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照射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区别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楠 李光 +3 位作者 赵欣宇 张硕 夏兵 王志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cGy减少到425.12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586.67cGy减少到1125.77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cGy减少到21.2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瘤床同步整合补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蒋俊 权循凤 +1 位作者 洪浩 李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3野计划即可使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靶区得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但均匀性及适形度差,5野计划可使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可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全乳同步瘤床加量调强放疗计划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刚 张顺康 +5 位作者 沈磊 孙丽云 赵映薇 王鑫 王欢欢 卢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1-619,共9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18年度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左、右侧乳腺癌患者各25例。分别采用正向调强、逆向调强、容积调强等3种调强治疗方法制定全乳同步瘤床加量放疗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同侧肺(V5、V20、V30)、心脏(Dmean、左乳癌V25、右乳癌V15)、对侧乳腺(D2、Dmean);单次治疗的总跳数(minute,MU)及出束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乳房体积大小对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正向调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全乳靶区CI分别为0.69±0.09、0.86±0.06和0.79±0.07(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CI分别为0.71±0.15、0.79±0.15和0.80±0.12(两两比较P=0.007、P<0.001和P=0.624),全乳靶区HI分别为0.17±0.03、0.13±0.03和0.18±0.03(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HI分别为0.17±0.05、0.07±0.01和0.10±0.02(两两比较P<0.001)。同侧肺V5为56.08±7.24、46.08±5.48和57.82±6.64(两两比较P<0.001、P=0.079、P<0.001),V20为27.96±2.57、20.28±2.13和23.44±2.71(两两比较P<0.001、P=0.025、P<0.001),V30为22.34±2.20、15.40±2.37和16.42±2.82(两两比较P<0.001、P=0.006、P=0.012)。左乳癌心脏Dmean为775.48±113.23、584.20±223.04和634.24±174.38(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45),右乳癌心脏Dmean为209.32±84.60、125.56±41.65和200.80±49.74(两两比较P<0.001、P=0.524、P<0.001),左乳癌心脏V25为8.20±1.73、5.02±1.38和6.65±1.56(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37),右乳癌心脏V15均为0值不做比较。对侧乳腺的Dmean为288.05±105.14、108.25±56.47和123.59±73.79(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23)。单次治疗MU为285.74±17.73、1463.94±227.74和445.50±98.22(两两比较P<0.001),出束时间为205.12±20.68、343.26±37.59和138.06±13.53(两两比较P<0.001)。50例患者以患侧乳房体积平均值764.89mL为界分成两组,乳房小体积组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CI、HI以及单次MU与出束时间优于乳房大体积组,而在正常器官剂量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在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正向调强计划。其中逆向调强计划稍优于容积调强,推荐用于耐受较好、有长期生存预期的中、青年患者;而容积调强计划的单次MU更少,出束时间更短,建议老年、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同步瘤床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静态IMRT与VMAT同步加量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正中 吴爱东 +2 位作者 钱立庭 刘磊 周解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以及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计划靶区最大、最小剂量以及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MAT靶区的适形指数(CI)显著提高(t=-3.86,P<0.05),转移淋巴结计划靶体积(PGTVnd)、高危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1)和预防照射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2)的平均剂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脑干、脊髓和视交叉最大剂量以及双侧腮腺的60%体积受到的剂量(D60%)都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正常组织受照5 Gy体积(V5),V10和V15略高于sIMRT计划值(P>0.05),但V20、V25、V30、V35、V40、V45、V50和平均剂量统计明显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P<0.05,P<0.01);VMAT计划平均总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约14.2%和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静态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谢林 孙卯 +5 位作者 王郁薇 雷青松 王澄宸 樊春波 郭启帅 谢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39例不可切除食管癌患... 目的分析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39例不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治疗方式,将接受IMRT同步替吉奥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7例),将接受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3年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开始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3.41%(52/82)、70.73%(58/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19/57)、38.60%(22/5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esophageal cancer module,QLQ-OES24)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QLQ-OES24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IMRT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药物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的疗效确切,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替吉奥,但未影响治疗计划,且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同步放化疗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同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Ⅲ/Ⅳ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良忠 李小红 +3 位作者 彭科瑜 张军 张力 常世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08-3812,共5页
