煤矿高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案,包括分层式测控系统结构和故障在线定位的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 煤矿高压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优化矩阵算法 暂态脉冲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政 王铁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8-29,34,共3页
介绍了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电网监测和控制手段———全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技术和应用该技术实现的电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系统的构成,并就该系统中相量测量装置(PMU)的设计原则和核心算法,以及... 介绍了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电网监测和控制手段———全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技术和应用该技术实现的电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系统的构成,并就该系统中相量测量装置(PMU)的设计原则和核心算法,以及系统通信方式的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全网相量同步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其在系统动态过程监测、不稳定预测、系统状态估计和失步保护与故障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相量测量 功角 GPS 同步测量技术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基于PMU同步数据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3
作者 丁剑 白晓民 +2 位作者 王文平 赵伟 方竹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4,共7页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各领域中新应用功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PMU量测数据在包括阻尼控制、暂稳分析及控...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为电力系统各领域中新应用功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平台。文章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PMU量测数据在包括阻尼控制、暂稳分析及控制、电压稳定、解列控制在内的电力系统动态领域以及包括线路参数测量、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在内的电力系统稳态领域和继电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同时对这些应用研究的特点、优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U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广域测量系统 电力系统动态 电力系统稳态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 被引量:40
4
作者 李斌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7-12,共6页
智能电网是以智能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为基础,深度集合电力与通信技术而形成的未来电网体系结构。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其技术内涵。针对智能电网保护控制系统的需求特点,指出同步测量技术为面向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 智能电网是以智能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为基础,深度集合电力与通信技术而形成的未来电网体系结构。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其技术内涵。针对智能电网保护控制系统的需求特点,指出同步测量技术为面向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基于广域信息的保护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并探讨了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面临的技术课题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同步测量技术 保护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体系微观结构观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健 卓泽文 +1 位作者 董航 高文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72-4384,共13页
基于流变-原位显微同步测量技术和改进的复合型光源,构建了对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体系微观结构观测的新方法。实际观测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显微观测方法观测到的蜡晶数量比偏光显微镜观测到的蜡晶数量高出70%,并且在识别微小尺寸蜡晶方面... 基于流变-原位显微同步测量技术和改进的复合型光源,构建了对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体系微观结构观测的新方法。实际观测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显微观测方法观测到的蜡晶数量比偏光显微镜观测到的蜡晶数量高出70%,并且在识别微小尺寸蜡晶方面具有更高精度,与常规偏光显微观测结果相比,识别出的1~3μm范围内的蜡晶数量要多150%,刻画的1~2μm范围内蜡晶分形维数要高15%,使得新构建的显微观测方法对恶化初始冷却温度下形成的致密型蜡晶具有更为突出的观测优势。此外,新观测方法识别出的恶化和较优初冷温度下的蜡晶边缘间距差值更大,约是常规显微观测结果的2倍,更能体现出不同初冷温度下的蜡晶结构差异,与原油流变性的关联性也更显著。动态剪切条件下的蜡晶微观形貌受流场影响显著,随剪切速率增大,蜡晶形态和排列与流场的协同性增强。相比于离线观测,原位显微观测获得的蜡晶微观形貌与原油流变性的关联性更显著,更有利于从微观尺度阐释含蜡原油的流变性机制。新观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原油乳状液中蜡晶和乳化水滴的同时观测,在识别两者相互作用和形成聚集结构方面具有更好的识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含蜡原油 乳液 流变-显微同步测量技术 显微结构 恶化初冷温度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介入式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研究
6
作者 周钰 《广东电力》 2011年第10期33-37,共5页
基于电力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和广域同步测量技术,提出1种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可介入式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利用可介入式广域PSS,调度通信中心可通过电力数据网络对其进行整定、控制策略修改以及投入... 基于电力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和广域同步测量技术,提出1种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可介入式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利用可介入式广域PSS,调度通信中心可通过电力数据网络对其进行整定、控制策略修改以及投入和退出控制。通过与常规PSS比较,可介入式广域PSS能够根据运行方式的变化,实时修改PSS的控制策略和参数,更好地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利用4机2区域系统的时域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控制 可介入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 低频振荡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芯移相器的接入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改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丽苏 郝正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4-142,共9页
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PST)作为潮流调控设备,能实现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调节。然而,PST接入线路后将改变线路阻抗分布、电压和电流信号,可能导致距离保护的误动或拒动。为了消除PST接入对常规距离保护造成的影... 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PST)作为潮流调控设备,能实现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调节。然而,PST接入线路后将改变线路阻抗分布、电压和电流信号,可能导致距离保护的误动或拒动。为了消除PST接入对常规距离保护造成的影响,根据PST对各序网故障分量的移相特性、PST序网等效阻抗以及接地、相间测量阻抗算法,推导出PST安装位置、PST移相角、故障位置均会对距离保护产生影响。基于距离保护受PST接入的影响机理,利用对称分量反变换、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提出了基于相角补偿和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s)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PST的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PST接入对距离保护影响机理推导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未来PST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变压器 距离保护 序网故障分量 对称分量反变换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自适应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