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际标
杨波
+1 位作者
陈涛
陈春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101,共13页
对深圳西部海域7个河流入海口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区域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AVS的含量范围为0.54~24.17μm...
对深圳西部海域7个河流入海口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区域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AVS的含量范围为0.54~24.17μmol·g^(-1)之间,平均为10.74μmol·g^(-1),分布规律为后海河河口>西乡河河口>新圳河河口>大沙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福永河河口>深圳河河口;ΣSEM含量范围为5.58~32.18μmol·g^(-1)之间,平均值为15.63μmol·g^(-1),分布规律为铁岗水库洪排口>深圳河河口>福永河河口>新圳河河口>西乡河河口>后海河河口>大沙河河口。ΣSEM垂直分布规律与AVS相似,都有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沉积物中AVS与沉积物有机碳(TOC)、粒度以及溶出液p H呈显著性相关,河口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越高、粒度越大、p H越高越有利于AVS生成;对沉积物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分析,表层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foc为有机碳百分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7~8.93、–5.58~16.85μmol·g^(-1)和-244.30~2071.65μmol·g^(-1),而柱状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8~8.93、-19.69~36.05μmol·g^(-1)和-1278.27~2931.28μmol·g^(-1)。其中,福永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和深圳河河口沉积物重金属表现为高生物毒性效应,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可
提取
重
金属
生物毒性效应
河流入海口
深圳西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洋淀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成
黄蔚
+2 位作者
古小治
张雷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80-1992,I0005-I0008,共17页
沉积物是湖泊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汇集场所,也是湖泊重金属污染研究及整治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白洋淀多个淀区沉积物中16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解析了其中典型有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基于酸可挥发性硫(AVS)及同步可提取金属(SEM...
沉积物是湖泊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汇集场所,也是湖泊重金属污染研究及整治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白洋淀多个淀区沉积物中16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解析了其中典型有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基于酸可挥发性硫(AVS)及同步可提取金属(SEM)、间隙水溶解态金属、可转化态金属形态分级等研究,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值高低依次为Fe(29630.50 mg/kg)>Ti(3213.07 mg/kg)>Mn(539.44 mg/kg)>Zn(104.01 mg/kg)>V(76.63 mg/kg)>Cr(52.60 mg/kg)>Cu(43.49 mg/kg)>Ni(35.83 mg/kg)>Pb(26.75 mg/kg)>Co(10.32 mg/kg)>As(8.96 mg/kg)>Mo(2.06 mg/kg)>Sb(1.57 mg/kg)>Tl(0.43 mg/kg)>Cd(0.31 mg/kg)>Hg(0.16mg/kg);其中,10种重金属在各淀区沉积物中呈现出自北往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金属在不同淀区分布差异性主要由污染输入所致.除北部烧车淀区域外,其余区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该区域周边河道,但近10年来污染输入及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总体趋于稳定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入淀污染不仅增加了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也使得其中可转化态重金属比例较高,大多在30%~90%之间,提升了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潜力.水生植物等内生性有机质的大量富集导致沉积物还原性较强,AVS含量较高,沉积物中AVS和ΣSEM均值分别为(10.59±6.37)和(2.23±1.53)μmol/g(dw).Cd、Cu、Ni、Pb、Zn等金属由于高含量还原态硫的固定而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然而,As和Hg在这样的高有机质和强还原环境下更容易溶解和释放,是潜在生物可利用性相对较高的金属,在间隙水中的浓度分别达到(17.07±0.23)和(2.39±0.94)μg/L,未来研究及整治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重
金属
形态
间隙水
生物可利用性
酸可挥发性硫
同步可提取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际标
杨波
陈涛
陈春亮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101,共13页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38-6)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海域使用金项目(SZCG2013040968)~~
文摘
对深圳西部海域7个河流入海口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区域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AVS的含量范围为0.54~24.17μmol·g^(-1)之间,平均为10.74μmol·g^(-1),分布规律为后海河河口>西乡河河口>新圳河河口>大沙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福永河河口>深圳河河口;ΣSEM含量范围为5.58~32.18μmol·g^(-1)之间,平均值为15.63μmol·g^(-1),分布规律为铁岗水库洪排口>深圳河河口>福永河河口>新圳河河口>西乡河河口>后海河河口>大沙河河口。ΣSEM垂直分布规律与AVS相似,都有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沉积物中AVS与沉积物有机碳(TOC)、粒度以及溶出液p H呈显著性相关,河口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越高、粒度越大、p H越高越有利于AVS生成;对沉积物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分析,表层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foc为有机碳百分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7~8.93、–5.58~16.85μmol·g^(-1)和-244.30~2071.65μmol·g^(-1),而柱状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8~8.93、-19.69~36.05μmol·g^(-1)和-1278.27~2931.28μmol·g^(-1)。其中,福永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和深圳河河口沉积物重金属表现为高生物毒性效应,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监控。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可
提取
重
金属
生物毒性效应
河流入海口
深圳西部海域
Keywords
acid volatile sulfide
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bioavailability toxicity effect
estuary
west coast Shenzhen
分类号
P761.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洋淀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成
黄蔚
古小治
张雷
陈开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苏州科技大学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80-1992,I0005-I0008,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310)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0)
云南省环境治理项目(QT[2020]THXQ09)联合资助。
文摘
沉积物是湖泊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汇集场所,也是湖泊重金属污染研究及整治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白洋淀多个淀区沉积物中16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解析了其中典型有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基于酸可挥发性硫(AVS)及同步可提取金属(SEM)、间隙水溶解态金属、可转化态金属形态分级等研究,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值高低依次为Fe(29630.50 mg/kg)>Ti(3213.07 mg/kg)>Mn(539.44 mg/kg)>Zn(104.01 mg/kg)>V(76.63 mg/kg)>Cr(52.60 mg/kg)>Cu(43.49 mg/kg)>Ni(35.83 mg/kg)>Pb(26.75 mg/kg)>Co(10.32 mg/kg)>As(8.96 mg/kg)>Mo(2.06 mg/kg)>Sb(1.57 mg/kg)>Tl(0.43 mg/kg)>Cd(0.31 mg/kg)>Hg(0.16mg/kg);其中,10种重金属在各淀区沉积物中呈现出自北往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金属在不同淀区分布差异性主要由污染输入所致.除北部烧车淀区域外,其余区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该区域周边河道,但近10年来污染输入及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总体趋于稳定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入淀污染不仅增加了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也使得其中可转化态重金属比例较高,大多在30%~90%之间,提升了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潜力.水生植物等内生性有机质的大量富集导致沉积物还原性较强,AVS含量较高,沉积物中AVS和ΣSEM均值分别为(10.59±6.37)和(2.23±1.53)μmol/g(dw).Cd、Cu、Ni、Pb、Zn等金属由于高含量还原态硫的固定而生物可利用性较低.然而,As和Hg在这样的高有机质和强还原环境下更容易溶解和释放,是潜在生物可利用性相对较高的金属,在间隙水中的浓度分别达到(17.07±0.23)和(2.39±0.94)μg/L,未来研究及整治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关键词
白洋淀
重
金属
形态
间隙水
生物可利用性
酸可挥发性硫
同步可提取金属
Keywords
Lake Baiyangdian
heavy metal fractions
pore water
bioavailability
acid volatile sulfide
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
张际标
杨波
陈涛
陈春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洋淀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刘成
黄蔚
古小治
张雷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