目的临床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治疗Ⅲ/Ⅳ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87例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替吉奥单药化疗同步调强放疗:46例)和研究组(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41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 目的临床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治疗Ⅲ/Ⅳ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87例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替吉奥单药化疗同步调强放疗:46例)和研究组(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41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1年及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率(CR)及客观有效率(CR+PR)分别为70.73%和87.90%,优于对照组30.43%和76.09%(P<0.05);研究组1年及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8.05%,51.21%vs.54.34%,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下降、贫血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大部分患者可以完成治疗;放疗结束初期研究组QLQ-OES24评分低于对照组,而3个月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Ⅲ/Ⅳ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远期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丽红 田素青 +4 位作者 曲昂 孙海涛 王皓 廖安燕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7月24例FIGO分期为Ⅰ_(B1)~Ⅳ_A期、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的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接受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50.4 Gy/28... 目的探讨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7月24例FIGO分期为Ⅰ_(B1)~Ⅳ_A期、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的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接受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50.4 Gy/28次)和5~6次(30~36 Gy/5~6次)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化疗方案为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共6周期。急性反应评价按照CTCAE 4.03标准,晚期反应评价按照RTOG/EORTC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并在7~8周内完成盆腔放疗。3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8.3%(2/24)和8.3%(2/24),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至正常继续化疗。未出现4级血液学毒性。24例中位随访12个月(5~24个月)。治疗后4个月2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部分缓解中,1例在治疗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24/24)、95.8%(23/24)和95.8%(23/24)。1例治疗后7个月出现1级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结论 6周期的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安全、可行,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靶向药物疗法 同步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整合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学斌 肖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6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治疗合并1-4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肺癌脑转移(转移病灶数1-4个)的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50Gy/20f),分别评价其靶区剂量分布、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各种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全组2级呕吐、恶心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9.4%、15.6%和12.5%,2例出现2级认知功能障碍,4例出现2级记忆力损伤,2例出现3级记忆力损伤,无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放疗总有效率为71.9%,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6.9%,1年生存率为44%。结论: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共10Gy,即总量50Gy/20f)治疗1~4个肺癌脑转移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肺癌 脑转移 同期整合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孔琪 陈香存 +2 位作者 童铸廷 李云 王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序贯加量调强放疗(s IMRT)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比较两者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原发灶经病理学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例患者分别制定s IMRT及SIB-IMRT计划,比较两种放疗... 目的研究序贯加量调强放疗(s IMRT)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比较两者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原发灶经病理学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例患者分别制定s IMRT及SIB-IMRT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者全脑靶区的均匀性指数(1.46±0.04 vs.1.42±0.13)、脑干受照射剂量的平均值[(42.69±2.18)Gy vs.(41.98±0.96)Gy]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SIB-IMRT计划中肿瘤靶区的适形性(0.68±0.05 vs.0.44±0.04)、均匀性(1.03±0.01 vs.1.06±0.01)、全脑靶区的适形性(0.78±0.03 vs.0.76±0.03)、双侧晶体及脑干的最大受照射剂量明显优于s IMRT计划(P<0.05)。结论两种调强放疗技术均能满足靶区的覆盖及剂量要求,SIB-IMRT较s IMRT技术能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给予肿瘤靶区更加均匀适形的物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序贯调强放疗 同步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9对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
10
作者 王聪 张志林 +5 位作者 李锦秋 宋晓 席强 马欢 庞永鹏 田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8,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对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方法筛选和下载GEO数据库中乳腺癌脑转移数据集GSE43837和GSE12276及阿尔茨海默病(AD)数据集GSE161199的mRNA,采用limma法和韦恩图...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对乳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影响。方法筛选和下载GEO数据库中乳腺癌脑转移数据集GSE43837和GSE12276及阿尔茨海默病(AD)数据集GSE161199的mRNA,采用limma法和韦恩图筛选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GeneMANIA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和功能预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首次就诊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42例,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衰退组,分别于放射治疗前1周和放射治疗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XCL9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GSE43837和GSE12276数据集的DEGs包括PKP1、POLDIP2、SPAG5、ALDOC、PTPRZ1、PKIA、TLCD1、CPE、PMP22和CXCL9,GSE161199数据集的DEGs包括RPS16、CD79A、LYPD3、RPL28、HBG2、RPL23AP7、TRNR、CXCL9等。韦恩图显示,CXCL9为乳腺癌脑转移与AD的共有DEGs,功能富集分析提示CXCL9参与了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免疫系统进程的负调控、血管形态发生的负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放射治疗前,认知功能衰退和认知功能正常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占61.9%、38.1%,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3±2.19)分vs.