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过程与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宵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新的视角描述唯物史观形成的路径,更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 逻辑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网络图的逻辑同构变换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之明 夏可夫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图对同一个逻辑问题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必要时需进行逻辑同构变换 ̄[1]。本文对“节点型网络向箭线型网络的逻辑同构变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三种情况的图形子模,进一步论证了逐节生长法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了箭线型网... 图对同一个逻辑问题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必要时需进行逻辑同构变换 ̄[1]。本文对“节点型网络向箭线型网络的逻辑同构变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三种情况的图形子模,进一步论证了逐节生长法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了箭线型网络向节点型网络逆向变换的算法:逐线收缩法。文中通过简例,给出了用上述两种变换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获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图 逻辑同构变换 网形子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学男 李永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引发关注,教育领域似乎是受其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的领域之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当前存在高估短期效果、低估长远效果的倾向。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分阶段概括梳理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其发展水平和技术限度,判断其与人类智慧仍有本质差别,特别是在高阶认知和社会情感方面。研究基于理性质疑的态度,发现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在结构对比、逻辑对比、符号编码、内容分析、交互机理和培养模式六个主要方面存在同构性逻辑,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清晰的认知和判断。研究建议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直接且关键的问题切入,以人工智能撬动教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同构逻辑 教育变革 技术限度 教育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1952—2012):政策变迁的制度解释 被引量:59
4
作者 周光礼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6,139-140,共9页
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取决于大学的自主性及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演变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期三个阶段。政策变迁经历了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多次反复,但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 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取决于大学的自主性及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演变经历了建国十七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转型期三个阶段。政策变迁经历了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多次反复,但始终没有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之所以成为久拖不决的政策难题,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行动者认知方式的制约以及制度的历史累积效应的影响。任何政策变迁都涉及三个基本因素:环境、行动者和制度。政策变迁实质上就是行动者在一定环境制约下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办学自主权 政策变迁 同构逻辑 认知逻辑 积淀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亚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73,共5页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李亚明语言因有意义而存在。由于意义在人的认识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怎样看待意义,便关系到怎样看待认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而可以认为,有什么样的意义论,便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与其相应... 论人对意义的主体性决定李亚明语言因有意义而存在。由于意义在人的认识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怎样看待意义,便关系到怎样看待认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而可以认为,有什么样的意义论,便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与其相应,近代语言哲学所注重的意义问题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语言 认识结 主体的人 旧唯物主义 不确定性 相对性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与现代诗解读
6
作者 何锐 翟大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3,共3页
我们所说的现代诗,虽主要指70年代末至当前的诗歌创作,但也涵盖“五四”以来的新诗创作。它既包括侧重于再现性的作品,也包括那些非现实主义重在表现性的作品。需要说明的,现代诗决不是现代派诗歌的同义语。我们仍然认为诗歌中的现实主... 我们所说的现代诗,虽主要指70年代末至当前的诗歌创作,但也涵盖“五四”以来的新诗创作。它既包括侧重于再现性的作品,也包括那些非现实主义重在表现性的作品。需要说明的,现代诗决不是现代派诗歌的同义语。我们仍然认为诗歌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同现实保持同步关系,诗中所描绘出来的情景,因其和现实生活可以互相参照,从而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生活所形成的麻木漠然心态,得以活跃起来,这样便会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现代诗 现实主义创作 逻辑同构 非现实 现代派诗歌 艺术意象 狮子 现实生活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
7
作者 胡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60-66,共7页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胡潇思想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意识最为内秘的现象。当思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出现时,它实际上包含着“思”和“想”的两个方面。“思”的方面,是理性的或逻辑的思维活动(本文特指,以下同);... 论思维与想象的互整合机制胡潇思想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意识最为内秘的现象。当思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出现时,它实际上包含着“思”和“想”的两个方面。“思”的方面,是理性的或逻辑的思维活动(本文特指,以下同);“想”的方面,则是想象活动或意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与想象 理性思维 想象活动 价值识别 逻辑 意象经营 逻辑同构 理性判断 主体精神 层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