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根据术区肿痛、出血情况间断自行冰敷。干预组使用15%乙醇冰袋根据冰敷时间表进行冰敷。即术前给予自制15%乙醇冰袋术区冰敷15min后再手术,手术后立即冰敷3h,并于术后第1、2、3天进行1h冰敷。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区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面部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冰敷可以缩短前牙GBR同期种植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不同年龄患者40位,使用牙槽骨劈开手术同期种植体植入。6月后,制作固定义齿,并定期随访。结果:使用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共122枚,其中有11枚种植体于...目的:评估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不同年龄患者40位,使用牙槽骨劈开手术同期种植体植入。6月后,制作固定义齿,并定期随访。结果:使用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共122枚,其中有11枚种植体于观察期间失败,结果显示,Frialit-2与Frialit-synchro存活率87.5%,Fri-alit-XiVE(TPS)与Frialit-XiVE S cellplus存活率96.0%。结论:利用垂直骨劈开法使上颌牙槽嵴扩张,行种植体同期植入,与常规有足量骨量种植相比,存活率相近。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从影像学上评估其成骨效果。方法:纳入需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2)对照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植...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从影像学上评估其成骨效果。方法:纳入需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2)对照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植入羟基磷灰石同期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种植体成功率,影像学,种植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评估。结果:随访期内两组均未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术后即刻实验组近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为(4.50±0.21)mm,3个月上升至(6.88±0.85)mm(P<0.05),6个月为(7.42±0.66)mm,至12个月时稳定于(7.55±0.55)mm:对照组近中术后即刻RBH为(11.29±0.64)mm,3个月下降至(10.11±0.62)mm,6个月为(9.51±0.39)mm(P<0.05),到12个月时稳定在(9.59±0.39)mm。两组远中RBH变化与近中相似,各时间点对照组RBH均高于实验组(P<0.05)。二期手术时,实验组ISQ由术后即刻(53.92±7.31)上升至(64.77±9.22),对照组由(56.23±8.05)上升至(67.29±8.34)(P<0.05)。结论: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短期内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以及一定的成骨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h内根据术区肿痛、出血情况间断自行冰敷。干预组使用15%乙醇冰袋根据冰敷时间表进行冰敷。即术前给予自制15%乙醇冰袋术区冰敷15min后再手术,手术后立即冰敷3h,并于术后第1、2、3天进行1h冰敷。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区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面部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冰敷可以缩短前牙GBR同期种植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文摘目的:评估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不同年龄患者40位,使用牙槽骨劈开手术同期种植体植入。6月后,制作固定义齿,并定期随访。结果:使用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共122枚,其中有11枚种植体于观察期间失败,结果显示,Frialit-2与Frialit-synchro存活率87.5%,Fri-alit-XiVE(TPS)与Frialit-XiVE S cellplus存活率96.0%。结论:利用垂直骨劈开法使上颌牙槽嵴扩张,行种植体同期植入,与常规有足量骨量种植相比,存活率相近。
文摘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从影像学上评估其成骨效果。方法:纳入需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2)对照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植入羟基磷灰石同期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种植体成功率,影像学,种植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评估。结果:随访期内两组均未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术后即刻实验组近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为(4.50±0.21)mm,3个月上升至(6.88±0.85)mm(P<0.05),6个月为(7.42±0.66)mm,至12个月时稳定于(7.55±0.55)mm:对照组近中术后即刻RBH为(11.29±0.64)mm,3个月下降至(10.11±0.62)mm,6个月为(9.51±0.39)mm(P<0.05),到12个月时稳定在(9.59±0.39)mm。两组远中RBH变化与近中相似,各时间点对照组RBH均高于实验组(P<0.05)。二期手术时,实验组ISQ由术后即刻(53.92±7.31)上升至(64.77±9.22),对照组由(56.23±8.05)上升至(67.29±8.34)(P<0.05)。结论: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短期内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以及一定的成骨效果。