(28.89±1.36)分,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衰退组患者脑转移瘤数目明显增加,卡氏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5)。放射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衰退和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占47.6%和52.4%,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6±1.98)分vs.(28.18±1.08)分,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衰退组患者的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03)。与放射治疗前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比较,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CXCL9水平明显降低(P=0.009)。结论认知功能衰退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CXCL9水平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可能与CXCL9水平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容积调强技术 趋化因子配体9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验证在宫颈癌全盆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书明 赵卫东 宁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探讨电离室法和胶片法评价宫颈癌全盆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准确性。方法采用Pinnacle 7.0逆向调强计划系统对宫颈癌患者设计全盆调强计划,并将该治疗计划移植至模体,采用指形电离室测量预先设定的空间点的绝对剂量,然后将各照射野机... 目的探讨电离室法和胶片法评价宫颈癌全盆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准确性。方法采用Pinnacle 7.0逆向调强计划系统对宫颈癌患者设计全盆调强计划,并将该治疗计划移植至模体,采用指形电离室测量预先设定的空间点的绝对剂量,然后将各照射野机架角置于0°,用胶片分别测量各射野在模体表面下2cm实际的注量图,将实测的剂量和注量图与治疗计划系统给出的结果相比对。结果各有效测量点绝对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均低于5%,而实际照射注量图与计划输出注量图的比对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用电离室法和胶片法验证宫颈癌全盆调强切实可行,测量结果符合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与肠外营养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致进食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蒙美好 黄石群 +4 位作者 陈永红 龙碧霄 黄英华 梁健智 冯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77-3478,共2页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广西为高发地区,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1-4]。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标准放疗技术,它能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在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并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广西为高发地区,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1-4]。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标准放疗技术,它能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在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并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放射。但因鼻咽癌肿瘤部位特殊,放射治疗时照射野大,鼻腔、口腔及口咽不可避免发生急性黏膜改变[5],影响患者进食,导致营养失调,甚至使治疗中断,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放疗同步化疗 进食困难 患者 肠外营养 应用 鼻饲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被引量:47
13
作者 傅卫华 王绿化 +2 位作者 周宗玫 戴建荣 胡逸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食管癌 同时整和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志凯 杨波 +3 位作者 胡克 侯晓荣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 总结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多种良恶性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前列腺癌33例、多发脑转移癌23例、生殖细胞瘤15例、乳腺癌24例、胰腺癌19例及侵袭性... 目的 总结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多种良恶性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前列腺癌33例、多发脑转移癌23例、生殖细胞瘤15例、乳腺癌24例、胰腺癌19例及侵袭性垂体瘤19例,总结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较于传统加速器调强放疗的优势.结果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对于多种肿瘤在靶区均匀性及适形度、剂量分级给予、危及器官受量、射野衔接方面较传统加速器调强放疗具有优势.靶区内无低于处方剂量95%及高于处方剂量105%的区域,80%处方剂量等剂量曲线能够与靶区高度适形;靶区内根据临床需要能够实现3~5个不同剂量级别同步给予;危及器官受量较传统调强放疗下降10%~20%;无需射野衔接,克服了传统放疗射野衔接时出现的冷区/热区问题.结论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在治疗复杂靶区、超长靶区、瘤区同步加量及重要危及器官保护等方面具有比传统加速器明显的放射物理学优势,并可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螺旋断层调强放疗针对不同病种的临床优势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鳞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温江妹 林少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4-960,共7页
头颈部鳞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N+患者可接受根治手术后的辅助放疗;同步放化疗则是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术后辅助的标准治疗模式。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但联... 头颈部鳞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N+患者可接受根治手术后的辅助放疗;同步放化疗则是局部晚期头颈鳞癌患者术后辅助的标准治疗模式。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但联合治疗所导致的急慢性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较三维适型放疗更为精确和适形,但是否可能增加治疗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如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虽可提高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根治后的疗效,但其联合放疗的治疗策略在术后辅助治疗上的应用,尚无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头颈部鳞癌的预后及治疗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选择的指导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癌 术后 同步放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痛、头痛1月余,口眼歪斜、复视20天
16
作者 申卫东 杨开炎 +4 位作者 张欣欣 韩维举 戴扑 韩东一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9-746,共8页
【简要病史】 患者杜某,男性,6岁,小学生.主因“间断腹痛、呕吐40余天,头痛30余天,口眼歪斜20天”之主诉入院.患儿于2010年11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肚脐周围显著,按揉后稍缓解,伴恶心、呕吐,吐后缓解,每日2-3次,当地医院诊断“胃... 【简要病史】 患者杜某,男性,6岁,小学生.主因“间断腹痛、呕吐40余天,头痛30余天,口眼歪斜20天”之主诉入院.患儿于2010年11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肚脐周围显著,按揉后稍缓解,伴恶心、呕吐,吐后缓解,每日2-3次,当地医院诊断“胃肠型感冒”,给予“酚麻美敏”治疗,3日后好转.2周后再次出现腹痛及恶心、呕吐,并出现头痛,以出现左额部头痛,疼痛剧烈难忍,每次持续数分钟,没有时间规律.12月12日家长发现左侧口角歪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恶性肿瘤 横纹肌肉瘤 癌性脑膜炎 周围性面瘫 同步放化疗 脑膜旁区域 调强放射治疗 适型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